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搜索引擎论文 >

言语工作记忆内容在不同负载条件下的注意捕获 ——跨通道的比较

发布时间:2023-02-06 09:51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它是个体选择性地加工某些相关刺激而忽视其他刺激的心理倾向。已有研究发现,视场中知觉负载的高低是影响注意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且与视觉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WM)内容相匹配的刺激能优先自动地捕获视觉注意,但同样作为WM系统子部分的言语WM,对视觉注意捕获影响的研究却相对较少且饱受争议。本研究采用WM与视觉搜索相结合的双任务范式,结合眼动追踪技术,分别从视觉和听觉通道呈现言语WM内容,在知觉负载和WM负载理论的基础上,系统探讨了与言语WM内容相匹配的刺激在不同知觉负载和不同言语WM负载条件下的注意捕获效应,并对视、听两个呈现通道所产生的影响进行比较,考察基于言语WM内容的注意捕获效应是否存在通道优势。本研究共包括两个部分7个实验研究。研究一旨在探讨在不同知觉负载和不同记忆负载条件下,以视觉通道呈现言语WM内容对注意捕获的影响,实验1通过呈现1项言语WM内容对该问题进行了初步验证,实验2、3分别通过增加WM负载探讨了注意捕获效应的变化,并考察了注意捕获过程中知觉负载对视觉搜索影响的动态变化。研究二在研究一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以听觉通道呈...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文献综述
    2.1 注意捕获的概述
        2.1.1 注意捕获的定义
        2.1.2 注意捕获的影响因素
    2.2 WM影响注意捕获的研究概述
        2.2.1 视觉WM对注意捕获影响的相关研究
        2.2.2 言语WM对视觉注意捕获影响的概述
    2.3 负载的相关理论及研究概述
        2.3.1 知觉负载的相关理论及研究概述
        2.3.2 WM负载的相关理论及研究概述
3 问题提出
    3.1 已有研究的不足
    3.2 研究目的
    3.3 研究思路和假设
4 研究一 视觉言语WM在不同负载条件下的注意捕获
    4.1 实验1 低WM负载条件下的注意捕获
        4.1.1 研究目的
        4.1.2 研究假设
        4.1.3 研究方法与设计
        4.1.4 结果与分析
        4.1.5 讨论
    4.2 实验2 中等WM负载条件下的注意捕获
        4.2.1 研究目的
        4.2.2 研究假设
        4.2.3 研究方法与设计
        4.2.4 结果与分析
        4.2.5 讨论
    4.3 实验3 高WM负载条件下的注意捕获
        4.3.1 研究目的
        4.3.2 研究假设
        4.3.3 研究方法与设计
        4.3.4 结果与分析
        4.3.5 讨论
    4.4 实验4 研究一自变量的操作检验
        4.4.1 言语WM负载的操作检查
        4.4.2 知觉负载及注意捕获的操作检查
    4.5 研究一小结
5 研究二 听觉言语WM在不同负载条件下的注意捕获
    5.1 实验5 低WM负载条件下的注意捕获
        5.1.1 研究目的
        5.1.2 研究假设
        5.1.3 研究方法与设计
        5.1.4 结果与分析
        5.1.5 跨通道的比较与分析
        5.1.6 讨论
    5.2 实验6 中等WM负载条件下的注意捕获
        5.2.1 研究目的
        5.2.2 研究假设
        5.2.3 研究方法与设计
        5.2.4 结果与分析
        5.2.5 跨通道的比较与分析
        5.2.6 讨论
    5.3 实验7 高WM负载条件下的注意捕获
        5.3.1 研究目的
        5.3.2 研究假设
        5.3.3 研究方法与设计
        5.3.4 结果与分析
        5.3.5 跨通道的比较与分析
        5.3.6 讨论
    5.4 研究二自变量的操作检查
        5.4.1 言语WM负载的操作检查
        5.4.2 注意捕获的操作检查
    5.5 研究二小结
6 总讨论
    6.1 知觉负载与WM负载在注意捕获过程的作用
    6.2 跨通道比较的讨论
    6.3 研究创新
    6.4 研究不足与展望
7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的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37357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ousuoyinqinglunwen/37357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c45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