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物理论文 >

靶材厚度对透射式激光烧蚀性能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12-04 18:23

  本文关键词:靶材厚度对透射式激光烧蚀性能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激光烧蚀 透射式 靶材厚度 羽流 靶坑 激光推进


【摘要】:为从微观角度更加直观地研究靶材厚度对透射式激光烧蚀微推进性能的影响,采用刮涂法制作了6种不同厚度的聚叠氮缩水甘油醚/硝化棉(GAP/NC)共混聚合物掺杂红外吸收染料(IR)的烧蚀靶材,基于高速相机和高倍显微镜搭建了羽流观测系统和靶坑观测系统,研究了在纳秒脉冲激光辐照下,烧蚀厚度分别为33μm,53μm,78μm,104μm,125μm和144μm的GAP/NC+IR靶材所产生的羽流流场随时间演变的微观过程和靶坑形貌的微观特征,从而建立了透射式激光烧蚀的微观特征与宏观推进性能的联系,进一步分析了其所表征的推进性能的优劣。结果表明:随着靶材厚度的增加,靶材的前沿喷射物初始速度由2100m/s单调降至1340m/s左右,预示着烧蚀比冲的减小;喷射物中大颗粒凝聚态物质增多,靶坑的体积增大,喷射质量增加,预示着烧蚀产生的冲量和冲量耦合系数的增大;喷射发散角减小,羽流方向性变好,但烧蚀过程对基底的冲击程度增强。
【作者单位】: 装备学院激光推进及其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人民解放军63771部队;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602304)
【分类号】:O439;TN249
【正文快照】: 2.中国人民解放军63771部队,陕西渭南714000)1引言激光烧蚀微推进作为新型的微小推力推进方式,在航天器姿态调整、微小卫星推进等领域有较好的应用潜力[1,2]。目前,主要的激光烧蚀模式有透射式和反射式两种。其中,透射式烧蚀作为激光烧蚀微推进领域极具前景的烧蚀模式,因其光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龙;胡晓军;唐志平;;激光化学微推进推力性能的实验研究[J];兵工学报;2014年06期

2 叶继飞;洪延姬;王广宇;李南雷;;激光等离子体微推进技术的研究进展[J];中国光学;2011年04期

3 童慧峰;唐志平;;靶结构对烧蚀模式激光推进效应影响的数值模拟[J];高压物理学报;2011年03期

4 叶继飞;洪延姬;王广宇;李南雷;;透射式激光等离子体微烧蚀推力性能研究[J];推进技术;2010年02期

5 洪延姬;李修乾;王殿恺;窦志国;;对凝聚态工质激光推进的思考[J];推进技术;2009年05期

6 南宝江;张钢锤;吴平;马喜梅;平丽;张晓卫;;含能工质激光烧蚀推进效率分析[J];推进技术;2007年05期

7 唐志平;;烧蚀模式激光推进的机理和应用探索[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07年1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蔡建;激光微推进的原理和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昭然;洪延姬;叶继飞;陈庚;;靶材厚度对透射式激光烧蚀性能的影响[J];推进技术;2017年07期

2 周伟静;洪延姬;叶继飞;;一种用于激光烧蚀微推进的比冲直接测量方法[J];推进技术;2017年06期

3 金星;常浩;叶继飞;;超短脉冲激光烧蚀冲量耦合测量方法[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7年03期

4 陈庚;洪延姬;叶继飞;;透射式激光烧蚀含能聚合物的羽流实验[J];物理实验;2016年03期

5 洪延姬;金星;常浩;;天基平台激光清除厘米级空间碎片关键问题探讨[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6年02期

6 盛德仁;史香锟;陈坚红;李蔚;陈军;;气液两相工质激光推进的理想动力循环模型[J];推进技术;2015年12期

7 张思齐;梁田;高华;高禄;郑志远;;黏性液体在纳秒脉冲激光烧蚀下的特性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年08期

8 盛德仁;史香锟;陈坚红;李蔚;;大气呼吸模式激光推进的理想动力循环模型[J];热科学与技术;2015年02期

9 吴先前;王一伟;黄晨光;;强激光水下爆炸推进的物理机制[J];力学学报;2015年04期

10 盛德仁;史香锟;陈坚红;姚华;李蔚;;液体靶材激光推进研究进展[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14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龙;化学激光推进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2 何振;激光推进光船构型与地基激光发射光船任务的分析与设计[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3 岑继文;新型高效微推进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4 张凌;固态工质激光推进的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来兴;;现代小卫星的微推进系统[J];航天器工程;2010年06期

2 叶继飞;洪延姬;王广宇;;激光微推进的靶特性研究进展[J];推进技术;2009年06期

3 洪延姬;王广宇;窦志国;;激光烧蚀微推力器研究进展[J];航空学报;2009年09期

4 程建中;蔡建;胡云;张增明;丁泽军;;掺杂金属颗粒的高分子工质激光推进实验研究[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8年07期

5 童慧峰;唐志平;;激光与固体靶面烧蚀等离子体的能量耦合计算[J];高压物理学报;2008年02期

6 王彬;唐志平;蔡建;胡晓军;;激光水推进的机理研究及参数优化[J];推进技术;2007年05期

7 南宝江;张钢锤;吴平;马喜梅;平丽;张晓卫;;含能工质激光烧蚀推进效率分析[J];推进技术;2007年05期

8 叶继飞;金星;王广宇;文明;;激光干涉法测量微冲量数据处理方法[J];推进技术;2007年05期

9 王广宇;金星;叶继飞;;激光干涉仪测微冲量原理[J];推进技术;2007年05期

10 唐志平;;烧蚀模式激光推进的机理和应用探索[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07年1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童慧峰;烧蚀模式激光推进的机理及实验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劲松,,谭怀亮;三维激光烧蚀加工的试验研究[J];光学精密工程;1995年03期

2 刘劲松,李孟秋;调Q激光烧蚀具有升华特性物质的模型及应用[J];光学精密工程;1996年04期

3 王猛;汤文辉;;连续激光烧蚀效应数值模拟方法研究[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4 茆军兵;李洋;程黎鹿;周惟公;郑志远;;激光烧蚀推进的研究现状及进展[J];中国科技信息;2008年04期

5 姚顺春;陆继东;卢志民;谢承利;李捷;潘圣华;蒋梅城;李娉;;样品形态对燃煤的激光烧蚀特性影响分析[J];光学学报;2009年04期

6 潘大任;激光烧蚀刻蚀过程的实时监测技术研究[J];中国激光;1989年05期

7 范永昌;613《准分子激光烧蚀进行材料断面元素分布分析技术研究》[J];激光杂志;1995年05期

8 李力钧,刘劲松,洪蕾,金湘中;三维激光烧蚀加工的精度控制[J];应用激光;1998年04期

9 叶文华,张维岩,陈光南,贺贤土;激光烧蚀瑞利-泰勒不稳定性数值研究[J];强激光与粒子束;1999年05期

10 宫琳琳;李爽;;浅谈激光烧蚀技术的应用及研究进展[J];科技资讯;201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立君;赵伊君;漆海滨;周辉;刘泽金;陈雨生;刘晶儒;赵学庆;谢永杰;;复合材料的强激光烧蚀研究概述[A];第9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2 南宝江;张钢锤;吴平;马喜梅;平丽;张晓卫;;含能工质激光烧蚀推进效率分析[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下)[C];2007年

3 朱晓农;张楠;吴泽华;于洋;;飞秒激光烧蚀的三步曲——超短脉冲激光作用下固体靶材烧蚀演化过程的分析与理解[A];第十届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4 朱晓农;;飞秒激光烧蚀作用下固体靶物质发生喷射的主要特征[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1年

5 胡浩丰;王晓雷;吉阳;胡阳;丁晓雁;刘贤文;郭静慧;翟宏琛;;强飞秒激光烧蚀金属铝的热效应分析[A];中国光学学会2010年光学大会论文集[C];2010年

6 叶文华;;激光烧蚀RT不稳定性大变形及混合的高分辨数值模拟[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2)[C];2002年

7 贾天卿;徐至展;李小溪;冯东海;;飞秒激光烧蚀透明介质的实验和理论研究[A];大珩先生九十华诞文集暨中国光学学会2004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8 邓蕴沛;贾天卿;冷雨欣;陆海鹤;李儒新;徐至展;;飞秒激光烧蚀石英玻璃的实验和理论研究[A];2004年全国强场激光物理会议论文集(二)[C];2004年

9 陆茵菲;张贵忠;傅饶;姚建铨;;铅的激光烧蚀坑模拟及单脉冲LIBS定量光谱检测[A];中国光学学会2010年光学大会论文集[C];2010年

10 齐进;叶文华;;三维激光烧蚀瑞利-泰勒不稳定性并行计算[A];中国空气动力学学会第十届物理气体动力学专业委员会会议论文集[C];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袁红;激光烧蚀固体材料引起力学效应的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11年

2 范征锋;激光烧蚀瑞利—泰勒不稳定性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3 王丽梅;飞秒激光烧蚀硅的分子动力学模拟[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4 房然然;高能激光烧蚀靶材动力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5 王新林;飞秒激光烧蚀金属材料特性与微零件制备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6 卢渊;导向沉积富集与fs-ns双脉冲激发LIBS增强方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爽;kHz重频激光烧蚀等离子体助燃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2 曾凡喜;激光烧蚀与高压放电的辅助制样技术[D];南京理工大学;2017年

3 龙城德;小焦斑纳秒激光烧蚀铝靶的数值模拟[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4 高海燕;液相环境下飞秒激光烧蚀金属靶材的机理[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李霞芬;激光烧蚀—脉冲放电等离子体电子数密度和温度特性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6 陈安民;超短脉冲激光烧蚀金属靶[D];吉林大学;2009年

7 刘进明;激光烧蚀产生的高电荷态Al离子光谱特性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8 朱诗佳;飞秒激光烧蚀NiTi形状记忆合金的机理及数值模拟[D];南华大学;2012年

9 梁军录;ICP光源的激光烧蚀固体进样方法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10 李慧敏;金属样品共振激光烧蚀的实验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2519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ulilw/12519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248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