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搜索引擎论文 >

人类巨细胞病毒感染的血清蛋白质生物标志物筛选与分析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9 11:18

  本文关键词:人类巨细胞病毒感染的血清蛋白质生物标志物筛选与分析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人类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是人类疱疹病毒组中最大的一种病毒,人类是HCMV的唯一宿主,HCMV感染者多数为无症状的隐性感染者,而且一旦感染即成为长期的病毒携带者,在免疫力低下(如器官移植后,艾滋病等)时,病毒可再活化而导致严重感染。HCMV感染已经遍布全球,感染率非常高,不同种族和不同地区的感染率都不同,其中社会与经济状况较发达的地区,成年人的感染率相对较低。要想从人体内彻底清除人类巨细胞病毒是十分困难的,并且目前来说,其对于此类感染的治疗具有一定的难度且其费用又十分昂贵,因此建立HCMV感染的特异性早期实验室的诊断是预防和治疗此病的基础与关键,而HCMV感染的致病机理与蛋白质密切相关。本研究应用i TRAQ多重标记技术对人类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者的血清蛋白进行鉴定和定量分析,获得HCMV感染者与正常人的蛋白质组差异表达图谱并鉴定HCMV的标志性蛋白,为研究HCMV感染的致病机理进而在未来研究中快速准确地进行HCMV感染早期诊断、监测、治疗成效评价等,也为将来研发快速特异的血清学诊断试剂提供科学的实验依据。方法:收集HCMV感染者血清10例与正常对照组血清10例,提取蛋白质后去除高丰度蛋白,通过胰蛋白酶对所得蛋白质进行消化后得到肽段。应用基于i TRAQ-8标稳定同位素标记相对定量蛋白质组分析对HCMV感染者与正常人的血清总蛋白进行标记,将标记的肽段混合后利用液相色谱分离和质谱分析,使用二级质谱图谱以及数据库检索鉴定蛋白质并且比较蛋白的表达差异。通过NCBI搜索引擎,以实验得出的差异蛋白为关键词进行搜索相关文献,再通过查阅所搜索到得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找出与HCMV感染具有较高的相关性的差异表达蛋白。结果:将正常人的血清蛋白与HCMV感染者的血清蛋白进行蛋白质组学分析,进行蛋白鉴定、比较和相对定量分析,总共鉴定出362种蛋白质,通过将HCMV感染组与正常组进行对比,一共有49种蛋白的表达差异超过两倍,其中上调的有19种,下调的有30种。通过NCBI搜索引擎,以实验得出的差异蛋白为关键词进行搜索相关文献,再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并进行分析得出,脂联素(Adiponectin,ADPN)、α-1抗胰蛋白酶(Alpha-1-antitrypsin,α1-AT)、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 E)、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结合珠蛋白(Haptoglobin,HP)和血清淀粉样蛋白A1(Serum amyloid A-1 protein,SAA1)这六种差异蛋白与HCMV感染具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通过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可有效地鉴定和相对定量人类血清蛋白从而获得HCMV感染者与正常人的血清蛋白质组差异表达图谱,分析研究差异表达的蛋白,得出C-反应蛋白、血清淀粉样蛋白A1、脂联素和载脂蛋白此四种蛋白质与HCMV感染以及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具有联系;而α-1抗胰蛋白酶、结合珠蛋白与HCMV感染以及相关肿瘤的发生存在联系,并初步鉴定此六种蛋白质为HCMV感染的标志性蛋白,为研究HCMV感染的致病机理提供科学的实验依据。
【关键词】:人类巨细胞病毒 蛋白质组学 iTRAQ 标志性蛋白
【学位授予单位】:深圳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51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研究背景10-26
  • 1.人类巨细胞病毒简述10-12
  • 1.1 人类巨细胞病毒的结构和形态11
  • 1.2 人类巨细胞病毒的致病机制11-12
  • 1.3 HCMV感染的临床表现12
  • 2 .HCMV感染的常用检测方法及其研究现状12-14
  • 3 .国内外关于HCMV感染的蛋白组学及其研究进展14-15
  • 4.蛋白质组学技术15-19
  • 4.1 蛋白质组学技术的简介15-17
  • 4.2 血清蛋白质组学技术与HCMV感染17-18
  • 4.3 i TRAQ技术在蛋白质组学中的应用18-19
  • 5. i TRAQ技术19-24
  • 5.1 i TRAQ技术简介19-21
  • 5.2 i TRAQ技术原理21-23
  • 5.3 i TRAQ技术的优点23-24
  • 5.4 i TRAQ标记技术展望24
  • 6.本实验研究目的和意义24-26
  • 第二章:材料与方法26-38
  • 1. 实验材料26-29
  • 1.1 实验试剂26-28
  • 1.2 实验仪器28-29
  • 1.3 实验主要试剂的配制29
  • 2. 实验方法29-38
  • 2.1 样品收集29
  • 2.2 去高丰度蛋白29-30
  • 2.3 SDS-PAGE30-32
  • 2.4 i TRAQ实验32-38
  • 第三章:实验结果38-52
  • 1.超微量分光光度计的蛋白质定量结果38-39
  • 2.SDS-PAGE检测去高丰度结果39
  • 3.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结果39-48
  • 4.HCMV感染组与正常人组的蛋白质组差异表达图谱48-52
  • 第四章:讨论52-58
  • 第五章:结论58-59
  • 参考文献59-69
  • 附录69-84
  • 致谢84-86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86-9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大澄,肖雪媛;差异蛋白质组学及其应用[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2 赵秀荣;米术斌;段一娜;;巨细胞病毒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J];承德医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3 齐素文;戴勇;欧阳昕;彭武建;蔡安季;涂植光;;轻微肝性脑病患者血清中代谢物组的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1年23期

4 谢妮;蔡茵莎;吴瑾滨;刘建军;;HCMV感染小鼠脑组织的蛋白质组学研究[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5 谢妮;韩艳萍;吴瑾滨;袁建辉;;HCMV-IE1基因siRNA真核载体的构建及其效率研究[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0年09期

6 齐素文;睢维国;涂植光;戴勇;;IgA肾病患者CpG岛组蛋白H3赖氨酸4三甲基化水平的研究[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1年09期

7 周玉峰;HCMV免疫逃避分子机制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病毒学分册;2004年02期

8 张艳红;基因芯片技术在临床微生物学中的应用[J];河北医药;2005年05期

9 张雪梅,刘秉文;载脂蛋白E研究进展[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1年02期

10 陈学军;C反应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2年04期


  本文关键词:人类巨细胞病毒感染的血清蛋白质生物标志物筛选与分析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47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ousuoyinqinglunwen/3347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b09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