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机械论文 >

柔性机械臂振动模态参数识别与时滞补偿控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6-10-13 12:42

  本文关键词:柔性机械臂振动模态参数识别与时滞补偿控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安徽理工大学》 2015年

柔性机械臂振动模态参数识别与时滞补偿控制研究

熊能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柔性结构在工程中得到越来越多的使用,如卫星帆板、空间机械手、工业机械臂等,并且对其运行精度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由于大挠度结构振动阻尼较小,易受扰动而产生振动,因此分析其动力学特性,设计有效控制方法对柔性机械臂的振动进行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动态系统理论建模存在很多困难,模态理论目前是一种较为成熟而得到广泛应用的理论。在过程控制中容易发现,被控对象往往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纯滞后,进而影响控制效果,为了改善时滞系统的控制效果,需要对其控制进行时滞补偿。 本文以单关节柔性机械臂为研究对象,利用压电陶瓷做传感器和控制器,对柔性机械臂的振动参数辨识、振动主动控制及时滞补偿进行理论和实验研究。主要内容如下: 引入独立成分分析(ICA)算法对柔性机械臂系统振动模态参数进行辨识。用Lab VIEW软件编写独立成分分析程序,对振动信号进行分析,辨识系统模态参数,进而构建系统模态模型。对振动信号进行ICA处理与不进行ICA处理的模态参数识别效果比较,证明了ICA方法具有更好的信号分离及振动模态参数识别能力。 使用基于卡尔曼滤波器的LQG算法对柔性机械臂的振动进行主动控制。确定柔性机械臂传感器和驱动器的配置方案,并在NI CRIO实时控制平台上组建了压电柔性机械臂主动控制实验系统。根据本文用到的柔性臂模型,使用Lab VIEW软件编写控制算法程序,进行柔性臂振动主动控制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卡尔曼滤波器的LQG算法能对柔性臂的振动实现有效抑制。 对振动主动控制的时滞问题进行补偿研究,简要阐述了二阶时滞系统的稳定性,运用李沙育图形对控制信号与传感信号之间相位差进行了观测,并做出初步估计。对LQG控制算法做出Smith预估补偿并进行实验验证,并通过实验现象确定了控制信号与传感信号之间的相位差。实验结果表明,时滞补偿后在第一、二阶模态频率处的控制效果均好于补偿前,并能有效减少驱动片对结构的高频激励作用,验证了Smith预估补偿方法的有效性,以及对振动控制效果的改进作用。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P241;TP391.4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国伟,黄海,夏人伟;柔性自适应桁架及其振动最优控制实验[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2 邱志成;;柔性机械臂的变结构振动控制研究[J];动力学与控制学报;2007年01期

3 邱志成,谢存禧,张洪华,吴宏鑫;压电柔性机械臂的主动振动控制研究[J];机器人;2004年01期

4 潘正强;周经伦;郑龙;;基于LS-SVM预报的动态矩阵预测控制[J];计算机仿真;2007年04期

5 邱志成;;基于加速度反馈的挠性智能结构振动主动控制[J];机械工程学报;2008年03期

6 杨竹青,李勇,胡德文;独立成分分析方法综述[J];自动化学报;2002年05期

7 程济芳;王涛;赵淑贤;;大纯滞后过程系统辩识与鲁棒性控制研究与实现[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06年01期

8 王宗利,林启荣,刘正兴;压电智能梁的状态相关LQR振动控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9 周永杰;王雨萌;张江滨;;基于卡尔曼滤波器的控制系统传感器故障诊断[J];电网与清洁能源;2011年07期

10 黄彩虹;曾京;;基于压电元件的高速客车车体弹性振动被动控制[J];铁道学报;2011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元珍;胡玉峰;;协作控制中常用的矩阵理论[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2 吴磊;;智能材料与结构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3 王玉春;吴磊;戴志勇;代华;;基于能量准则的压电悬臂梁振动控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4 程媛媛;蒋威;;广义系统能控和能观等价的若干条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5 陶欣;范闻捷;徐希孺;;高光谱数据组分信息的盲分解方法[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版(预印本);2008年01期

6 杨文玉;齐小鵾;于长志;;包钢CSP板坯连铸机结晶器液压振动控制[J];包钢科技;2008年06期

7 王芳;钱承山;;基于非线性干扰观测器的超机动飞行轨迹线性化控制[J];兵工自动化;2010年07期

8 李闻白;刘明雍;张立川;刘富樯;;单领航者相对位移测量的多自主水下航行器协同导航[J];兵工学报;2011年08期

9 陶欣;范闻捷;徐希孺;;高光谱数据组分信息的盲分解方法[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6期

10 罗晓平;黄海;咸奎成;;复杂结构振动控制设计与仿真方法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万义;;传递函数矩阵零空间的最小多项式基和亏数[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李丹;周传心;韩忠旭;;高阶不等容环节代数等价观测器转换方法[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阮晓钢;刘江;狄海江;李欣源;;两轮自平衡机器人设计及LQ控制[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Leakage Detection for Oil Pipelines Based on 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5 田行伟;石莹;;带相关噪声的非方广义系统降阶Kalman递推滤波器[A];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A卷[C];2011年

6 计时鸣;袁巧玲;谢毅;张利;;光纤智能梁主动振动控制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赵国伟;张展智;贾光辉;黄海;;依托创新型实验室,开展特色性实验教学[A];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8 刘文思;耿艳峰;赵丹;于光金;张允宁;姜威;;ICA技术在两相流检测中的应用研究[A];第十五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C];2011年

9 何新;史迎春;周献中;;一种基于独立分量分析的音频分类方法[A];第一届建立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HHME2005)论文集[C];2005年

10 杨慧中;高岩;丁锋;姜永森;;ICA在化工聚合过程监控与故障诊断中的应用[A];第二十四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为真;大型结构振动信号处理与模态参数识别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汪春梅;癫痫脑电信号特征提取与自动检测方法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3 王丽君;基于信号处理的氢燃料发动机优化控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0年

4 李奇南;钢板磁悬浮系统控制[D];浙江大学;2010年

5 张红良;陆用高精度激光陀螺捷联惯导系统误差参数估计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6 潘超;数控机床直线电驱进给系统控制技术及动态特性研究[D];江苏大学;2011年

7 李伟;复杂网络特征结构的挖掘方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8 王飞;入侵检测分类器设计及其融合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9 万敏;独立分量分析的神经网络方法[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10 戴建国;网络化系统的稳定性分析、控制及滤波[D];江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志山;基于LabVIEW的船式旋耕埋草机功耗检测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姚兴林;基于虚拟仪器的螺旋型旋耕埋草刀辊转矩测试系统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张蛟龙;平面二级倒立摆的控制策略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王义;随机系统的稳定性控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5 迟子孟;非线性系统降维观测器设计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钟丽辉;SD大鼠闪光视觉诱发电位的少次提取和神经元放电的初步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7 孙靖;水下机器人状态反馈广义预测解耦控制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8 郑传金;基于CAN总线和红外的闸门监控系统设计[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9 陈凤;基于精细积分法的压电智能结构振动最优控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10 孙博;储箱壁板网格加工专用铣床的研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同祥,史向东,刘正华,孙鹏;INFI-90 Smith预估控制功能码及其使用方法[J];电站系统工程;2000年05期

2 王建军;姚建尧;李其汉;;分支电路压电阻尼系统的分析模型和基本特性[J];工程力学;2005年06期

3 刘新建,马宏绪,张彭;柔性机械手加速度反馈抑制振动的机理与稳定性分析[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1999年05期

4 何同祥,刘吉臻,牛玉广,韦根原;过热汽温Smith串级控制系统及参数整定[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5 李根成,王镛根;卡尔曼滤波在故障诊断中的应用[J];航空兵器;1995年05期

6 刘福强,岳林,张令弥;基于模态滤波器的柔性智能桁架结构振动主动控制实验研究[J];航空学报;2000年06期

7 张铁民,李贵涛,梁莉;带有加速度反馈的柔性机械臂开关变结构控制[J];机械工程学报;2002年03期

8 邱志成,谈大龙;基于加速度反馈的柔性关节机械臂接触力控制[J];机械工程学报;2002年10期

9 杨叔子,吴波;先进制造技术及其发展趋势[J];机械工程学报;2003年10期

10 邱志成;;刚柔耦合系统的振动主动控制[J];机械工程学报;2006年1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崔海涛;压电智能悬臂梁的被动与主动振动控制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2 杨建平;传感器故障诊断的研究与应用[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4年

3 孙浩;压电分流电路特性及在结构振动控制中的应用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5年

4 张镨;水轮机控制系统故障检测与诊断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广瑞;柔性机械臂振动控制研究[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05年03期

2 张雪莲;潘铁强;;柔性机械臂控制方法的研究[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6年09期

3 牟荟瑾;;柔性机械臂控制技术的研究意义及现状[J];现代经济信息;2008年08期

4 张铁民,李成元;带有反馈控制的柔性机械臂动态研究与振动控制[J];机械工程学报;2000年03期

5 刘广瑞,刘又午,金国光;柔性机械臂非并置式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J];中国机械工程;2000年06期

6 张铁民,梁莉;带有加速度反馈的柔性机械臂开关变结构控制的实验研究[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1年06期

7 梁春燕,李旻智,谢剑英;抑制柔性机械臂残留振荡的时滞滤波器设计[J];控制与决策;2001年06期

8 刘明,朱绍文,刘蓉,孙增圻;一个双连杆平面柔性机械臂系统[J];制造业自动化;2001年08期

9 梁春燕,谢剑英,李旻智;时滞滤波器设计及在柔性机械臂控制中的应用[J];中国机械工程;2002年18期

10 王树新,员今天,石菊荣,刘又午;柔性机械臂建模理论与控制方法研究综述[J];机器人;200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国平;;柔性机械臂主动控制中的时滞问题[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下)[C];2005年

2 滕悠优;蔡国平;;柔性机械臂的非线性主动控制[A];第十一届全国非线性振动学术会议暨第八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杜欣;蔡国平;;双连杆柔性机械臂的主动控制研究[A];第八届全国动力学与控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王国利;;柔性机械臂内动力学因果与反因果的对分研究[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5 郎英彤;邹建奇;张宪滨;钱坤;;柔性机械臂逆运动学分析中各种算法的研究现状[A];第20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11年

6 刘明;朱绍文;黄徽;;建立二级柔性机械臂动力学模型的研究[A];1996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1996年

7 王国利;郭雪梅;张宪民;;柔性机械臂运动轨迹规划模板函数的比较研究[A];1998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1998年

8 张铁民;刘又午;王树新;阎绍泽;蒋铁英;;柔性机械臂的振动控制——前馈延时[A];1996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9 李迅;刘新建;马宏绪;张彭;;单柔性机械臂变结构控制[A];1997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10 王树新;张冬梅;金国光;刘又午;;视觉控制柔性机械臂的广义确定性动力学模型[A];面向21世纪的生产工程——2001年“面向21世纪的生产工程”学术会议暨企业生产工程与产品创新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屠立;柔性机械臂集成建模与结构控制优化设计技术[D];浙江大学;2009年

2 张庆;组合柔性机械臂动力学特性与振动抑制性能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3 褚明;空间柔性机械臂的动力学特性与主动控制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4 徐彦;液压柔性机械臂动力学建模与控制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5 张晓东;空间柔性机械臂控制策略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6 陈思佳;刚—柔耦合问题与空间多杆柔性机械臂的动力学建模理论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7 李光;液压柔性臂的动力学及控制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8 潘冬;空间柔性机械臂动力学建模分析及在轨抓捕控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9 杨永泰;空间柔性机械臂动力学建模、轨迹规划与振动抑制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治虎;柔性机械臂动响应控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2 汪性武;柔性机械臂的振动控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4年

3 张国庆;双柔性机械臂动力学研究[D];吉林建筑工程学院;2010年

4 李兴修;柔性机械臂的振动控制研究[D];东北大学;2010年

5 姜丹;外空间环境中的柔性机械臂的非线性振动研究[D];东北大学;2010年

6 姚威;空间大负载柔性机械臂轨迹跟踪策略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7 洪芸芸;压电柔性机械臂振动控制及实验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13年

8 于慧;复杂构形柔性机械臂多维振动特性分析[D];山东大学;2014年

9 郭秉华;六自由度空间柔性机械臂的动力学分析与控制[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10 杜欣;双连杆柔性机械臂的主动控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柔性机械臂振动模态参数识别与时滞补偿控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391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1391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4b0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