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机械论文 >

基于几何相似性多功能构件的可重构机构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8 16:02

  本文关键词:基于几何相似性多功能构件的可重构机构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前市场快速多变,产品需求向短周期、大批量、变批量的方向转变,这对传统的机械设计与制造的方法、理念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于是人们提出了可重构设计、制造的新理念。本文主要研究可重构机构的创新设计问题,通过基于几何相似性的多功能元件,来进行快速可重构机构的创新设计。在整个机器系统重构中可将这些机构为基础,根据功能的需求和结构布局的合理性,与一些功能元件装配完成系统的重构。 本文主要进行了以下研究: (1)阐述了国内外可重构系统和可重构技术的发展、研究现状和关键技术,并且总结了实现重构的方式。 (2)分析了目前可重构的关键技术即模块化技术所存在的缺陷,提出了创建可重构机构的理念,并从硬件层上进行了机构的重构。 (3)根据TRIZ理论中的多用性,提出了元件多功能化的思想,利用几何相似性丰富了多功能元件的多样性,通过利用多功能元件完成机构的重构,实现了机构的创新设计,并且重新构建了杆类和齿轮类的多功能元件库。 (4)对传统的曲柄连杆机构进行了创新设计,将连杆设计成整体式的,主要对曲轴进行了改进,并给出了几种设计方案。 (5)以多功能齿轮元件为基础,在TRIZ理论、串并联演绎和置换演绎等创新思想的指导下,从实际工程的需求出发,设计了基于几何构件相似性及不同形状、尺寸的可重构机构方案,并分析了这些机构的工作原理,,给出了其力学特性分析。 (6)利用Pro/E、ADAMS和Matlab工程软件,对典型机构做运动学分析,导出了可重构机构构件的运动轨迹、运动特性曲线图。 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研究,本文的特色是基于几何相似性,设计出多功能元件,构建了多功能元件库,根据工程实际需求,可快速重构成不同功能的机构;完成了多种可重构机构的设计,文中的设计理念为机构的创新设计带来了借鉴意义。
【关键词】:可重构机构 多样性 多功能元件 几何相似性 曲柄连杆机构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H122;TH112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8
  • 1.1 可重构系统的概述9-13
  • 1.1.1 可重构系统的产生背景及发展9-10
  • 1.1.2 可重构的概念10-11
  • 1.1.3 RMS 与其他制造系统的比较11-13
  • 1.2 多功能构件的可重构机构的发展和研究现状13-15
  • 1.3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及内容15-18
  • 1.3.1 课题研究的意义15-17
  • 1.3.2 课题研究的内容17-18
  • 第二章 可重构系统构建18-29
  • 2.1 模块化设计19-23
  • 2.1.1 模块设计的内容19-20
  • 2.1.2 模块设计的关键技术20-23
  • 2.2 可重构机构23-28
  • 2.2.1 驱动系统24-25
  • 2.2.2 传动系统25-27
  • 2.2.3 执行系统27-28
  • 2.3 本章小结28-29
  • 第三章 多功能元件及重构的方式29-47
  • 3.1 多功能元件29-32
  • 3.1.1 多功能元件的概念及特点29-31
  • 3.1.2 几何相似性原理31-32
  • 3.2 多功能元件库32-44
  • 3.2.1 杆类多功能元件32-39
  • 3.2.2 齿轮类多功能元件39-41
  • 3.2.3 多功能元件的应用41-44
  • 3.3 实现机构重构的方法44-46
  • 3.3.1 设计理论44
  • 3.3.2 重构客体44-45
  • 3.3.3 重构主体45-46
  • 3.4 本章小结46-47
  • 第四章 基于多功能元件的可重构机构47-69
  • 4.1 曲柄连杆机构48-56
  • 4.1.1 曲柄连杆机构的创新设计48-53
  • 4.1.2 曲柄连杆机构的应用53-56
  • 4.2 基于曲柄滑块机构的创新设计56-67
  • 4.2.1 应用在齿轮齿条的上创新设计56-60
  • 4.2.2 应用在蜗轮蜗杆的上创新设计60-62
  • 4.2.3 应用在滚珠丝杠的上创新设计62-64
  • 4.2.4 应用在杠杆的上创新设计64-67
  • 4.3 本章小结67-69
  • 第五章 机构仿真和机构特性分析69-78
  • 5.1 对称布局曲柄铰支摆动块机构的数学模型建立69-73
  • 5.2 对称布局曲柄铰支摆动块机构的运动仿真73-78
  • 5.2.1 将模型导入 ADAMS 系统73-74
  • 5.2.2 机构的仿真74-78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78-80
  • 6.1 总结78-79
  • 6.2 展望79-80
  • 参考文献80-89
  • 附录89-93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著、论文93-94
  • 致谢94-9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树军,张艳丽,赵明扬;可重构模块化机器人模块及构形设计[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2 冯宁,宾鸿赞;基于运动学的可重构方法及其应用[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3 潘双夏,高飞,冯培恩;批量客户化生产模式下的模块划分方法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2003年07期

4 游有鹏,张晓峰,王珉,朱剑英;可重构机床的模块化设计[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1年06期

5 梁福军,宁汝新;可重构制造系统理论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2003年06期

6 陆雯,王兵,钟康民;气动肌腱与铰杆增力机构的三种组合系统及其比较[J];机械设计;2005年02期

7 洪振宇;梅江平;赵学满;黄田;;可重构混联机械手——TriVariant的误差建模与灵敏度分析[J];机械工程学报;2006年12期

8 王兵,钟康民;基于无杆活塞缸的铰杆-杠杆增力双向夹紧液压夹具[J];机械制造;2004年10期

9 王明娣;钟康民;左敦稳;王珉;;绿色夹具——基于气动肌腱与机械增力机构的夹具系统[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5年S1期

10 王明娣;钟康民;左敦稳;;气动肌腱与杠杆-铰杆增力机构的组合装置[J];新技术新工艺;2005年12期


  本文关键词:基于几何相似性多功能构件的可重构机构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52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3152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518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