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施工技术论文 >

建筑环境中植物景观空间氛围营造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28 21:36
  自古以来植物景观在建筑环境中都有着重要地位。然而植物景观设计与建筑规划设计相比,理论和实践上的发展都相对滞后,使得植物景观呈现出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1)植物景观常沦为完善工程的最后产物。(2)植物景观偏离了空间营造目的的主导方向,沦为建筑环境的表层修饰物。然而,植物景观有其在建筑环境中存在的更深层的意义。植物景观不仅从环境修饰的层面,还从空间建构、体验感知、以及文脉线索的层面影响着建筑环境,它不仅是建筑环境的点缀,它更是建筑空间氛围的构建要素。本文从氛围营造角度出发对植物景观空间进行研究,期望植物景观能从空间建构、体验感知、文脉线索的层面影响建筑环境,实现其存在的更深层次的意义;并由此为植物景观设计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同时也为建筑空间氛围的营造提出一种新的角度,促进植物景观设计与建筑设计实践的有机融合。本文首先对空间氛围的营造和植物景观空间的存在形态进行了基础性探究,将空间氛围的构建分为四个层面:空间本体的塑造,感官知觉的触发,建筑文脉的延伸,“半物”因素的影响;并对植物景观空间的构成及影响因素做了具体分析。其次,在以上研究基础上,本文对植物景观在建筑环境中的氛围营造作用进...

【文章页数】:9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植物景观在建筑环境中的重要地位
        1.1.2 植物景观设计发展的相对滞后
        1.1.3 氛围营造在建筑空间塑造中的重要性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基本概念界定
        1.4.1 建筑环境
        1.4.2 植物景观空间
        1.4.3 氛围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1.5.1 研究内容和论文框架
        1.5.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空间氛围营造的基础性探究
    2.1 空间氛围的概念
        2.1.1 现象学中的“氛围”
        2.1.2 卒姆托的“建筑氛围”
        2.1.3 本文的“空间氛围”
    2.2 空间氛围的构建
        2.2.1 氛围之源—空间本体的塑造
        2.2.2 氛围之桥—感官知觉的触发
        2.2.3 氛围之物—“半物元素”的影响
        2.2.4 氛围之境—建筑文脉的延伸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植物景观空间的存在形态研究
    3.1 植物景观空间的构成
        3.1.1 地平面
        3.1.2 垂直面
        3.1.3 顶平面
        3.1.4 其他要素
    3.2 植物景观空间的类型
        3.2.1 开敞空间
        3.2.2 半开敞空间
        3.2.3 覆盖空间
        3.2.4 竖向空间
        3.2.5 完全封闭空间
    3.3 种植形式对植物景观空间的影响
        3.3.1 点对空间形成“场”的控制
        3.3.2 线对空间产生隐性的引导
        3.3.3 面对空间进行明确的划分
    3.4 植物属性对植物景观空间的影响
        3.4.1 体量
        3.4.2 形态
        3.4.3 色彩
        3.4.4 质感
        3.4.5 季相
    3.5 植物生长变化对植物景观空间的影响
        3.5.1 空间围合感的变化
        3.5.2 空间尺度上的变化
        3.5.3 空间形态上的变化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植物景观在建筑环境中的氛围营造作用研究
    4.1 植物景观在建筑环境中的空间建构作用
        4.1.1 植物景观对建筑空间结构的完善作用
        4.1.2 植物景观对建筑空间层次的创造作用
    4.2 植物景观在建筑环境中材质表达作用
        4.2.1 植物景观丰富质感在建筑中的表达
        4.2.2 植物景观丰富色彩在建筑中的表达
        4.2.3 植物景观丰富“半物”在建筑中的表达
    4.3 植物景观在建筑环境中的文脉线索作用
        4.3.1 植物景观对建筑故事性的创造作用
        4.3.2 植物景观对建筑历史记忆的承载作用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建筑环境中植物景观空间氛围营造策略
    5.1 植物景观空间总体布局策略
        5.1.1 基于建筑整体环境和人群需求划分空间类型
        5.1.2 基于空间情境组织空间序列
    5.2 植物景观空间单体营造策略
        5.2.1 尺度与比例
        5.2.2 引导与暗示
        5.2.3 对比与强调
        5.2.4 渗透与层次
    5.3 植物景观材料的选择策略
        5.3.1 以质感为依据的材料选择策略
        5.3.2 以色彩为依据的材料选择策略
        5.3.3 以形态为依据的材料选择策略
    5.4 与其它景观元素的结合策略
        5.4.1 与地形的结合策略
        5.4.2 与水体的结合策略
        5.4.3 与道路的结合策略
        5.4.4 与“半物”(风、光、影等)的结合策略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拙政园植物景观空间氛围营造分析研究
    6.1 拙政园概况及历史沿革
        6.1.1 拙政园概况
        6.1.2 历史沿革
    6.2 拙政园总体布局
        6.2.1 前宅后园(城—宅—园)
        6.2.2 东西渗透(东—中—西)
        6.2.3 南北延伸(住宅院落—园林院落)
    6.3 主要植物景观空间分析
        6.3.1 远香堂景区植物景观空间分析
        6.3.2 枇杷园景区植物景观空间分析
        6.3.3 见山楼景区植物景观空间分析
        6.3.4 小飞虹景区植物景观空间分析
        6.3.5 一池三山景区植物景观空间分析
    6.4 氛围营造手法分析
        6.4.1 充分利用植物的空间构成作用
        6.4.2 充分利用植物丰富的自然属性
        6.4.3 充分利用“半物”元素
        6.4.4 充分利用地形和水体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38045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38045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ac1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