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AI论文 >

消癌解毒方对CT26荷瘤小鼠抗结肠癌药效及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20 09:32
  目的:观察消癌解毒方对小鼠CT26结肠癌细胞皮下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以插块法接种结肠癌细胞皮下移植瘤成功的CT26荷瘤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Veh)、阳性药物奥沙利铂组(OXA)、和消癌解毒方组(XJD),观察各组小鼠体质量、肿瘤体积、肿瘤质量、计算抑瘤率。采用Western-Blot、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样品中F4/80,TGF-β1,IL-6和IL-1β的表达,并与模型组和奥沙利铂组进行比较,研究消癌解毒方对结肠癌细胞皮下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结果:消癌解毒方能够比较明显地抑制瘤体生长,改善结肠癌小鼠生存质量,该组小鼠肿瘤组织中F4/80,TGF-β1,IL-6和IL-1β表达量均高于模型组(P<0.01,P<0.05)。结论:消癌解毒方能够通过增强肿瘤部位巨噬细胞的活性,增加细胞因子IL-1β,IL-6的表达;同时增加荷瘤小鼠肿瘤部位TGF-β1的表达来达到杀伤和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两种途径提高机体对肿瘤的免疫抑制,来延缓结肠癌的发生发展。 

【文章来源】: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8,36(07)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消癌解毒方对CT26荷瘤小鼠抗结肠癌药效及机制研究


**P<0.01图4各组小鼠相对肿瘤最终体积与Veh组

照片,小鼠,奥沙利铂


2、16、20天与模型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第16~20天消癌解毒方组小鼠肿瘤体积较奥沙利铂组有所增加。见插页Ⅹ图2。3.1.3实验各组小鼠最终肿瘤大小照片奥沙利铂组和消癌解毒方组的小鼠肿瘤体积明显较小,瘤块颜色较浅。见插页Ⅹ图3。3.1.4实验各组小鼠肿瘤最终体积消癌解毒方组和奥沙利铂组最终瘤体积明显下降,且与模型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但消癌解毒方组不及奥沙利铂组下降幅度明显。见图4。与Veh组比较,*P<0.05,**P<0.01图4各组小鼠相对肿瘤最终体积3.1.5实验各组小鼠相对肿瘤体积与模型组相比较消癌解毒方组和奥沙利铂组相对肿瘤体积明显较小,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见表1、图5。表1各组小鼠相对肿瘤体积(n=5,x珋±s)组别剂量/mg·kg-1V0(mm3)Vt(mm3)相对肿瘤体积T/C(%)Veh-207.57±31.692732.36±834.8913.23100.00OXA5206.40±41.13682.86±401.89**4.44**33.56**XJD1.3×104176.65±31.281438.40±237.87**6.97*52.68*注:与Veh组比较,*P<0.05,**P<0.013.1.6实验各组小鼠肿瘤最终瘤质量与抑制率与模型组相比较消癌解毒方组最终瘤质量有明显下降,但不及奥沙利铂组下降幅度明显,且与模型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01)。见图6。与模型组相比较消癌解毒方组总体抑瘤率较高,但不及奥沙利铂组抑瘤效果明显。见表2。3.2消癌解毒方对CT26荷瘤小鼠肿瘤组织中炎性因子的影响3.2.1小鼠瘤组织中

照片,瘤重,小鼠,奥沙利铂


2、16、20天与模型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第16~20天消癌解毒方组小鼠肿瘤体积较奥沙利铂组有所增加。见插页Ⅹ图2。3.1.3实验各组小鼠最终肿瘤大小照片奥沙利铂组和消癌解毒方组的小鼠肿瘤体积明显较小,瘤块颜色较浅。见插页Ⅹ图3。3.1.4实验各组小鼠肿瘤最终体积消癌解毒方组和奥沙利铂组最终瘤体积明显下降,且与模型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但消癌解毒方组不及奥沙利铂组下降幅度明显。见图4。与Veh组比较,*P<0.05,**P<0.01图4各组小鼠相对肿瘤最终体积3.1.5实验各组小鼠相对肿瘤体积与模型组相比较消癌解毒方组和奥沙利铂组相对肿瘤体积明显较小,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见表1、图5。表1各组小鼠相对肿瘤体积(n=5,x珋±s)组别剂量/mg·kg-1V0(mm3)Vt(mm3)相对肿瘤体积T/C(%)Veh-207.57±31.692732.36±834.8913.23100.00OXA5206.40±41.13682.86±401.89**4.44**33.56**XJD1.3×104176.65±31.281438.40±237.87**6.97*52.68*注:与Veh组比较,*P<0.05,**P<0.013.1.6实验各组小鼠肿瘤最终瘤质量与抑制率与模型组相比较消癌解毒方组最终瘤质量有明显下降,但不及奥沙利铂组下降幅度明显,且与模型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01)。见图6。与模型组相比较消癌解毒方组总体抑瘤率较高,但不及奥沙利铂组抑瘤效果明显。见表2。3.2消癌解毒方对CT26荷瘤小鼠肿瘤组织中炎性因子的影响3.2.1小鼠瘤组织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美洲大蠊多肽提取物对荷瘤小鼠肿瘤生长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 张丹,孙玉红,李茂,孙琴,刘明华.  中国新药杂志. 2015(06)
[2]消癌解毒方对W256荷瘤大鼠抑瘤及生存期的影响[J]. 杨静,陈海彬,周红光,吴勉华.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01)
[3]四逆散对HepG2移植性肝癌裸鼠Sirt1和p53表达的影响[J]. 王玮,伊莉雅,高健美.  中药药理与临床. 2014(03)
[4]莪黄汤保留灌肠联合化疗对结、直肠癌组织VEGF表达的影响[J]. 侯俊明,贾勇,杨得振,任占良,魏辉,田博,董明.  新中医. 2013(06)
[5]“癌毒”学说内涵探讨及“消癌解毒方”抗癌生物学机制研究[J]. 李栋,程海波,周红光,王明艳,吴勉华.  辽宁中医杂志. 2011(12)
[6]消癌解毒方含药血清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的抑制作用[J]. 李黎,王明艳,陈海彬,程海波,吴勉华.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2011(06)
[7]消癌解毒方抑制肝癌H22移植瘤的生长及其机制[J]. 陈海彬,沈波,李黎,程海波,周红光,王明艳,吴勉华.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2011(01)
[8]复方斑蝥胶囊联合化学治疗对转移性结直肠癌的疗效观察[J]. 赵文英,程宜福.  中华消化杂志. 2010 (07)
[9]消癌解毒方配合化疗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临床疗效观察[J]. 周红光,陈海彬,吴勉华,王瑞平,王鹂,卢伟,张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0(07)
[10]结直肠癌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J]. 徐瑞华,骆卉妍.  中国药房. 2010(14)

博士论文
[1]白花蛇舌草抗肿瘤有效部位黄酮和多糖的纯化及其脂质体复合物的研究[D]. 杨培民.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白花蛇舌草粗多糖的抗肿瘤作用研究[D]. 孟繁钦.吉林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5070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rengongzhinen/35070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3f2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