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网络通信论文 >

试论计算机网络服务质量优化方法

发布时间:2015-02-16 09:20

摘 要:

摘 要: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改善计算机网络服务质量成为了社会需求的一个重要工作之一。基于此,本文对计算机网络服务质量的优化方法进行讨论,希望对计算机网络服务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

关键词:计算机 网络服务 质量优化

计算机与网络的发展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必需品,随着人们的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于计算机网络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只有通过计算机网络服务质量的不断优化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

  1 计算机网络服务的现状

  当前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把我们每天的生活与计算机网络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可以说当前社会的人类已经离不开网络,网络的存在可以让我们的生活变的更加精彩。同时有许多的人依靠网络就可以赚取生活所需,而且现在的办公室形式也越来越趋向于网络办公。在这样的一个网络盛行的背景之下,我们也发现了许多的计算机网络问题。在当前我们的使用的计算机网络服务中,最显著的问题是数据损失、数据传输率低等问题。我们在使用计算机网络是,会由于网络不稳定而造成数据传输过程中数据丢失严重地影响到了我们的学习生活。如果我们采用一些新的服务,更会造成网络负荷过大,导致服务器故障的发生,从而降低了网络服务质量。计算机网络服务随着技术的发展与更新,网络项目与使用人数也在不断地更新。计算机网络服务业务也正在向系统化、综合化、集成化的方向发展。因此,加强计算机网络服务质量的优化,需要结合完善的理论通过科学合理地规划来选择适合的优化方法与方式。

  2 计算机网络服务质量优化原则

  2.1 充分考虑网络服务安全性

  计算机网络服务安全是优化原则中最重要的原则,通过服务器为基础,要确保网络服务与服务器都通够达到实时监控的目的。如果在网络运行过程中,网络系统出现故障,就可以发挥监控的作用向工作人员发出报警。有效的保障了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网络信息资源的安全性。因此,在进行优化过程中,应当制定出相关的服务器权限,增强服务器抵御能力,以保证计算机服务安全为首先优化原则,从而才能确保计算机服务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

  2.2 充分考虑网络服务开放性节约优化成本

  网络使用用户的需求是不断在进行变化的,在使用过程中为了能够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可以教育网络服务开放性。这种开放性的网络结构可以与计算机管理系统进行相连接,而且不需要设置网关,如果需要网关设置可以重新进行资金投入来设置计算机网络服务系统,但是增加了相应的成本。

  2.3 充分考虑科学的网络服务分配原则

  优化计算机网络服务,要考虑网络中的服务分配,要充分地考虑如何进行资源再分配的原则,还需要考虑优化任务的调度,设置出不同的服务器组合。针对必须要进行优化的任务窗口进行配置,最大限度的降低传输过程中出现的功能消耗。然后,要针对网络资源进行分析,并且进行部署优化,从而才能有效地避免网络问题的发生,降低网络服务优化成本。

  3 计算机网络服务质量优化方法

  3.1 QoS以及运行原理

  QoS指的是针对某个特写网络所提供服务,所提供的服务是需要通过机制方式来进行实现。实现的过程主要是通过两种方式。第一,通过QoS针对不同的报文于是行识别,然后再进行优先级别的设置。利用这样的方式可以把优先级别的内容在网络中优先进行传输,从而可以避免传输过程中出现的数据丢失以及延时的问题。比如:我们可以通过对一些视频、语音等较为敏感的延时内容进行设置,系统会针对这些类型的文件进行识别,对这些类型的文件进行有限传输,有效地保证了其文件的传输效果。第二,通过保留带宽的方式进行网络服务质量优化。利用这种优化方式可以通过应用程序在服务器上的操作过程发送报文,通过报文的识别来在网络中预留相应的带宽。在传输层中收到带宽预留请求时,就会针对传输内容的延时参数以及流量进行保留。数据一旦到达传输层后,网络服务就会自动实现良好服务。预留带宽的这种形式,是针对某个专门的应用程度设置的专门通道,这个专门通道可以有效地提高网络传输的速率。这两种机制都具有不同的优缺点,通过带宽预留机制可以有效地保证传输过程中的稳定性,有效地解决了数据传输中数据丢失的情况发生。

  3.2 计算机网络服务质量优化模型的构建

  基于QoS的质量评价,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指标来进行:丢包率、吞吐率以及网络延时等指标。通过这些指标的综合数值来进行评价。首先我们要通过这些评价指标来针对网络协议的效用来进行分析,更好地保证数据的完整性,从而提高网络服务质量。要进行这些指标的分析与改进,就得针对网络进行再造工程,依照网络服务质量的相关优化理论构建起网络系统模型,通过模型来获取最终的优化机制。现行的网络系统所运行的机制都有一定的区别,有的不同机制之间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异,但是优化模型的基础的状态是大致一样的。我们在进行网络优化时,可以把其工作当作系统中的相关资源进行优化。我们所构建的模型首先要进行资源分配,这个模型可以针对列队空间的分配以及链路带宽的分配等相关问题来进行。其次,在这个构建的模型中,可以进行任务的调度。把需要调度的任务进行区分,以单队列多服务、多队列多服务器、多队列单服务器的调度形式来进行。然后,要针对系统的参数来进行配置,在所构建的模型当中把拥堵窗口以及点对点的传输节点的功耗进行配置。最后,通过在构建的模型中进行网络资源的部署,来解决网络接通后所有互连设备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要通过不同的服务器进行集群,把一些资源利用率低的服务器进行覆盖。在进行模型构建过程中,为了达最佳的传输效果,要针对不同算法进行不同的网络优化处理。

  4 提升计算机网络服务质量措施

  4.1 科学合理地分类网络服务类型

  实际开展网络应用过程中,,我们会结合网络服务的特征进行差异对比分析,然后根据不同的服务类型进行划分,这个划分还需要服务范围来进行分类。如果服务类型在所划分的范围内时,就可以实现高速的数据传输效果。反之,如果服务类型不在范围之内时,就会采用网络通信延时来进行处理,然后把传输数据进行一定的限制。利用这样的范围划分操作,可以有效地提高网络信道的使用效率,有效地改善网络服务的质量。

  4.2 根据服务级别不同进行负载受控服务

  经过诸多的研究实践表现,如果保证带宽在高效率的应用基础下,可以有效地对整个网络进行优化。我们可以提供给客户不同的网络终端,供其进行选择。我们可以利用网络中的路由器来进行部署,从而来实现替代服务。然后依照不同的服务级别与类型,来对其网络使用进行负载受控制服务。利用IP通信的方式来解决网络数据传输时出现的丢包率的控制。比如:现在的4G技术就是采用这样的形式。

  4.3 通过内部路由器实现分项服务

  分期服务所指的是通过网络服务的不同类型来进行分类,并采取不同的方式来进行调整。从而有效地解决了网络服务中所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我们在选用分期服务过程中,要充分地考虑到服务的尺度,利用内部路由器来进行分项服务工作,通过路由功能的控制就可以实现计算机网络服务质量的提升。

  4.4 通过业务流量的整行解决端口压力问题

  我们在进行网络服务优化过程中,要针对所有的业务流程进行整理。从某种意义来分析,提高网络服务质量就是做好业务流量的整行工作。通常情况之下,业务流量处于网络边缘,利用它可以实现内部网络流量的整行。而且还可以对多种服务共用一个端口,出现较大压力的问题进行改善。

  4.5 加强网络服务的监控力量提高网络服务稳定性

  我们在优化好网络服务质量这后,我们还需要加强网络服务的监控力量,有效地提高网络服务的稳定性。要针对网络系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增强网络系统运行过程中各类故障的应对能力。及时的针对系统服务进行分析,并做好相应的处理工作,对于服务器的更新工作要当作维护重点。如果系统出现问题或者故障时,监控发挥起相应的作用来针对不同的问题与故障进行报警与记录,有效地提高了用户在使用过程出现问题以及故障时的应对手段。此外,服务器的访问权限也需要进行设置,从而来确保服务系统的稳定运行。针对用户的等级来设置相对的操作权限,有效地防止服务器被入侵的严重后果,减少被入侵后的损失,有效地保证网络服务的稳定性。

  4.6 及时进行漏洞检测研究被救措施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也滋生了一些黑客。比如近年来的冲击波病毒、熊猫病毒都是曾经造成了大面积的网络以及电脑的瘫痪。通过这些事物,我们应该加强补丁更新的制度。同时,还要增强网络管理的安全意识。虽然现在的服务器以及终端都安装了较新的操作系统,以前利用系统漏洞进行攻击的行为已经失效,但是这些攻击同样会产生报警,会容易让网络管理人员难以进行判断,导致无法及时地针对最为紧要的警报进行处理。此外,要通过内部局域网进行全方位的扫描,明确每一个终端的漏洞信息,并且根据这些漏洞信息的特征进行规范性的检查。屏蔽某些不需要检测的漏洞检测规则,有效地减少警报提示与信息记录,有效地提高了网络服务质量。同时屏蔽了异常检测规则,还可以减少相对无用的检测规则。因此,网络管理员要通过漏洞检测工具,定期定时地针对网络中的计算机进行系统漏洞检测,发现问题要进行及时有效地处理,在提高了网络安全以及稳定性之外,还提了网络服务质量。网络管理人员要及时更新专业知识,了解网络攻击类型,针对攻击特征加以判断,有必要时要投入相应的软硬件来进行防范,这也是有效地提高网络服务质量的手段之一。

  5 结语

  我们在进行计算机网络服务优化过程中,要通过专业的实践优化为基础,才能更好地针对整个计算机网络提供最佳的理论指导。计算机网络服务质量优化的目的是为了保证计算机网络的服务,在使用过程中应该加强网络服务的规范化、合理化以及科学化。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的网络使用获得应有的权益,更能促进计算机科技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晓妹.基于网络隐写的主动身份认证系统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09.

  [2]金诚.基于神经网络集成的入侵检测技术[D].哈尔滨:哈尔滨理工大学,2009.

  [3]于海波.计算机网络服务质量优化方法探讨[J].硅谷信息,2012,11(22):69-70.

  [4]马恒.有关计算机网络服务质量优化方法[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2011,36(6):89-91.

  (收稿日期:2014-11-18)



本文编号:149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149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48a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