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网络通信论文 >

基于DTN的空间综合信息网络关键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16-06-12 10:07

  本文关键词:基于DTN的空间综合信息网络关键技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武汉大学》 2013年

基于DTN的空间综合信息网络关键技术研究

周建国  

【摘要】:当前我国航天事业进入飞速发展期,以往传统的空间信息传输方式已不能满足复杂空间操作的需求,因特网服务的全球拓展和向地球外层空间的延伸是网络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的空间信息传输网络建设发展滞后,主要表现在星上、星地和地面三部分传输协议尚未进行一体化设计,不同卫星与地面之间采用的传输协议各不相同,且大多都是专用协议,在开展空间任务时需要进行星地之间的协议转换,协议之间的互操作效率较低;造成系统的兼容性和可靠性较差,浪费了许多不必要的人力、物力资源。与此同时,由于缺少符合国际标准的空间信息传输协议,更不利于将来与国际航天机构进行合作交流。针对我国航天测控网的实际发展情况,研究建立一个空天地一体化的互联互通网络,可以为航天信息的获取、存储和分发提供统一的平台,促进航天信息的统一管理、高效共享和综合利用,对国防信息化建设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因此,空间信息网络已成为近年来网络领域的重要研究热点之一。 空间信息网具有航天器节点高速运动、网络拓扑不断变化、信息传输的延时大、误码率高、链路频繁断开等不同于陆地网络的特点,给网络建设带来了新的挑战。为加快我国空间信息传输网络体系架构的建设,需要研究当前国际航天大国的空间信息系统的先进理论。容延迟网络(Delay-tolerant networks, DTN)是提供跨越间歇、中断、动态网络的可靠消息传递的网络协议,在受限网络条件下应用时具备良好的自然属性。为此,本论文研究基于DTN的空间综合信息网络的网络体系结构,研究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空间信息传输网络协议体系结构及其关键技术,为我国空间网络建设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本文所做主要工作和贡献如下: 1.提出了适于我国实际的基于DTN的空间信息网络协议体系结构。并利用规范说明与描述语言SDL对Bundle协议进行了详细描述与设计,给出了协议设计的系统图、模块图、进程图及过程图。然后在Telelogic Tau平台下使用SDL Suit对所实现的Bundle协议系统进行了仿真验证。最后使用TTCN Suite对协议系统进行了一致性测试,测试表明用SDL语言设计的Bundle协议系统与Bundle协议规范RFC5050是一致的。协议的实现与仿真验证结果证明,用SDL描述语言进行通信协议设计可以保证协议的逻辑正确性,有效地缩短协议开发周期。 2.设计了DTN网关。在OPNET仿真平台下对空间DTN网关进行了建模,并对基于DTN网关的空间卫星网络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DTN网关能够显著降低由于网络链路频繁中断导致的丢包率,增强通信的可靠性,表现出良好的适用性。为进一步验证星DTN网关对星地间信息传输的有效性,设计了半物理仿真方案,实验表明在极端的链路情况下(即不存在通信链路时),DTN网关可以对通信数据进行保管,并在通信链路出现时再将这些数据发送出去,从而大大降低了丢包率,提高了通信的可靠性,进一步证明了DTN网络在我国空间信息网络中应用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3.提出了多拷贝混合型最大吞吐量HMMT接触路由算法。 CGR路由非常适合在链路可预测的空间DTN网络场景进行部署。但是,CGR路由中消息是按照单副本路由转发,同一时间网络中只有一个节点携带同一消息,算法降低了网络开销,但可靠性相对较低。同时,CGR中路由算法是逐跳路由,而且在路由中仅仅考虑本地节点的状态知识,搜索最小代价路由,未考虑链路的连通时序与吞吐量的关系。 HMMT路由算法结合洪泛式路由策略与计算转发路由策略的思想,根据卫星运行规律可预知的特征建立时间图模型,由建立的时间图模型产生具有顶点和边的拓扑图,依据链路的连通时序与吞吐量,以增加消息转发的可靠性和最大化路径吞吐量为目标计算消息转发路由,并通过基于OPNET的多星组网仿真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4.提出了空间信息系统传输控制协议初步配置建议。本文深入分析研究了目前各种主要的空间信息传输协议,比较检验这些传输协议在空间链路中的有效性。选取部分代表性协议Vegas、Cubic、Hybla、SCPS-TP和LTP,采用网络仿真器模拟星地链路、PC模拟飞行器和地面站终端,对这些传输协议的性能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空间信息网传输层协议的初步配置建议,为后续协议的优化提供指导。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N915.04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君婷;;简析DTN网络与传统网络的区别[J];电信快报;2010年04期

2 樊秀梅;单志广;张宝贤;陈辉;;容迟网络体系结构及其关键技术研究[J];电子学报;2008年01期

3 沈荣骏;;我国天地一体化航天互联网构想[J];中国工程科学;2006年10期

4 郑炜;王澄;;延迟容忍网络中的路由算法研究[J];信息技术;2007年07期

5 肖明军;黄刘生;;容迟网络路由算法[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9年07期

6 李向群;刘立祥;胡晓惠;曾开祥;;延迟/中断可容忍网络研究进展[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9年08期

7 郑恩;罗秋霞;;容断网络中基于ACK机制的喷射等待路由[J];计算机应用;2012年02期

8 王堃;于悦;张玉华;郭篁;王琳琳;;DTN网络中的基于Bundle协议的数据包发送算法[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12年S1期

9 葛鹏;刘锋;万鹏;;CFDP与SCPS-TP在空间通信中的性能比较[J];计算机应用;2010年S2期

10 叶建设;宋世杰;沈荣骏;;深空通信DTN应用研究[J];宇航学报;2010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磊;方红雨;李晓辉;;基于OPNET的无线信道接入协议仿真[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2 王晓峰;孙继银;李琳琳;高晶;曹志强;;基于OPNET的网络仿真应用技术[J];兵工自动化;2009年04期

3 王远;陈远知;杨仕勇;;一种新型的高能效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J];中国传媒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4 付颖芳;何泾沙;栾良玉;王戎;李国瑞;;无线Mesh网的密钥分配与仿真分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5 刘哲;董长虹;韩潮;;空间拦截仿真平台设计[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6 孙桦;郝晓鹏;冯文全;尹佳;;基于最小PDOP准则的星间链路拓扑方案[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1年10期

7 刘强;匡镜明;王华;毕志明;;基于TORA的移动Ad hoc网络多径路由协议M-TORA[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8 王秦;支芬和;;移动商务身份认证协议的设计与实现[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9 范锐,程时端;一种提高Freeze-TCP性能的增强机制[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10 刘期烈;潘英俊;李云;赵晓娜;;运用HTC解决延迟容忍网络路由问题[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增力;李雯霏;龙华;朵琳;;能量相关DSR协议OPNET仿真及性能分析[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万红霞;巩应奎;袁洪;;基于转发体制的卫星导航系统分布式仿真框架研究[A];第三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电子文集——S06北斗/GNSS测试评估技术[C];2012年

3 韩婷婷;史弦;尚堃;简念川;平劲松;;GNSS星座覆盖以及导航定位性能评估分析[A];现代测量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科技创新及产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刘强;匡镜明;王华;;TORA路由协议详解及性能分析[A];2005年海峡两岸三地无线科技学术会论文集[C];2005年

5 刘欣;杨家玮;;基于OPNET的改进式泛洪路由仿真[A];2006北京地区高校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6年

6 宋玉林;樊祥宁;张在琛;;无线传感器网络能量路由协议的研究[A];2006北京地区高校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6年

7 阮颖平;刘琦;;基于OPNET的DSR性能分析与优化[A];中国电子学会第十五届信息论学术年会暨第一届全国网络编码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8 杜永娜;梁满贵;;向量网和IP网的融合的研究[A];中国电子学会第十六届信息论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陈寅;宋杨;;基于OPNET Modeler的网络时延仿真[A];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2010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自动化专题)[C];2010年

10 毛建兵;毛玉明;;一种无线自组织网络协议开发辅助平台设计[A];2006中国西部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丽娜;大规模网络安全态势评估与防卫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周鹏;水下传感器网络海上试验平台的研究与设计[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彭敏;延迟容忍网络中移动模型与路由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4 吴磊;无线自组织网络中的路由技术相关问题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5 陈伟;多跳无线网络路由关键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6 王晓敏;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收集与路由协议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7 周强;基于形式化特征分类的机会网络路由规则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8 杨欣;异构无线融合网络中统一标识关键技术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0年

9 彭长艳;空间网络安全关键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10 王健;信息网络的三个共性特征相关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青;基于可信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认证技术的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2 张朝霞;基于AODV路由算法改进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董鹏飞;路由算法及过滤器部署算法的研究与分析[D];郑州大学;2010年

4 邵永刚;基于主动队列管理的网络拥塞控制算法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5 马兴国;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路由协议研究与仿真[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6 孙长宇;无线Ad Hoc网络路由协议的性能分析与改进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7 万政伟;基于IMS架构的QoS保证机制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8 卢永;基于认知无线电的动态频谱分配算法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9 唐张杰;无线个人区域网的调度算法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10 郭苗苗;IPv4/IPv6协议过渡方案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静锋;陆慧梅;石琳;;基于概率延迟的DTN路由算法的设计[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08期

2 樊秀梅;单志广;张宝贤;陈辉;;容迟网络体系结构及其关键技术研究[J];电子学报;2008年01期

3 周晓波;卢汉成;李津生;洪佩琳;;AED:一种用于DTN的增强型Earliest-Delivery算法[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7年08期

4 周晓波;张幸;彭敏;卢汉成;洪佩琳;;DTN中基于泛模板运算的运动模式发现机制[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9年02期

5 沈荣骏;;我国天地一体化航天互联网构想[J];中国工程科学;2006年10期

6 张伟,王绍棣;卫星网中的TCP慢启动机制的研究[J];信息技术;2004年07期

7 郑炜;王澄;;延迟容忍网络中的路由算法研究[J];信息技术;2007年07期

8 周晓波;周健;卢汉成;洪佩琳;;DTN网络的延时模型分析[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8年06期

9 李向群;刘立祥;胡晓惠;曾开祥;;延迟/中断可容忍网络研究进展[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9年08期

10 王澄,翁亮,袁焱,杨宇航;一种新型的无线移动计算网络[J];计算机工程;2000年08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小磊;史伟;;网络社团结构对路由策略的影响[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年16期

2 王艳;;WSN中的路由洞避开机制[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3 刘有耀;杜慧敏;韩俊刚;;NoC关键问题[J];计算机科学;2008年02期

4 蔡雨楠;王福豹;严国强;;基于数据服务和能量控制的ZigBee路由策略研究[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08年10期

5 吴永辉;马冲;潘巍;梁涛;;多层卫星网络研究概述[J];数字通信世界;2009年06期

6 饶元;王汝传;邵星;;非静止轨道IP卫星网负载平衡路由策略研究进展[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7 朱析;朱立东;张旭;李庆;;具有优先级的LEO卫星网络路由研究[J];空间电子技术;2009年04期

8 王艳;;WSN中基于贪婪算法的能量有效路由策略[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9 柯宗武;李腊元;陈年生;孙强;;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QoS路由算法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8年02期

10 臧海娟;任彦;薛小平;谭韵天;;复杂网络环境下的路由方法研究[J];计算机应用;2010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婷;;多约束条件下的QoS路由算法研究[A];第十二届中国青年信息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叶嘉;彭伟;;MintRouteEE: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能量有效的路由协议[A];2006年全国开放式分布与并行计算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06年

3 郭成安;李建华;李明伟;;自适应分布式路由算法研究的新进展[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4 王新生;史钗;郭慧;;基于蚂蚁算法的移动Ad Hoc组播路由算法[A];2006年全国理论计算机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付斌章;韩银和;李华伟;李晓维;;面向高可靠片上网络通信的低成本可重构路由算法[A];第六届中国测试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6 纪守领;李金宝;赵彩虹;;基于场的传感器网络路由选择方法研究[A];黑龙江省计算机学会2007年学术交流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陈增强;陈华良;刘忠信;;一种新的复杂网络加权路由策略研究[A];第五届全国复杂网络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集[C];2009年

8 李玉剑;杨涵新;汪秉宏;;信息处理延时情况下通讯网络中路由策略研究[A];第五届全国复杂网络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集[C];2009年

9 张蓉茜;陈晓曙;;一种分级多跳自组织无线通信网络的研究[A];江苏省通信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熊翱;;基于可用性的传输网链路路由算法[A];2006年全国通信软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琦;[N];计算机世界;2001年

2 ;[N];电脑报;2005年

3 彭芳;[N];中国计算机报;2004年

4 ;[N];通信产业报;2004年

5 杨宗会;[N];中国计算机报;2002年

6 中科院计算所信息网络室 庞迪;[N];计算机世界;2005年

7 姜海;[N];通信产业报;2008年

8 ;[N];网络世界;2003年

9 潇潇;[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3年

10 广州金融高等专科学校 陈华其;[N];网络世界;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建国;基于DTN的空间综合信息网络关键技术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2 王丹;复杂网络拥塞分析与路由策略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3 何涛;QoS与负载均衡路由及相关技术的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1年

4 王姝;名空间路由研究和源管理路由算法的分析与建模[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5 丁郁;基于机会通信的车载网络路由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6 胡宁;基于协同的域间路由管理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7 郭华明;标识路由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8 李元振;城市场景车载Ad Hoc网络单播路由机制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9 赵传强;基于机会路由与多路径路由的无线Mesh网络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10 冯琳函;无线Mesh网络信道分配和路由的研究与改进[D];吉林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晓华;基于社会信息的移动社交网络路由算法[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2 党斐;基于上下文的容迟网络路由算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3 连伟华;多层多域光网络层域划分及路由算法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4 董鹏飞;路由算法及过滤器部署算法的研究与分析[D];郑州大学;2010年

5 陈元甲;DTN路由算法的研究与改进[D];中南大学;2010年

6 郭凯;NoC中通信过热点问题及容错路由方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7 张金凤;Ad Hoc网络地理路由算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罗艳霞;汽车行驶记录仪系统及路由算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9 韩宁;井下人员综合管理系统设计及相关路由算法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10 王晓娟;基于业务的无线网络路由算法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DTN的空间综合信息网络关键技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64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564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b55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