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网络通信论文 >

基于物联网的电力线缆监控系统

发布时间:2015-02-16 08:35

摘 要:

摘 要:通过对A/B/C三相线缆接头的温度测量,使用短信设备将采集到的现场温度数据发送到远端服务器,结合线缆分布图,对获取到电力线缆现场温度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绘制成曲线及报表图,实现实时报警。本系统以UP2410嵌入式开发平台为主,辅以STC89C52单片机、DS18b20传感器、ZWG-03A短信模块、PC为开发平台,实现了具有“实时测量”“多线监控”“自动报警”“自动保存数据”等功能的电力线缆监控系统。

关键词:

关键词:监控系统 单片机传感器 物联网

1 设计背景及现状

  目前,在我国高压输电的电力线缆基本都是野外架设,由于自然环境或人为因素等,输电线路发生故障较高、损失巨大,尤其在偏远以及交通欠发达地区。在造成破坏之后,怎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检测出事线路的位置,将对减少经济损失有巨大帮助作用。物联网技术是一种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技术。

  本文所指出的“基于物联网的电力线缆监测系统”是一种低复杂度、低功耗、高效率、远近距离皆可、低成本的无线监测系统,支持多个节点同时监测,时标、位标实时显示的系统,本系统将会对输电线路的实时可靠维护,减轻维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减少维护成果具有重要意义。


2 系统设计

  2.1 系统总体方案

  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根据电力线缆监测系统的特点和实际的需要,,系统主要由数据采集模块、通信模块及数据处理模块组成。在该系统中,数据采集模块主要包括DS18B20温度传感器和GPS模块,负责采集相应采集点的温度和位置信息;通信模块主要由ZWC-03A短信模块组成,它单片机和嵌入式平台间的数据通信;数据处理模块主要包括UP2410嵌入式平台和STC89C52,它们负责采集和处理数据。

基于物联网的电力线缆监控系统


图1 系统结构图

2.2 系统设计思路

  本文所讲的“基于物联网的电力线缆监测系统”是指利用传感器和GPS将采集到的温度、时标、位标信息进行采集,再由单片机将数据进行处理转换,再由短信模块进行数据的发送和接收,最后再由上位机进行数据的切割以及曲线的绘制。

   

   3 系统的结构框架

  3.1 发射模块硬件设计

电力检测系统中的发射模块一般都在分布在电网中,电网是一个相对比较恶劣的环境,为保证其正常工作,因此对各个硬件的要求较高。DS18B20被广泛用于工业控制中,其测量精度和范围都能满足工业要求,能够在各种高低温环境下正常工作。本发射模块的供电系统较为多样化,可以根据不同的环境向系统供应3.6V~5V的直流电。发射模块的的结构如图2所示。

基于物联网的电力线缆监控系统


图2 发射模块结构图

  单片机将采集到的信息(温度、位标、时标)通过SPI传输到GSM模块,由GSM转换成数据帧经天线发送给主机接收模块。以中断服务程序的形式来实现系统操作,在中断出发后,终端服务程序读中断状态寄存器的相应位来进行具体操作。为了降低发射模块的功耗,MCU采用定时唤醒的工作方式。

  3.2 接收模块硬件设计

  电力检测系统中的接收模块安装与控制台中,上位机使用的是UP-CPU S2410/P270盘平台,接收模块的系统结构图如图3所示。

     

基于物联网的电力线缆监控系统

图3 接收模块结构图

  接收模块的核心是GSM短信模块和上位机程序处理,通过GSM短信模块接收从机传输过来的数据帧,实现主机和从机之间的无线通信;上位机存储和处理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保存、显示,当数据异常时,报警电路报警。

   

   4 结论

  通过测试知道,本设计可以完成以下监测功能:实时监测各条线路的温度数据;实时显示当前各条线路的温度及变化曲线;高温报警;各个路段时标、位标显示;可根据曲线图变化准确定位出出事路段的经纬度。


参考文献:

[1]马明建.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2版)[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2]张洪润,孙悦,张亚凡.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3]Elliott D.Kaplan.GPS原理与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本文编号:149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149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247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