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力学论文 >

基于材料全程本构关系对延性断裂韧性的数值模拟方法与应用

发布时间:2017-12-07 15:34

  本文关键词:基于材料全程本构关系对延性断裂韧性的数值模拟方法与应用


  更多相关文章: FAT方法 全程本构关系 GTN模型 有限元逆向法 载荷分离法 断裂韧性


【摘要】:利用ANSYS APDL编程语言,采用FAT(Finite-element-analysis Aided Testing)方法获取26NiCrMoV11-5汽轮机转子材料、A508-Ⅲ压力容器钢和304不锈钢材料全程单轴拉伸本构关系曲线。借助ABAQUS软件中GTN(Gurson-Tvergaard-Needleman)损伤模型,采用有限元逆向法对3种材料漏斗试样单轴拉伸试验过程进行数值仿真,标定相应的GTN模型参数,获得了较好的结果。在此基础上将3种材料GTN模型参数用以模拟紧凑拉伸(Compact Tension,CT)试样的准静态裂纹扩展,基于载荷分离法实现了对26NiCrMoV11-5、A508-Ⅲ和304不锈钢3种材料J阻力曲线的良好预测。
【作者单位】: 西南交通大学力学与工程学院应用力学与结构安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472228) 四川省青年科技创新研究团队项目(2013TD0004)
【分类号】:O341
【正文快照】: 延性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一直是学界的热门话题,如何描述材料的内部损伤是分析延性材料破坏的关键。经过多年发展,基于宏观角度的延性材料断裂分析已经较为成熟,学者们开始转向微观层次进行研究。从微观角度看,延性金属材料的损伤主要以微观孔洞的形式出现,包括孔洞形核、长大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尚嘉兰,白以龙,沈乐天,李天佑,蔡小烨;酚醛玻璃钢动态本构关系的实验研究[J];爆炸与冲击;1990年01期

2 周筑宝,卢楚芬,郑学军;耗散型材料的本构关系理论[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1997年02期

3 赵荣国,张淳源;一个考虑损伤的非线性粘弹性本构关系[J];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1年03期

4 郑宏,俞茂宏,顾强;结构钢损伤本构关系的研究[J];计算力学学报;2001年04期

5 石志勇;汤文辉;;Al_2O_3陶瓷的损伤型本构关系研究[J];强度与环境;2007年03期

6 姚迪;蔡力勋;包陈;吉昌兵;;基于试验与有限元耦合技术的延性材料全程单轴本构关系获取方法[J];固体力学学报;2014年03期

7 陶俊林,蒋平,余作生;木材静压大变形本构关系研究[J];力学与实践;2000年05期

8 李媛萍;张卫;欧阳东;;具有分数导数本构关系的粘弹性浅拱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J];振动工程学报;2012年03期

9 陈建康;宋慧;;混凝土材料损伤耦合的非线性粘弹性本构关系[J];应用力学学报;2011年04期

10 熊慧而;弹性拉(压)杆件在大应变下的本构关系[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唐松花;罗迎社;周筑宝;;最小耗能原理在流变固体中的应用[A];中国流变学研究进展(2010)[C];2010年

2 姚迪;蔡力勋;包陈;;延性材料高温全程单轴本构关系曲线获取方法研究[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3 吕剑;何颖波;陈成军;邓宏见;;泰勒杆试验对材料动态本构关系参数的优化确定[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上)[C];2005年

4 高重阳;闫洪霞;;基于细观力学的F.C.C.金属塑性变形本构关系[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于修涛;邓天华;高颖;郭文增;张亦良;;扭转真应力应变关系实验研究[A];北京力学会第15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杨丽红;何蕴增;吴国辉;邹广平;;基于应力广义Jaumann导数的扭转大变形本构关系[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下)[C];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向荣;考虑损伤的混凝土非线性粘弹性本构关系研究[D];湘潭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2628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lxlw/12628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7b2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