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力学论文 >

一类分段光滑隔振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设计方法

发布时间:2017-12-07 13:29

  本文关键词:一类分段光滑隔振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设计方法


  更多相关文章: 分段光滑 隔振 主共振跳跃 倍周期分岔 多稳态


【摘要】:分段光滑隔振系统是一类具备分段刚度或阻尼的非线性动力学系统,在振动控制领域中具有广泛代表性,诸如限位隔振系统、分级汽车悬挂等.分段光滑的刚度或阻尼特性能够实现隔振系统的特定动力学性能及提升隔振性能,如抑制共振响应、提升共振区隔振性能等,但是亦会给隔振系统的动力学行为带来诸多不利影响.以分段双线性分段光滑隔振系统为理论模型,系统研究了摒除不利于隔振的非线性动力学现象设计方法,包括幅值跳跃、周期运动的倍周期分岔等.首先,利用平均法与奇异性理论给出了主共振频响曲线拓扑特征的完整拼图.研究结果表明,参数空间分为4个区域,其中2个区域存在幅值跳跃,而其产生跳跃原因分别由鞍结分岔与擦边分岔所导致;基于此提出避免主共振跳跃的设计方法.其次,建立了隔振有效区内周期运动的庞加莱映射,通过特征值分析给出了避免倍周期分岔发生的条件,证实增大阻尼可以抑制倍周期分岔的发生.最后通过数值仿真分析了噪声对多稳态运动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在噪声影响下,分段光滑隔振系统的响应会在不同稳态间跃迁,非常不利于隔振.因此,在完成跳跃与倍周期分岔的防治设计后,应采用数值仿真校验系统是否存在多稳态运动.
【作者单位】: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结构力学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272145,11472127,11502107)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5M570443)资助项目
【分类号】:O328
【正文快照】: 2)高雪,讲师,主要研究方向:非线性动力学,振动控制.E-mail:xgao.detec@nuaa.edu.cn引用格式:高雪,陈前,刘先斌.一类分段光滑隔振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设计方法.力学学报,2016,48(1):192-200Gao Xue,Chen Qian,Liu Xianbin.Nonlinear dynamics design for piecewise smooth vibra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孔琛;刘先斌;;受周期和白噪声激励的分段线性系统的吸引域与离出问题研究[J];力学学报;2014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世雄;周明溥;;双层隔振系统的优化设计[J];上海建材学院学报;1990年03期

2 袁惠群;具有分布质量的双层隔振系统隔振特性分析[J];振动与冲击;1996年03期

3 陈大林,徐友钜;隔振支承系统动力学试验与辨识[J];强度与环境;2002年03期

4 刘山,麦汉超,申仲翰;海上导管架平台结构隔振控制方案与减振效果分析[J];强度与环境;2004年03期

5 贺华,冯奇,汪玉;带刚性限位的双层隔振系统的离散模型[J];动力学与控制学报;2004年02期

6 刘丽坤,郑钢铁,黄文虎;整星被动多杆隔振平台研究[J];应用力学学报;2005年03期

7 裘揆;陈乐生;陈大跃;;力隔振试验系统的结构设计和性能分析[J];机械工程学报;2007年02期

8 周伟波;;水泵弹簧隔振方式的探讨[J];科技信息;2007年07期

9 彭献;张施详;;一种准零刚度隔振系统的静力与线性动力特性分析[J];力学季刊;2012年03期

10 黄志伟;何雪松;陈志刚;杜X;;非线性隔振系统振动特性分析[J];动力学与控制学报;201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其柏;余林波;张永波;曹剑;;双层浮筏隔振系统筏体结构与隔振特性的研究[A];湖北省声学学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文集[C];2006年

2 孙宜强;宋汉文;;时滞隔振系统的建模与时滞识别[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3 张安付;盛美萍;;双简谐激励下双层隔振系统振动响应分析[A];第十二届船舶水下噪声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9年

4 陈大林;徐友钜;;隔振支承系统动力学试验与参数识别[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1)[C];2001年

5 贺华;冯奇;;双层隔振系统建模[A];第八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摘要[C];2003年

6 朱宜生;;减少电子设备隔振系统耦合振动的方法[A];中国电子学会可靠性分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选[C];2006年

7 申军烽;杜胜;周徐斌;蒋国伟;;高精度光学有效载荷微振动隔振系统设计与分析[A];机械动力学理论及其应用[C];2011年

8 陈维山;陈再礼;王培江;;自动调平空气弹簧隔振平台的研制[A];中国电子学会生产技术学会机械加工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中)[C];1992年

9 黄志伟;曾革委;何雪松;付爱华;;双层隔振系统主动控制的振动特性研究[A];第十四届船舶水下噪声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3年

10 刘顺强;于维平;罗增宁;宋继萍;林嘉祥;;水泵管道隔振结构振动测试分析[A];2013中国西部声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下)[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雪;一类液固混合介质隔振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与设计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

2 周振华;精密隔振系统的扰动抑制与补偿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3 王勇;基于声子晶体的多层周期性隔振系统理论与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4 丁旭杰;非线性隔振抗冲器的设计与建模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5 黄修长;舱筏隔振系统声学设计及优化、控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6 张树桢;柔性浮筏隔振系统的建模与动力学特性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年

7 李盈利;双层非线性隔振系统的动力学分析及时延混沌化[D];湖南大学;2013年

8 陈定中;舷侧阵声纳安装平台隔振系统振动控制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9 吴文江;正负刚度并联精密主动隔振系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10 朱石坚;舰艇减振降噪系统中的混沌隔振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向敢;浮筏隔振系统的振动特性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

2 杨俊;橡胶弹簧动态特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3 杨明月;分布参数双层隔振系统的主被动控制机理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4 崔由美;车载担架随机振动隔离系统主被动控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5 孙伟;复杂隔振系统主被动控制分析与试验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6 严柏熠;正负刚度并联准零刚度隔振系统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7 彭亮;浮筏隔振系统的结构优化研究[D];中国舰船研究院;2015年

8 宋楚晨;直升机主旋翼半主动DAVI隔振系统设计[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

9 周文;磁悬浮浮筏隔振系统传递特性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10 姚俊辉;变刚度磁悬浮浮筏隔振系统隔振特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2625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lxlw/12625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394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