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机械论文 >

液压储能制动与辅助驱动机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2-10-03 18:59
  节能是目前各行各业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主要研究基于节能思想的液压制动系统,并结合液压试验台进行了模拟试验。 传统的制动系统是通过把制动能量转化为热能来达到制动的目的。本文中提出了储能制动与辅助驱动的思想。首先对其进行了理论上的研究,重点分析了液压储能制动与辅助驱动的工作过程,并以此阐述了该系统的节能机理。由于泵/马达可逆单元和储能元件的引入,该系统不仅能达到制动的目的,而且在被制动系统起动时,可起到辅助驱动的作用。 通过实验,并应用了小波分析去噪等数据处理手段,文中对A7V225刹车变量泵的动态特性、蓄能器的储能和放能特性、液压系统的制动和辅助驱动特性及辅助驱动时负载的模拟等,分别进行了分析。 在实验室进行了下运胶带输送机液压储能制动与辅助软启动的模拟试验研究,验证了所设计的基于节能思想的液压储能制动与辅助驱动系统是可行且有效的。 

【文章页数】:9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课题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液压传动技术在工程机械上的应用
        1.2.2 液压储能制动的发展
    第三节 蓄能器的节能应用及其它液压节能方法
        1.3.1 蓄能器的节能应用
        1.3.2 其它节能液压方法
    第四节 机械设备运行工况与特性分析
    第五节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目的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液压储能制动与辅助驱动机理研究
    第一节 节能、环保与机械系统
    第二节 节能技术在机械系统中的应用情况
    第三节 液压储能制动与辅助驱动系统的设计
        2.3.1 系统的设计准则和方案确定
        2.3.2 液压储能与辅助驱动系统工作过程及工作特点
    第四节 液压储能制动与辅助驱动系统的主要元件及其参数
    第五节 液压储能制动与辅助驱动系统能量的转换分析
        2.5.1 能量转换原理
        2.5.2 能量转换理论计算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液压储能制动与辅助驱动试验研究
    第一节 储能制动与辅助驱动试验系统的设计
        3.1.1 试验系统的原理和组成
        3.1.2 试验系统的硬件组成
        3.1.3 试验测试系统软件实现
    第二节 实验系统抗干扰措施
    第三节 刹车变量泵的动态特性试验与分析
        3.3.1 A7V225SC刹车变量泵结构特点与工作原理
        3.3.2 刹车泵动态特性试验分析
    第四节 液压储能制动的试验与分析
        3.4.1 液压储能制动模拟试验
        3.4.2 储能制动过程中能量的转化
        3.4.3 蓄能器的动态特性
    第五节 辅助驱动系统负载的模拟
        3.5.1 磁粉制动器和激磁电源
        3.5.2 辅助驱动加载部分的标定
    第六节 辅助驱动的试验与分析
        3.6.1 试验曲线分析
        3.6.2 辅助驱动过程中能量的转化
    第七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下运带式输送机液压制动系统
    第一节 下运带式输送机运行工况与制动系统分析
        4.1.1 下运带式输送机的特点
        4.1.2 下运带式输送机的制动系统分析
    第二节 下运带式输送机动力学分析
        4.2.1 带式输送机动态问题研究概况
        4.2.2 影响带式输送机的主要阻力因素的分析
        4.2.3 输送带的弹性和粘弹性参数的比较
        4.2.4 下运带式输送机的动力学方程
    第三节 下运带式输送机液压制动系统研究与应用
        4.3.1 液压制动系统的组成
        4.3.2 制动系统的控制要求
        4.3.3 液压系统的工作状态
        4.3.4 下运带式输送机液压制动系统的应用
    第四节 下运带式输送机液压制动系统模拟试验
    第五节 下运带式输送机液压储能制动与辅助软启动试验
        4.5.1 模拟试验系统组成
        4.5.2 小波分析理论及测试信号的小波分析去噪
        4.5.3 模拟制动及辅助软启动过程中能量的转化
        4.5.4 储能制动与辅助驱动在下运胶带机上的应用研究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今后的研究工作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带式输送机液压能耗制动系统的智能化[J]. 马素平,寇子明.  煤矿机械. 2000(05)
[2]蓄能器卸压自动截止装置原理及应用[J]. 宋锦春,刘立鹏,吴淑琴,刘云亮.  液压与气动. 1997(04)
[3]市区公共汽车制动能回收再利用理论分析[J]. 吴光强,王会义,鞠丽娟,罗邦杰.  中国公路学报. 1996(01)
[4]蓄能器的选型与使用[J]. 陈昌明.  矿山机械. 1994(04)
[5]矿用机车电动机械式弹簧储能制动器[J]. 杜公民.  煤矿机电. 1993(03)
[6]小型电动车用储能制动系统[J]. 刘丽.  国外汽车. 1993(04)
[7]用于井下高速列车的电力机械弹簧蓄能制动器[J]. 王明合.  煤矿设计. 1992(12)
[8]具有能量回收与重新利用功能的二次调节传动系统[J]. 蒋晓夏,刘庆和.  工程机械. 1992(08)
[9]液压蓄能器的节能效果及型式[J]. 张琦.  工程机械. 1991(08)
[10]蓄能器的蓄能性能研究[J]. 范基,吴劲.  液压工业. 1990(02)



本文编号:36846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36846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cd1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