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施工技术论文 >

苏南水网乡村景观基础设施韧性规划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2-11-08 20:08
  我国正在经历城乡一体化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基础设施建设越来越受到国家、政府、社会民众等各方的重视,然而目前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地区的投资建设仍以传统的灰色基础设施为主,缺乏与自然环境的联系,缺乏对气候、对环境的动态适应能力,以单一功能为目标进行的机械化基础设施建设模式导致空间资源的浪费和运行效率的低下。虽然近年来国内提出绿色基础设施的建设来响应生态建设,沟通生态空间,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灰色基础设施建设对生态网络系统的破坏,但是,目前两者的建设是分裂的,灰色基础设施还是主要分布在集中的建设区域,而绿色基础设施多在城市、乡村外围的生态空间内。那么如何将人工功能服务设施建设和乡村绿色生态空间保护相融合,满足苏南乡村生态、社会、经济、文化等多维空间发展的功能服务需求,并且突破传统的规划方式以满足不断变化的乡村气候和环境?在这个问题上景观基础设施的运行效率与适应能力远高于两者的简单相加。景观基础设施是将景观作为框架,容纳灰色基础设施与绿色基础设施协同发展,协同做功,是一种系统连续性、多维发展、具有韧性和可塑性的并能够行使复合性多功能的综合性载体。苏南乡村地区由于其生态复杂性与网络连续性特征,更加符合... 

【文章页数】:9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快速城镇化增加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压力
        1.1.2 气候、环境变化给基础设施发展带来了挑战
        1.1.3 国家政策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带来了发展契机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景观基础设施构建的相关研究
        1.3.2 有关韧性规划的相关研究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框架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
    2.1 景观基础设施的相关基础理论
        2.1.1 基本概念及研究发展
        2.1.2 相关概念辨析
        2.1.3 景观基础设施框架构建
    2.2 韧性规划相关基础理论
        2.2.1 韧性与相关概念辨析
        2.2.2 韧性规划的内涵、特征与优势
    2.3 景观基础设施韧性规划原则
        2.3.1 冗余性原则
        2.3.2 多维联系原则
        2.3.3 复合性原则
        2.3.4 动态适应原则
    2.4 景观基础设施韧性特征分析
        2.4.1 系统网络层次性——抗干扰能力
        2.4.2 设施功能复合性——吸收能力
        2.4.3 环境动态适应性——恢复能力
第三章 苏南水网乡村基础设施现状分析及重新定位
    3.1 苏南水网乡村规划背景与特征分析
    3.2 苏南乡村基础设施发展困境分析
        3.2.1 工程性基础设施建破坏乡村肌理
        3.2.2 单一功能目标的基础设施利用形式
        3.2.3 机械化建设模式丧失变化适应能力
        3.2.4 规划管理机制缺乏过程动态管控
    3.3 重新定位——乡村景观基础设施构建提出
    3.4 乡村景观基础设施概念界定及主要分类研究
        3.4.1 乡村交通景观基础设施
        3.4.2 乡村水利景观基础设施
        3.4.3 乡村农业景观基础设施
        3.4.4 乡村康乐游憩景观基础设施
    3.5 苏南乡村景观基础设施与韧性规划结合的积极意义
第四章 苏南水网乡村景观基础设施韧性规划
    4.1 苏南乡村景观基础设施韧性规划的核心内涵
        4.1.1 动态适应性规划方法
        4.1.2 强调设施网络连通性
        4.1.3 注重系统功能复合性
        4.1.4 增加地域环境适应力
    4.2 苏南乡村景观基础设施韧性规划流程
        4.2.1 风险识别
        4.2.2 状态评估
        4.2.3 规划响应与策略制定
        4.2.4 结果评价及改善
    4.3 苏南乡村景观基础设施韧性规划策略制定
        4.3.1 协调乡村多维空间,构建抗干扰景观基础设施框架
        4.3.2 提升资源使用效益,叠加景观基础设施复合功能
        4.3.3 构建韧性技术体系,增加景观基础设施动态适应性
    4.4 苏南乡村交通景观基础设施韧性规划
        4.4.1 水路交通系统的冗余性建设
        4.4.2 乡村街巷系统的适应性改造
        4.4.3 废弃附属空间的景观再生
        4.4.4 案例应用——以苏州金庭镇东村为例
    4.5 苏南乡村水利景观基础设施韧性规划
        4.5.1 水网河道基础设施的景观再生
        4.5.2 景观与韧性防洪基础设施的结合
        4.5.3 乡村雨水管理设施的适应性构建
        4.5.4 案例应用——以苏州西山甪里为例
    4.6 苏南乡村农业景观基础设施韧性规划
        4.6.1 规划功能复合性的生产设施模块
        4.6.2 构建稳定抗干扰的农业设施网络
        4.6.3 增强农业生产设施系统生态循环
        4.6.4 案例应用——以苏州西山甪里为例
    4.7 苏南康乐游憩景观基础设施韧性规划
        4.7.1 健康疗养设施的抗干扰性构建
        4.7.2 休闲游憩设施系统的冗余化建设
        4.7.3 案例应用——以苏州西山乌顶峰景区内部乡村为例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研究结论
    5.2 研究的创新点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致谢
作者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弹性城市及其规划框架初探[J]. 吴旭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7(36)
[2]韧性城市的基本理念、作用机制及规划愿景[J]. 陈利,朱喜钢,孙洁.  现代城市研究. 2017(09)
[3]城市适应气候变化与法定城乡规划管理体制:内容、技术、决策流程[J]. 叶祖达.  现代城市研究. 2017(09)
[4]城市规划中实现韧性构建:日本强韧化规划对中国的启示[J]. 邵亦文,徐江.  城市与减灾. 2017(04)
[5]“刚性·弹性·韧性”——深圳市创新型产业的空间规划演进与思考[J]. 张惠璇,刘青,李贵才.  国际城市规划. 2017(03)
[6]城市基础设施韧性的定量评估方法研究综述[J]. 李亚,翟国方,顾福妹.  城市发展研究. 2016(06)
[7]城市水利景观基础设施的研究与设计——以某公园为例[J]. 张烨,赵齐,段育慧.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16(06)
[8]弹性理念下的水网乡村景观更新规划[J]. 丁金华,胡中慧,纪越.  规划师. 2016(06)
[9]弹性城市理论演化述评:概念、脉络与趋势[J]. 欧阳虹彬,叶强.  城市规划. 2016(03)
[10]韧性城市规划理论与方法及其在我国的应用——以合肥市市政设施韧性提升规划为例[J]. 吴浩田,翟国方.  上海城市规划. 2016(01)

博士论文
[1]弹性城市视角下的风暴潮适应性景观基础设施研究[D]. 冯璐.北京林业大学 2015
[2]现代城市景观基础设施的设计思想和实践研究[D]. 李倞.北京林业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现代城市农业景观基础设施规划与设计研究[D]. 隋菲菲.山东农业大学 2016
[2]城市交通景观基础设施的研究与实践[D]. 张哲慧.南京林业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7044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37044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8f4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