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搜索引擎论文 >

网络环境下商标的侵权法保护

发布时间:2017-04-28 10:08

  本文关键词:网络环境下商标的侵权法保护,,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网络商标侵权是指以网络或网络有关的技术工具为手段或媒介来实施的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它具有不同于传统商标侵权的新特点如:侵权形式多样化、隐蔽性更强、案件的取证相对困难等。网络商标侵权行为的表现形式多样,比较常见的有域名与商标权间的冲突、搜索引擎与商标侵权、网络链接与品牌商标侵权问题。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与之相适应的电子商务作为一种全新便捷的贸易形式在现代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给网络经营者带来商机的同时还伴随着愈演愈烈的网络商标侵权现象。网络上商标侵权的手段变化多样,竞争者出于追求商业价值和竞争力的目的,侵害他人已注册的商标权利,牟取非法利益,对商标注册人的商标和企业的商业声誉造成极大损害。由于互联网的无国界性加之我国知识产权保护起步较晚,人们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较弱的现实情况,导致网络环境下商标权保护的难度增大,因此对网络环境下商标侵权的认定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网络商标侵权人主观上大多为故意,故商标侵权的归责原则为过错责任原则,在此基础上网络商标侵权行为认定要件为:违法行为、损害事实、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具有因果关系以及行为人的主观过错。这四个要件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网络服务提供者的侵权责任认定应以《侵权责任法》第36条为根据,它规定了网络服务提供者应承担的责任,同时也对承担责任的界限做出了限定,不构成网络商标侵权行为的情形是合理使用,这其中既包括商业性使用也包括非商业性使用。网络环境下商标侵权责任承担借鉴美国等国家和国际组织对于侵权责任承担的规定,在我国对于网络侵权责任如何承担上,主要应根据《侵权责任法》、《商标法》、《商标法实施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承担停止侵害、赔礼道歉、消除影响、赔偿损失等侵权责任。
【关键词】:网络环境 商标 侵权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3.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引言8-9
  • 一、网络环境下商标侵权概述9-18
  • (一)网络环境下商标侵权的概念和特点9-10
  • (二)网络环境下商标侵权的表现形式10-16
  • (三)网络环境下商标侵权保护的意义16-18
  • 二、网络环境下商标侵权行为的认定18-27
  • (一)网络环境下商标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18
  • (二)网络环境下商标侵权行为认定要件分析18-22
  • (三)商标侵权行为的例外情形——合理使用22-27
  • 三、网络环境下商标侵权的侵权责任的承担27-31
  • (一)世界主要国家和国际组织关于网络商标侵权责任的承担27-29
  • (二)我国对网络环境下商标侵权责任的承担29-31
  • 结论31-32
  • 参考文献32-34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34-35
  • 致谢3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传柏,李曙明;北方十省市商标办案协作会在郑召开[J];中华商标;2000年01期

2 李琛 ,孙维国;商标固有的显著性对其扩大保护的影响——关于两“醒目”商标异议案裁定结果不同的一种解释[J];知识产权;2003年05期

3 左旭初;我国第一部商标法规诞生始末[J];中华商标;2004年04期

4 王翔;赵泓任;;从商标功能的演变看商标保护理论的发展[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6年07期

5 安青虎;;品牌与商标[J];知识产权;2006年04期

6 邱平荣;张晓云;;新农村建设中农产品商标保障策略探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7 谷昕;;浅议中药商标保护问题及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1年22期

8 周新艳;;试看中国企业海外商标保护需求[J];电子知识产权;2011年11期

9 唐永春;国际商标保护简述[J];国际贸易问题;1986年02期

10 谢元元;著名商标保护的研究[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199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凯;;药品商标保护的最新进展[A];中国药学会医药知识产权研究专业委员会2013年学术年会会议资料[C];2013年

2 瞿东亮;;如何运用商标保护战略防范商标侵权的风险和提高维权的力度[A];2009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年会暨中国律师知识产权高层论坛论文集(下)[C];2009年

3 孔德丽;;关于闲置商标的几点看法[A];哈尔滨市工商行政管理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会刊暨2001年度获奖优秀理论文章调研成果汇编[C];2003年

4 蔡叶菁;;商标共存问题研究——原理、比较与建构[A];探索社会主义司法规律与完善民商事法律制度研究——全国法院第23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下)[C];2011年

5 刘佳婕;;论在先使用商标的保护[A];2013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暨第四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汇编第四部分[C];2013年

6 路洋;;试论商标的显著性特征[A];当代法学论坛(2008年第1辑)[C];2008年

7 刘远山;夏余杨;;论我国商标侵权及其民事和行政法律制裁[A];当代法学论坛(2007年第1辑)[C];2007年

8 姜斐斐;;论商标的淡化及其法律规制[A];2009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年会暨中国律师知识产权高层论坛论文集(上)[C];2009年

9 赵立春;;巧选商品项目,合理保护商标[A];2014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第五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第二部分)[C];2014年

10 李静冰;;缺乏内在显著性的著名商标是否受反淡化法的保护——2002年国际商标协会第124届年会模拟法庭辩论综述[A];入世后知识产权法律服务实务研讨会暨全国律协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2002年年会论文汇编[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红霞;论商标价值的构成[N];中国工商报;2002年

2 于梦;中部六省商标保护协作网将建[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7年

3 记者 王英;我市新增知名商标57件[N];苏州日报;2009年

4 李南玲 李 萍;“商标短视病”缠身中国企业[N];中国企业报;2005年

5 记者 姜龙;我市去年查办商标案件109起[N];大庆日报;2010年

6 记者 甘晓妹 通讯员 苗青;17个商标和企业将被重点保护[N];徐州日报;2010年

7 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周新艳;中国企业海外商标保护需求特点[N];国际商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李春 实习生 许梦迪;构筑起企业商标保护“防火墙”[N];中国工商报;2012年

9 陈希荣 牟文秋;包装图案及商标的定位与设计[N];中国包装报;2005年

10 陈奇伟 刘晓军;商标与知识经济时代[N];中国工商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小武;商标反淡化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2 叶强;我国商标侵权治理的制度因素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3 黄晖;商标权利范围的比较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4 徐聪颖;论商标的符号表彰功能[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5 魏森;论商标的淡化[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6 金YТ

本文编号:3326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ousuoyinqinglunwen/3326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137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