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施工技术论文 >

基于网络开放数据的城市空间结构研究 ————以天津市为例

发布时间:2023-03-25 03:42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大都市的经济和社会体制正在经历着转型和变革,在高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下的中国城市空间格局急剧演变和重构。而随着网络化、信息化的不断影响,新方法与新技术不断被应用于城市规划研究中,特别是网络开放数据由于其低成本、即时、高效等优势,在大规模城市空间结构研究方面存在较大的应用前景。网络开放数据作为社会上使用最为普遍的开放数据类型,可以为转型期的城市空间研究和城市规划编制提供一种新的思路,但目前学术界基于网络开放数据的城市空间关系与空间结构的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从网络开放数据入手,尝试构建适用于城市功能区分布格局的研究体系,探讨网络开放数据的获取方法和应用框架。本文首先归纳了网络开放数据与城市空间结构的概念与定义,阐述了从传统数据分析方法向网络开放数据方法转化的重要意义。其后,梳理了网络开放数据在城市规划方面的研究成果,以及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以天津市为研究对象,搭建基于网络开放数据的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技术框架,首先对大众点评网数据进行空间自相关检验,再采用核密度分析法对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分别选取三座城市市域(青岛市、大连市与天津市进行对比分析...

【文章页数】:1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概念界定
        1.2.1 网络开放数据
        1.2.2 城市空间结构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网络开放数据在城市研究中的应用
        1.3.2 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现状
        1.3.3 研究现状评述
    1.4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论文框架
        1.4.3 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框架的初步搭建
    2.1 研究对象概况
    2.2 对应不同阶段的技术手段
        2.2.1 数据挖掘
        2.2.2 网络开放数据的结构特征
        2.2.3 数据清洗
        2.2.4 数据的空间自相关性检验
        2.2.5 数据自分类
    2.3 研究框架的搭建
第三章 基于网络开放数据的城市空间结构宏观层面分析
    3.1 点评数据分布空间自相关性分析
        3.1.1 空间自相关检验方法
        3.1.2 空间自相关检验结果
    3.2 基于网络开放数据的天津市城市空间结构宏观层面分析
        3.2.1 天津市宏观层面的研究对象概况与规划
        3.2.2 以自分类类别布点为例探讨对天津市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3.2.3 以所有类别布点为例探讨对天津市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3.3 基于网络开放数据的青岛市城市空间结构宏观层面分析
        3.3.1 青岛市宏观层面的研究对象概况与规划
        3.3.2 以自分类类别布点为例探讨对青岛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3.3.3 以所有类别布点为例探讨对青岛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3.4 基于网络开放数据的大连市城市空间结构宏观层面分析
        3.4.1 大连市宏观层面的研究对象概况与规划
        3.4.2 以自分类类别为例探讨对大连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3.4.3 以所有类别为例探讨对大连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3.5 三座城市的城市空间结构对比
        3.5.1 三城市空间结构发展的相同点
        3.5.2 三城市空间形态发展的不同点
        3.5.3 各类别数据要素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第四章 基于网络开放数据的城市空间结构中观层面分析
    4.1 中观层面研究对象概况与规划
        4.1.1 中观层面研究对象概况
        4.1.2 规划中观层面的城市空间结构
    4.2 基于网络开放数据的天津中心城区城市空间结构分析
        4.2.1 以自分类类别为例探讨对天津中心城区空间结构的影响
        4.2.2 以所有类别为例探讨对天津中心城区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4.3 中观层面分析结论
        4.3.1 现状城市空间结构与规划有差异
        4.3.2 现状商业中心等级与规划有差异
        4.3.3 各类别要素对空间结构的影响
第五章 基于网络开放数据的城市空间结构微观层面分析
    5.1 微观研究对象概况
    5.2 基于网络开放数据的滨江道商业街区研究
        5.2.1 用地性质
        5.2.2 交通组织
        5.2.3 业态构成
        5.2.4 开放空间
    5.3 基于网络开放数据的鼓楼商业街区研究
        5.3.1 所有业态的属性分析
        5.3.2 各业态的空间特征分析
    5.4 基于空间句法的两商业街区叠加研究
        5.4.1 空间句法对街区可达性分析
        5.4.2 空间句法与网络开放数据的叠加分析
    5.5 微观层面分析结论
        5.5.1 两商业街区空间形态分布不同
        5.5.2 两商业街区功能混合程度不同
        5.5.3 两商业街区人流量差异大
    5.6 商业街区发展策略
        5.6.1 发挥各自特点优势,创造丰富空间形态特征
        5.6.2 增加功能混合程度,激发街区活力吸引人流
        5.6.3 针对街区消费时间,规划设施提高服务质量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不足与探讨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大众点评数据选例
附录B 三城市内大众点评数据分布图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本文编号:37704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37704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025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