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搜索引擎论文 >

跨界搜索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 ————基于双元能力的中介作用和环境动荡性的调节作用

发布时间:2023-02-28 18:17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创新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并且我国的经济已经进入“新常态”,处于从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调整经济结构、增长速度降速换挡的重要阶段。为了确保经济稳定发展,我国政府相继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制造2025”,以及“高质量发展”等与创新相关的战略举措。企业作为创新主体,在创新生态系统中肩负着主要的责任和使命。然而,创业企业的创新需要企业搜索知识资源,对搜索到的知识资源和自身已有的知识资源进行整合重构,提高创新活动的效率。提高企业创新绩效方式有很多,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从外部搜索知识资源,以此来弥补自身资源不足及能力的缺陷。因此,在本研究中探讨创业企业跨界搜索行为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为了了解跨界搜索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过程的“黑箱”,本研究引入双元能力作为中介变量,深入了解跨界搜索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的内在机制。然而在开放的环境中,企业所处的环境瞬息万变,因此本研究引入环境动荡性作为调节变量,验证了不同外部环境动荡程度下跨界搜索行为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有以...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思路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创新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理论回顾
        2.1.1 开放式创新理论
        2.1.2 知识基础理论
        2.1.3 动态能力理论
    2.2 跨界搜索的研究
        2.2.1 跨界搜索的内涵
        2.2.2 跨界搜索的维度及测量
        2.2.3 跨界搜索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
    2.3 双元能力的研究
        2.3.1 双元能力的内涵
        2.3.2 双元能力的维度及测量
        2.3.3 双元能力的影响因素
        2.3.4 双元能力作为中介作用
        2.3.5 双元能力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2.4 创新绩效的研究
        2.4.1 创新绩效的内涵
        2.4.2 创新绩效的维度及测量
        2.4.3 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
    2.5 环境动荡性的研究
        2.5.1 环境动荡性的内涵
        2.5.2 环境动荡性的维度及测量
        2.5.3 环境动荡性的影响作用
    2.6 跨界搜索、双元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的研究
第3章 研究模型与研究假设
    3.1 模型构建
    3.2 研究假设
        3.2.1 跨界搜索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
        3.2.2 跨界搜索对双元能力的影响研究
        3.2.3 双元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
        3.2.4 双元能力的中介作用研究
        3.2.5 环境动荡性的调节作用研究
第4章 研究设计
    4.1 问卷设计
        4.1.1 问卷设计原则
        4.1.2 问卷设计过程
        4.1.3 问卷基本内容
    4.2 变量测量
        4.2.1 被解释变量
        4.2.2 解释变量
        4.2.3 中介变量
        4.2.4 调节变量
        4.2.5 控制变量
    4.3 数据的来源与收集
第5章 实证分析与假设检验
    5.1 测量模型的拟合评价
        5.1.1 跨界搜索测量模型的拟合评价
        5.1.2 双元能力测量模型的拟合评价
        5.1.3 企业创新绩效测量模型的拟合评价
        5.1.4 环境动荡性测量模型的拟合评价
    5.2 量表的信效度分析
        5.2.1 量表的信度分析
        5.2.2 量表的效度分析
    5.3 假设检验
        5.3.1 结构方程模型
        5.3.2 双元能力中介效应检验
        5.3.3 环境动荡性调节效应检验
第6章 研究结论与讨论
    6.1 研究结论
    6.2 管理启示
    6.3 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本文编号:37516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ousuoyinqinglunwen/37516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94c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