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机械论文 >

基于表面功能特性的三维粗糙度参数表征体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3 17:01

  本文关键词:基于表面功能特性的三维粗糙度参数表征体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人们对产品需求的质量越来越高,二维表征参数由于其自身不能够完整反映表面形貌的局限性,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专家学者开始寻求新的评定方法来表征零件表面微观形貌,对表面形貌的评定开始由二维的表面表征转向三维的表面表征。虽然三维表征参数已经取得了一定发展,但是这些三维表征参数仅仅是对零件表面几何特征进行描述,与表面的功能特性无关,无法与实际应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因此如何制定规范的三维表面表征参数算法以及让这些三维表征参数与表面功能特性结合在一起成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通过对比分析二维表面粗糙度参数的定义以及评定方法,参考国内外三维表面粗糙度的评定方法,根据最小二乘法建立三维粗糙度参数的评定基准面,拟定出常见的24个零件三维粗糙度表征参数的定义及数学算法。 分析了零件表面的功能特性,对比几种不同相关性分析方法的优缺点以及适用范围,提出了灰关联分析法对三维表征参数和单一表面功能特性的内在相关性进行分析,构建了基于灰关联的三维表征参数与表面耐磨性,,耐腐蚀性,疲劳强度特性之间的相关性分析模型。 根据三维表面粗糙度参数与功能特性之间有层次结构,功能特性的种类繁多以及三维表征参数之间相互影响的特点,提出了层次分析法对多功能表面特性与三维表征参数的内在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建立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多功能表面特性与三维粗糙度参数的层次分析模型。 利用泰勒-霍普森公司的白光干涉仪CCI6000测得单一表面功能特性指标的原始数据,采用灰关联分析模型对单一功能表面与三维粗糙度参数相关性进行实例分析,得出单一表面功能指标影响因子的权重大小以及排序;在此基础上,计算表面功能特性对耐磨性、耐腐蚀性、疲劳强度需求权重比为1:1:1时的层次分析模型。通过对层次模型和结果的理论分析,构建了基于表面功能特性的三维粗糙度参数体系。
【关键词】:三维参数表征 功能特性 相关性分析 体系建立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H161.1
【目录】:
  • 摘要2-4
  • ABSTRACT4-6
  • 符号表6-10
  • 第1章 绪论10-18
  • 1.1 研究背景10-12
  • 1.2 选题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12-13
  • 1.3 国内外研究动向及进展13-16
  • 1.4 主要研究内容16-18
  • 第2章 三维粗糙度参数建立18-32
  • 2.1 粗糙度的发展18-20
  • 2.2 二维粗糙度参数评定方法的建立20-21
  • 2.3 三维粗糙度参数评定方法建立21-24
  • 2.3.1 三维粗糙度评定基准面原理21-22
  • 2.3.2 最小二乘基准面的建立22-24
  • 2.3.3 三维粗糙度参数的算法24
  • 2.4 三维表面粗糙度参数评定24-31
  • 2.5 本章小结31-32
  • 第3章 基于灰关联的表面功能特性与三维表征参数相关性分析32-42
  • 3.1 零件表面的功能特性32-33
  • 3.2 相关性分析方法33-36
  • 3.2.1 主成分分析法33-34
  • 3.2.2 熵值法34
  • 3.2.3 灰色关联分析法34-36
  • 3.3 灰色关联分析法步骤36-37
  • 3.4 基于灰关联的耐磨性相关分析模型建立37-40
  • 3.4.1 耐磨性指标模型的规范化处理39
  • 3.4.2 耐磨性指标模型关联系数计算39-40
  • 3.4.3 耐磨性指标模型灰色关联度计算40
  • 3.5 基于灰关联的腐蚀性相关分析模型建立40-41
  • 3.6 基于灰关联的疲劳强度相关性分析模型建立41
  • 3.7 本章小结41-42
  • 第4章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表面特性与三维表征参数相关性分析42-50
  • 4.1 多功能表面与三维表面粗糙度建立方法42
  • 4.2 层次分析法42-47
  • 4.2.1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43
  • 4.2.2 层次分析法的步骤和方法43-47
  • 4.3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多功能表面特性与三维表征参数模型建立47-49
  • 4.3.1 层次模型建立47
  • 4.3.2 构造参数判断矩阵:47-49
  • 4.3.3 单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49
  • 4.3.4 总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49
  • 4.4 本章小结49-50
  • 第5章 三维粗糙度参数表征体系研究50-66
  • 5.1 白光干涉仪 CCI6000 工作原理50-51
  • 5.2 三维表征参数数据采集51-54
  • 5.2.1 耐磨性指标的三维表征参数采集51-52
  • 5.2.2 腐蚀性指标的三维表征参数采集52-53
  • 5.2.3 疲劳强度指标的三维表征参数采集53-54
  • 5.3 单一表面功能特性与三维表征参数相关性分析54-57
  • 5.3.1 耐磨性与三维表征参数相关性分析54-55
  • 5.3.2 腐蚀性与三维表征参数相关分析55-56
  • 5.3.3 疲劳强度与三维表征参数相关性分析56-57
  • 5.4 多功能表面功能特性与三维表征参数相关性分析57-61
  • 5.5 基于表面功能特性的三维粗糙度参数体系建立61-65
  • 5.6 本章小结65-66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66-68
  • 6.1 结论66
  • 6.2 展望66-68
  • 参考文献68-72
  • 致谢72-7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7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政平;张锡芳;张艳娥;;表面粗糙度光学测量方法研究进展[J];传感器与微系统;2007年09期

2 李惠芬,蒋向前,李柱;三维表面功能评定技术发展综述[J];工具技术;2002年02期

3 李伯奎;;三维粗糙度参数算术平均偏差与均方根偏差的规律研究[J];工具技术;2008年09期

4 李振宗,夏勤;表面形貌的功能及其评定参数的研讨[J];上海计量测试;1994年04期

5 万瑾;黄元庆;;激光三角法测量的研究[J];三明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6 关国强;表面粗糙度检测技术发展概述[J];散装水泥;2004年02期

7 吴奎先,杨仁平,张国雄,李敬杰,裘祖荣,于复生,冷长林;三角法光学非接触测量头应用中的关键技术[J];天津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本文关键词:基于表面功能特性的三维粗糙度参数表征体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40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3040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f41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