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畜禽养殖场沼液的跌水—生态浮床处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4-03-24 09:38
  沼气工程可以实现畜禽养殖废弃物的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同时,产生的沼气可以缓解农村能源的供需矛盾,其在节能减排,保护农村环境以及发展农村经济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沼液的后续处理问题却不能忽视。沼液是畜禽废养殖弃物厌氧发酵后的残留液体,属高浓度有机废水,如果不妥善处理,将会引起水体富营养化、农田污染、土壤质量恶化等环境问题。 作为一项原位修复技术,生态浮床技术有着造价低廉、管理简便等优点;跌水复氧可以充分利用丘陵山地地貌特点,尤其是在有着“山城”之称的重庆,能够直接有效地利用污水重力势能,以减少基建成本,高效低耗。鉴于此,在沼液前处理的基础上,本文将这两种技术引入到沼液的后端处理过程中,使沼液经跌水复氧,进入生态浮床系统进行净化。文章分别研究了沼液跌水复氧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及参数优化和生态浮床的构建及净化效果,并将二者串联运行,对沼液进行处理,为畜禽养殖场沼液的后端处理提供科学依据。 跌水试验表明在跌水高度H=70cm、跌水宽度B=25cm.跌水深度h=20cm的条件下,沼液能取得较好的充氧效果。在一定高度范围内,复氧率先增大后减小,在高度为70cm处达到最大值。在宽度=10cm时沼...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沼液的产生与特点
    1.2 沼液的处理与利用现状
        1.2.1 沼液的资源性利用
        1.2.2 沼液的自然生态处理
        1.2.3 沼液的工艺性处理
        1.2.4 沼液的开发性处理
    1.3 跌水复氧的研究现状
        1.3.1 跌水复氧概述
        1.3.2 跌水复氧的应用现状
    1.4 生态浮床的研究现状
        1.4.1 生态浮床概述
        1.4.2 生态浮床的净化机理
        1.4.3 生态浮床的应用现状
    1.5 本文研究切入点与思路
第2章 引言
    2.1 研究目的及意义
    2.2 研究内容
    2.3 技术路线
第3章 沼液跌水复氧影响因素研究
    3.1 材料和方法
        3.1.1 供试沼液
        3.1.2 试验装置
        3.1.3 试验设计
        3.1.4 测定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跌水高度对沼液复氧的影响
        3.2.2 跌水宽度对沼液复氧的影响
        3.2.3 跌水深度对沼液复氧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传统浮床对沼液的静态净化研究
    4.1 材料和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装置
        4.1.3 试验设计
        4.1.4 测定与计算方法
        4.1.5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植物生长特性分析
        4.2.2 浮床对沼液净化效果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复合浮床对沼液的静态净化研究
    5.1 材料和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验装置
        5.1.3 试验设计
        5.1.4 测定与计算方法
        5.1.5 数据处理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对COD的去除效果
        5.2.2 对TN的去除效果
        5.2.3 对NH4
+-N的去除效果
        5.2.4 对TP的去除效果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复合浮床对沼液动态净化研究
    6.1 材料和方法
        6.1.1 试验材料
        6.1.2 试验设计
        6.1.3 测定与计算方法
        6.1.4 数据处理
    6.2 结果与分析
        6.2.1 对COD的去除效果
        6.2.2 对TN的去除效果
        6.2.3 对NH4
+-N的去除效果
        6.2.4 对TP的去除效果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跌水-生态浮床系统对沼液净化研究
    7.1 材料和方法
        7.1.1 试验材料
        7.1.2 试验设计
        7.1.3 测定与计算方法
        7.1.4 数据处理
    7.2 结果与分析
        7.2.1 对COD的去除效果
        7.2.2 对TN的去除效果
        7.2.3 对NH4
+-N的去除效果
        7.2.4 对TP的去除效果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



本文编号:39372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9372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342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