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机械论文 >

《复合材料力学现代进展会议论文集扩展摘要》2005年

发布时间:2016-11-18 22:50

  本文关键词:复杂机械结构拓扑优化若干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复合材料力学现代进展会议论文集扩展摘要》2005年

散热结构设计的拓扑优化方法

刘书田  贾海鹏  贺丹  张永存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结构器件向轻质小型化发展。例如,在电子工业中,器件(例如集成电路) 设计的重要目标是在给定的空间上布置尽可能多的元器件。微机电系统的重要目标也要求在满足特定功能的条件下,尽可能缩小系统的尺度。为实现轻质小型化的目标,设计有效的冷却系统,使器件内部的最大温度不超过所要求的水平,以使器件能够正常工作,成为重要的研究热点。目前,对流散热技术是实现冷却的重要措施。其中,冷却济采用单相或多相流体。实现对流散热需要设置对流管道,以通过冷却济的流动实现对流换热。对流管道需要较大的空间,当器件尺度很小或器件布置紧密,设置对流散热结构受到空间限制时,则传导成为有效散热的主要措施。也就是说,设计有效导热的结构,以使热能够快速传递到另一区域(热汇),然后采用对流等散热技术散掉热量。因此,具有最佳热传导性能的结构设计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但目前结构拓扑优化主要考虑结构承载能力,而从结构拓扑设计角度设计结构形式以提高散热性能方面的研究较少。本文研究冷却系统设计的拓扑优化方法,建立依赖热传导的最佳散热结构拓扑优化问题的提法和求解方法,为散热系统的热流通道布置设计提供有效的设计方法。

【作者单位】: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90205019) 重点项目(10332010) “新世纪优秀人才”和教育部优秀教师资助计划项目 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项目(10421002)的资助
【分类号】:TH122
【正文快照】:

散热结构设计的目的是设置热流通道(高热传导性能的材料),以使热量能够快速传递到热汇。 热流通道也需要空间,因此,设计的目的是在一定的区域内合理地布置高热传导性能材料,以使散 热效果最佳。因此,散热结构设计问题转化为优化材料布置的拓扑优化问题。实现散热结构拓扑优

下载全文更多同类文献

PDF全文下载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书田,贾海朋,王德伦;狭长结构拓扑优化[J];计算力学学报;2004年06期

2 郭中泽;张卫红;陈裕泽;;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综述[J];机械设计;2007年08期

3 罗震,陈立平,黄玉盈,张云清;连续体结构的拓扑优化设计[J];力学进展;200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Haipeng Jia, Runqing Mu, Bo Liu, Shutian Liu, Dept.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ianjin, 300130, P.R. China China Coal Zhangjiakou Coal Mining Machinery Company, Zhangjiakou, 075025, P. R. China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Structural Analysis for Industrial Equipment,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alian, 116024, P. R. China;TOPOLOGY OPTIMIZATION DESIGN OF COMPLIANT MECHANISM AND ITS NUMERICAL SIMULATION[A];Proceedings of the Fourth China-Japan-Korea Joint symposium on Optimization of Structural and Mechanical Systems[C];2006年

2 Jia Haipeng, Liu Bo , Mu Runqing, Qie Yanhui and Jiang Chundong 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ianjin, P.R. China Zhangjiakou Coal Mining Machinery Company, Zhangjiakou, P.R. China;TOPOLOGY OPTIMIZATION OF STRUCTURE MADE OF ANISOTROPIC MATERIAL[A];面向节约型社会和可持续发展的先进设计与制造——第七届海内外青年设计与制造科学会议论文集(第三卷)[C];2006年

3 Haipeng Jia*1, 2 a, Chundong Jiang1, Guoping Li2, Runqing Mu2, Bo Liu1 1 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ianjin, 300130, P. R. China 2 China Coal Zhangjiakou Coal Mining Machinery Company, Zhangjiakou, 075025, P. R. China;Topology Optimization of Reinforced Composite Material Structure[A];Proceedings of The Fif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hysical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Materials Processing[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睿;理想材料零件数字化设计制造的CAD模型及其数据后处理[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2 贾海朋;结构与柔性机构拓扑优化[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3 郝秀春;电热驱动微夹钳的拓扑设计及相关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4 郭中泽;基于单元特性改变的渐进结构拓扑优化方法及应用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06年

5 崔明涛;不确定性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和柔性机构设计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6 曹先凡;带隙材料与特定性能材料设计[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7 杨姝;复杂机械结构拓扑优化若干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8 庄春刚;基于水平集的多材料结构拓扑优化设计方法与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9 张永存;多孔材料传热特性分析与散热结构优化设计[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10 任莉;理想材料零件的结构优化设计[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贵玉;拓扑优化方法及其在微型柔性机构设计中应用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2 杨姝;理想材料零件研究中多变量多约束结构优化设计[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3 安晓敏;考虑翘曲变形的梁截面拓扑优化设计[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4 冯超恒;基于现有软件的结构拓扑优化设计实现技术与程序系统[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5 李长勇;注塑机创新模板研究及其参数化设计软件开发[D];浙江大学;2006年

6 奚文娜;某复杂机械系统结构轻量化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6年

7 雷平;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理论及其在座舱减振降噪中的应用[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8 满宏亮;工程结构拓扑优化的理论研究及应用[D];吉林大学;2007年

9 李凌飞;基于变密度法的结构拓扑优化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10 朱军祚;大型水工弧形钢闸门的拓扑优化与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采用粒子群算法优化钢楼板[J];钢结构;2011年08期

2 黄耿亮;;预应力砼连续箱梁桥梁结构设计中的优化措施分析[J];中外建筑;2011年08期

3 王满昌;史俊虎;裴鹏宇;陆书建;;叶片结构形式和优化方法概述[J];材料开发与应用;2011年03期

4 马雷;;浅谈自动扶梯结构及工艺的优化方法[J];装备制造技术;2011年08期

5 袁小玲;;浅谈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要点[J];科技信息;2011年15期

6 孙广花;;关于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问题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年17期

7 朱方青;;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有关问题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年20期

8 黄春燕;;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问题探讨[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14期

9 任定树;;人防地下室工程结构设计[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18期

10 王杰;;架空输电线路绝缘子结构设计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1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邢滕;李永安;刘学来;;板式间接蒸发冷却器的优化设计[A];山东制冷空调——2009年山东省制冷空调学术年会“烟台冰轮杯”优秀论文集[C];2009年

2 叶宏;崔京浩;王志浩;;室内燃气爆炸机理、危害及减灾措施[A];第二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1993年

3 陈仙清;;Pro/ENGINEER软件在小家电产品设计中的应用[A];福建省科协第五届学术年会数字化制造及其它先进制造技术专题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刘春霞;;风云三号扫描辐射计的辐冷一体化结构设计与研究[A];2007年全国第十六届十三省(市)光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王作杰;李志军;谭志洪;;袋式除尘器传统结构设计改进[A];中国硅酸盐学会环保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傅平;沈润杰;帅光举;郭吉丰;;二自由度行波型超声波电机的研制[A];第九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王斌;阎军;程耿东;;特定方向“零膨胀”的最小柔顺性结构优化设计[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别辉;陈赣;陈孟华;史建鹏;;拓扑优化技术在乘用车后地板结构设计的应用[A];结构及多学科优化工程应用与理论研讨会’2009(CSMO-2009)论文集[C];2009年

9 王泗军;翟海洋;;结构设计中几个常见问题[A];现代建设工程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农兴中;;广州地铁西朗车站结构设计[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与地下工程学会地铁专业委员会第十二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日 横山德贞 张海青 译;[N];中国包装报;2011年

2 (日)横山德贞 张海青 译;[N];中国包装报;2011年

3 颜尔可;[N];中国航空报;2002年

4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委书记、区人大主任 周建洪;[N];农民日报;2000年

5 记者 李武英;[N];建筑时报;2009年

6 江苏 静怡;[N];电脑报;2002年

7 钱伯章;[N];中国化工报;2003年

8 柯梅丽 张美薇 刘联伟 陈之泉 王离;[N];广东建设报;2008年

9 胜;[N];中国船舶报;2000年

10 谭俊;[N];建筑时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孔祥松;快速、低成本间歇过程无模型优化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王朝辉;沥青路面加铺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3 黄建华;复杂快递网络的优化方法及抗毁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4 梁涛;批处理过程生产调度自组织优化方法[D];山东大学;2011年

5 郑侃;隐身微小卫星结构设计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6 牟亮;不确定使命环境下C2组织结构动态适应性优化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7 雍明培;基于模块化通用平台策略的飞机族设计优化方法[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8 马恩杰;赤铁矿选矿厂综合生产指标分解的优化方法研究[D];东北大学;2007年

9 金菊良;遗传算法及其在水问题中的应用[D];河海大学;1998年

10 周奎军;汽车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全振兴;矿用隔爆交流变频器的结构分析及设计[D];西安理工大学;2007年

2 张腊梅;工字钢结晶器内腔尺寸多坐标自动测量机的设计[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3 王胜;新型液压打桩锤机电液一体化设计与PLC控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4 郭宁;价值工程原理在多、高层结构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5 李五虎;Selfcut自助理发器开发设计[D];浙江工业大学;2005年

6 李峥;DMF350双质量飞轮的开发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7 李军;谷子脱粒装置的设计与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05年

8 丁燕芳;旋翼动平衡试验台台体架设计及有限元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9 张卫锋;变形移动机器人的虚拟仿真和动力学分析[D];山东大学;2005年

10 王蓉;下颌牙种植体力学行为及新型载荷传递方式的有限元分析[D];四川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复杂机械结构拓扑优化若干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815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1815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cd8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