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机械论文 >

浙江台州地区电子垃圾拆解业不同运营模式对河流底泥的污染与生态毒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6-11-07 13:57

  本文关键词:电子垃圾的危害及其机械处理技术现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穗;;电子垃圾何去何从[J];环境;2005年03期

2 雷志华;;电子垃圾中心,中毒的中国[J];资源再生;2007年12期

3 赵肖峰;广东电子垃圾里淘“金”[J];再生资源研究;2001年01期

4 王永贤,周凤;电子垃圾现状及对策分析[J];黑龙江环境通报;2004年04期

5 姜宾延,吴彩斌;电子垃圾的危害及其机械处理技术现状[J];再生资源研究;2005年03期

6 陈韩晖;给电子垃圾找个归宿[J];沿海环境;2002年06期

7 于吉钦;于兆丽;于兆涛;;浅析“电子垃圾”的危害及处置[J];中国科技信息;2006年03期

8 ;电子垃圾的危害[J];党政论坛(干部文摘);2009年01期

9 武增华,刘金权,王艳兰,王立新;电子垃圾资源化中管理对策研究[J];环境保护;2003年07期

10 杨子江;电子垃圾的资源化研究[J];节能与环保;2003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蕾;沈超峰;申开丽;唐先进;张聪恺;陈英旭;;浙江台州地区电子垃圾拆解业不同运营模式对河流底泥的污染与生态毒性研究[A];第五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摘要集[C];2009年

2 雷丽;罗清威;樊占国;;关于电子垃圾的初步研究[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0年

3 贲玉婕;李兴红;侯德坤;李龙;徐晓白;;中国电子垃圾拆解区域周边产妇初乳中多溴联苯醚研究[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4 傅建捷;王亚韡;江桂斌;张爱茜;;电子垃圾拆解区域水稻中重金属污染趋势及健康风险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2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5 ;电子垃圾有“克星”[A];江苏省能源研究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暨第十届学术年会热电专委会第十二届年会暨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4年

6 霍霞;;无序电子垃圾拆解污染对人群健康的影响[A];中国解剖学会第十一届全国组织学与胚胎学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7 杨巧云;邱兴华;朱彤;李克秋;李光;;电子垃圾拆解场典型有机污染物的人体暴露研究[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8 霍霞;徐锡金;李燕;;无序电子垃圾拆解污染对人群健康的影响[A];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第14届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高丽峰;曲向荣;马维;;基于循环经济理论下的我国电子垃圾处理模式的研究[A];发展循环经济 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霍霞;;无序电子垃圾拆解业对当地人群健康的影响[A];中国毒理学会生化与分子毒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学术会议、中国毒理学会遗传毒理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全国学术会议、广东省预防医学会卫生毒理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广东省环境诱变剂学会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丽萍 施 蓉;[N];中国质量报;2004年

2 戴德凤;[N];光明日报;2002年

3 欣 辛;[N];中国国门时报;2004年

4 徐亚东;[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5 卢德坤;[N];国际商报;2003年

6 雪洁;[N];吉林日报;2004年

7 赵永新;[N];人民日报;2003年

8 王莹;[N];人民日报;2004年

9 记者 李子贵;[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10 吴月辉;[N];国际经贸消息;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赵高峰;电子垃圾中多氯联苯的环境转移和潜在的健康风险[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水生生物研究所);2006年

2 沈超峰;电子电器废弃物拆解地区土壤污染的生态毒理学诊断[D];浙江大学;2008年

3 马静;废弃电子电器拆解地环境中持久性有毒卤代烃的分布特征及对人体暴露的评估[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4 居颖;电子垃圾污染对当地居民内分泌干扰效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5 李佳;废旧印刷电路板的破碎和高压静电分离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6 李燕;电子垃圾拆解区新生儿体内重金属负荷及其对生物发育的影响[D];汕头大学;2008年

7 徐海娟;广州大气颗粒物不同组分遗传毒性初步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7年

8 顾泽平;大气细颗粒物有机质组成的变化规律及其在源解析中的应用[D];上海大学;2010年

9 牛海霞;跨国污染转移对中国的渗透特征及治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静;我国电子垃圾回收处理法律制度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2 张燕;电子垃圾污染防治责任分析[D];山东科技大学;2007年

3 王明兰;基于循环经济的电子垃圾治理立法思路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4 张雪莲;电子垃圾拆解区污染土壤中多氯联苯含量分布及植物修复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8年

5 韦润香;电子垃圾污染防治立法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07年

6 吴鸾玉;杀螺剂对螺类的影响和福寿螺抗菌活性物质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7 范灿鹏;BDE-47及电子垃圾拆卸区土壤底泥浸出液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D];暨南大学;2011年

8 赵亚娴;浙江台州地区多溴二苯醚污染状况及人体负荷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9 徐建;有机污染场地水体生物毒性诊断方法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10 邢巍巍;LNAPLs在土体中的运移特性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电子垃圾的危害及其机械处理技术现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668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1668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987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