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网络通信论文 >

期刊网络化出版的趋势

发布时间:2015-02-15 18:55

摘 要:

摘 要:笔者提出了期刊网络化出版是必然的发展趋势,不仅对期刊网络化的特点进行了具体分析,还对期刊网络化将面临的困难进行探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关键词:期刊网络化 出版 数字化

    当前互联网迅猛地发展,期刊网络化和数字化越来越渗透到现实工作中,成为不折不扣的信息革命。它对传统出版媒介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也必将成为人类历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

  1994年6月,文顿·塞夫收集了互联网规模情况的一些数据。1999年,纽斯.卡特尔根据该数据连接了6300万电脑主机,500万个服务器,9.5亿个电话终端,360万个网站。在200多个国家里1.79亿人使用,得到了全球范围内互联网使用的实际数据,并根据当前的发展趋势做出了相应的预测(见表1)。        

年份

1989

1990

1995

1999

2000

2002

2004

2006

159

376

14352

62981

91774

194830

413610

878065

1 我国期刊网络化的发展趋势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1次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截至2007年12月,我国网民以年增长率53%的速度增长,总人数已高达2.1亿,仅位于美国之后,位居世界第二位。网络应用正朝着无线化、宽带化、个人化的方向发展。数字信息技术极大丰富了人类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方式与渠道。网民已经成为新生的读者消费群体。

  互联网出版是人们习称的“网络出版”,指具有一定资质的,经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审批许可的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将自己创作或他人创作的作品经过选择和编辑加工,登载在互联网上或者通过互联网发送到用户端,供公众阅读、浏览、使用和下载的在线传播行为。“按需印刷”就是互联网出版的一种具体做法,它是传统出版和互联网出版的融合,也是期刊未来发展的进化和走向。


2 期刊网络化的特点

2.1 出版节能“绿色化”

  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期刊网络化和数字化的发展也是符合绿色出版,低碳环保这一具体产业模式。传统出版业在获得巨大社会效益和经济的效益的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危害。在中国,每年有20余万种新书面向市场,印刷书本的纸张,一吨纸要耗费一立方米的木材,每生产一吨纸就会产生约1.06吨的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由此可见,传统的纸质纸必将转型发展,而网络化发展节能环保,节省纸张,符合人类的环保趋势。

2.2 产品流通“数字化”

  网络大量信息的获取极大地提高了编辑的知识视野,电子文稿现早已取代了手写书稿。电子文本数字化极大地推动了编辑加工、整理稿件的效率,也通过信息化管理提高了出版流程,逐步实现后期印刷复制、发行销售的数字化以及阅读消费的数字化。很多编辑部都已筹划并推动了出版流程的数字化,如编辑系统数字化、出版系统数字化、发行系统数字化、财务系统数字化、编务系统数字化等。它们相互支撑、互相补充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数字化系统。

2.3 数据传播“网络化”

  读者一旦订制了电子读物,出版社将直接通过互联网发送到用户端,供读者使用,而不需要传统物流系统的配送,突破了时空的限制,是一种高效快捷的出版模式。比如,只要读者联上互联网就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下载你所需要的信息,游览文献数据库以及阅览数字报刊等。无论用户距离出版社有多远,都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将信息传播到世界各地。

2.4 信息沟通“交互化”

  2006年3月,默多克发表了演说称:“新一代媒体消费者正兴起,公众已不再是被动接收信息,他们正在用自己的方式,从内容制作、编辑参与直至信息传播。他们正渴望信息的内容按照他们所需的时间、方式以及希望的容量来传递;在线内容培养了大量受众群体,已经在影响着每个传统媒体。”网络出版是一种开放的双向信息传播渠道,使出版者与用户能及时、有效地进行信息交流,具有良好的交互性。同时,用户对出版物的反馈信息也能够及时为出版社所知晓,避免了沟通不顺畅的尴尬境地。


3 推行期刊网络化面临的挑战

3.1 改变传统出版思维理念

       作为具有百年历史的传统期刊出版人,转向网络出版无疑带来了无所适从的困惑和艰难的选择。网络对其它种类的媒体的冲击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不仅如此,网络的虚拟性、近乎无限的繁多的综合功能,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与生活理念,对社会制度和机制,对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等方面,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突破。当下的期刊出版人应该了解到期刊的网络化是长远、有效的。尽管当前网络版期刊的学术权威性远不如纸质版期刊特有的学位、职称、科研成果评定和基金资助等的支持功能,但网络发展空间无限,它必然是一种发展趋势。我们期待网络版期刊的即时性、容量的无限性、多媒体性和发行渠道的便捷性等优势能真正体现出来。

3.2 培养和建设网络化人才的编辑队伍

  除一般企业都应具备的财会、档案管理、经营管理方面的专业人员外,网络出版单位必须具有合格的编辑人员和相应的信息技术人员。高质量的出版专业技术人员造就了高质量的出版物,互联网出版物更是如此。编辑人员应该是复合型人才,不仅有掌握出版专业知识的能力,更应该懂得互联网出版相关的操作,并懂得处理文字、图像和设计网页等工作。编辑人员应该多关注互联网发展最新动态和相关的规章制度。

3.3 做好网站长远建设和总体规划

网站设计要考虑互联网出版的业务领域、用户对象、业务定位以及业务模式。内容设置是否要体现一定的学科系统性;主题词搜索功能及阅评功能是否强大;界面设置是否可以吸引到大多数读者的兴趣;后续维护是否安全、及时;配置的硬件和软件的档次是否适应今后发展的需求;控制最大传输带宽,以免用户造成不必要的通道堵塞。

3.4 确保网络传播的安全可靠性

  网络带给人们便利性,也要注意安全性和可靠性。备份是少不了的一种保护方式。可以使用双机操作系统,即一台在线工作,另一台实时备份相同的信息,一旦在线工作的服务器受到网络病毒或黑客攻击后退出,另一台备份服务器立刻进入在线工作状态。退出工作的服务器在修复后再作为备份系统,随时准备进入工作状态。其中,实时通信是确保住处完整的重要保证。另外,加密手段的选择也很重要,,涉及到著作权保护体系的建设,这应该在网站建设初期就应该多加考虑的。

  

  4 结语

  网络版期刊和印刷版期刊是期刊出版的不同模式,互相补充,共同发展。所以我们在大力促进期刊网络化的同时,仍要立足本职工作,办好印刷版期刊。美国传媒学家对225位研究生读者进行了调查,统计他们从不同的介质中获得信息的途径,比例是:网络∶印刷∶口头交流=5∶2∶1。虽然网络已成为学术交流的主要工具,但印刷品仍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从目前的现实情况来看还要待以时日,但也可以看出网络版期刊的发展是无限的,最终也会是无可替代的。



本文编号:149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149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08e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