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机械论文 >

机械制造企业可重构制造系统柔性测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7 07:10

  本文关键词:机械制造企业可重构制造系统柔性测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当前经济环境的剧烈变化,市场竞争的空前加剧,顾客需要向着个性化和多样化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来自国外同行业企业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机械制造企业必须考虑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谋求生存和保持稳健的发展,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可重构制造系统的柔性测度研究可以为机械制造企业决策者的投资行为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也可以通过对可重构制造系统柔性测度以及对结果的分析为可重构制造系统柔性的优化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使机械制造企业的投资行为为企业争取到最大程度的利益。因此,有必要采用有效的方法对机械制造企业可重构制造系统的柔性进行测度,针对影响机械制造企业可重构制造系统柔性的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提高机械制造企业可重构制造系统的柔性从而提高企业对市场需求快速变化的适应性,进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首先,,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文献进行研究,在引用生产制造系统柔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专家访问法构建了符合可重构制造系统柔性测度的指标体系。 其次,通过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转换时间、转换空间和转换成本三个指标层所包含的各个指标在相应维度上所占的权重,从而计算出各个维度的柔性值。 再次,将转换时间、转换空间和转换成本三个指标的值反映在三维矢量描述模型中,并根据柔性点所处位置对可重构制造系统的柔性进行分析。 最后,本文以B公司为实证研究对象,对该公司的生产运营情况进行了介绍,并在此基础上计算出了该公司制造系统的柔性值,并对其制造系统柔性的提升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可重构制造系统 柔性测度 层次分析法 三维矢量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燕山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416.4;TH165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第1章 绪论9-19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9-11
  • 1.1.1 选题背景9-10
  • 1.1.2 研究意义10-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6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1-13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3-14
  • 1.2.3 研究现状评述14-16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16-19
  • 1.3.1 研究内容16-17
  • 1.3.2 研究方法17-19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19-26
  • 2.1 可重构制造系统的相关理论19-22
  • 2.1.1 可重构制造系统的定义19
  • 2.1.2 可重构制造系统的构成19-20
  • 2.1.3 可重构系统的特征20-21
  • 2.1.4 可重构制造系统与现有制造系统的比较21-22
  • 2.2 可重构制造系统柔性22-25
  • 2.2.1 柔性概述22-23
  • 2.2.2 制造系统的柔性化发展23-24
  • 2.2.3 可重构制造系统柔性的界定24-25
  • 2.3 本章小结25-26
  • 第3章 RMS 柔性测度指标体系的确定26-35
  • 3.1 测度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26
  • 3.2 柔性影响因素分析26-28
  • 3.3 指标体系的构建28-31
  • 3.4 指标分析31-33
  • 3.4.1 转换空间31-32
  • 3.4.2 转换时间32
  • 3.4.3 转换成本32-33
  • 3.5 本章小结33-35
  • 第4章 RMS 柔性测度模型构建35-44
  • 4.1 赋权重方法的选择35-38
  • 4.1.1 赋权重方法的比较35-38
  • 4.1.2 AHP 在测度中的应用38
  • 4.2 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38-41
  • 4.3 基于三维矢量模型的 RMS 柔性测度41-43
  • 4.3.1 三维矢量模型基本原理41
  • 4.3.2 三维坐标系的构建以及分析41-43
  • 4.3.3 三维矢量模型应用步骤43
  • 4.4 本章小结43-44
  • 第5章 案例分析44-55
  • 5.1 公司简介44-46
  • 5.2 B 公司可重构制造系统柔性测度46-50
  • 5.2.1 各个指标权重的确定46-49
  • 5.2.2 指标值的计算49-50
  • 5.3 柔性测度结果及分析50-52
  • 5.4 建议和对策52-54
  • 5.4.1 重视研发团队建设和研发人员培养52-53
  • 5.4.2 提高制造系统模块化水平53-54
  • 5.4.3 优化生产制造过程54
  • 5.5 本章小结54-55
  • 结论55-57
  • 参考文献57-60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和主要成果60-61
  • 致谢61-62
  • 作者简介6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姬鹏华,周燕飞;可重构制造系统的合弄结构研究[J];机电一体化;2001年02期

2 蔡宗琰,王宁生,任守纲;面向可重构制造系统的设备建模[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3 蔡宗琰;可重构制造系统的性能分析[J];航空学报;2004年05期

4 任思成,徐德,王芳,谭民;可重构制造系统研究与发展[J];制造业自动化;2005年03期

5 蔡宗琰;李小宁;;计算机辅助可重构制造系统设计的原理[J];机床与液压;2006年07期

6 姜晓鹏;王润孝;库祥臣;;可重构制造系统研究进展[J];机床与液压;2007年04期

7 苑明海;李东波;于敏建;周开俊;;可重构制造系统评价体系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07年17期

8 段晓荏;芮延年;朱兴满;;基于可拓理论的可重构制造系统综合评价方法[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0年01期

9 任树棠;车文龙;张伟;;可重构制造系统创新硬件的研究[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10年02期

10 徐伟;吴少雄;;可重构制造系统新模型的建立[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勇;戴先中;;可重构制造系统的车间作业调度策略[A];江苏省自动化学会七届四次理事会暨2004学术年会青年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4年

2 段广洪;唐晓强;林春深;;可重构并联装备[A];2005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姚振强;吴建华;刘刚;;可重构制造:模式、系统及关键技术[A];中国工程机械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梁福军;宁汝新;;可重构制造系统(RMS)构建原理[A];人才、创新与老工业基地的振兴——2004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辛言;未来机械工程科学发展趋势[N];中国建材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蔡宗琰;计算机辅助可重构制造系统设计的概念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2年

2 姜晓鹏;可重构制造系统性能综合评价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3 齐继阳;可重构制造系统若干使能技术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4 楼洪梁;多零件族变批量可重构制造系统组态与组态路径设计[D];浙江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良伟;可重构制造系统重构方案的评价[D];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

2 朋学琴;可重构制造系统的设施布局优化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3 黄辉祥;可重构制造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0年

4 黄志成;可重构制造系统性能评价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5 金哲;基于运筹学的RMS系统级设计理论与方法[D];浙江大学;2004年

6 易湘斌;可重构制造系统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08年

7 刘文科;可重构制造系统组态重构优化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8 陈彦飞;可重构制造系统设备布局规划技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9 李翠霞;面向可重构制造系统的零件工艺规划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9年

10 林亚福;可重构制造系统组态设计及其仿真[D];浙江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机械制造企业可重构制造系统柔性测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98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2898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a93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