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施工技术论文 >

基于空间句法的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公共空间活力研究 ————以徐州轨道交通1号线为例

发布时间:2023-04-01 23:07
  随着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各种各样的城市问题集中爆发。大量的人口涌入城市,造成土地资源紧缺,人地关系日益紧张:城市交通拥堵、运行低效、空间蔓延及环境恶化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轨道交通作为新型的城市交通模式,具有容量大、能耗低、准时达等优点,不仅可以解决城市交通拥堵,还能拉动城市经济增长、提升轨道交通站点周边的土地价值。因而,轨道交通被认为是解决城市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大中城市掀起了轨道建设的高峰。轨道交通工程从选址建设到通车运营周期较长,其建设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轨道交通站点作为轨道交通网路中关键的节点,建成后必将对周边片区产生辐射作用,显著提升城市区域活力。目前针对轨道交通站点对其区域活力的提升的研究,大多是根据城市已运营多年的站点并针对其周边空间活力进行评价研究。但实际上还仍有较多的城市尚处在轨道交通的规划与建设中,如何将轨道交通站点建成后对其周边公共空间活力的影响变化进行评价预估,以期指导进一步的城市规划调控,这是对轨道交通在城市空间中发挥积极功能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轨道交通站点周边500m范围内的公共空间系统为研究对象,从行为主体人的需求角度,提出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公共空间应...

【文章页数】:12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2 概念界定和相关研究述评
    2.1 概念界定
    2.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3 研究现状评述
    2.4 本章小结
3 基于空间句法的公共空间活力评价方法
    3.1 空间句法理论研究
    3.2 基于空间句法的活力特征指标研究
    3.3 基于人群需求的活力特征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徐州市轨道交通发展概况
    4.1 徐州市区概述
    4.2 徐州轨道交通概述
    4.3 徐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站点分类
    4.4 本章小结
5 徐州轨道交通1号线站点周边公共空间活力研究
    5.1 现状站点周边公共空间活力评价研究
    5.2 建成后站点周边公共空间活力影响研究
    5.3 现状与建成后站点周边公共空间活力对比研究
    5.4 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公共空间活力提升策略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成果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本文编号:37780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37780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248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