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物理论文 >

后中微子振荡发现的实验进展与展望

发布时间:2017-12-13 10:04

  本文关键词:后中微子振荡发现的实验进展与展望


  更多相关文章: 中微子 中微子振荡 中微子质量 中微子探测 中微子实验


【摘要】:201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发现中微子振荡也就是中微子有质量的实验。这个发现是至今为止,粒子物理标准模型——这一得到广泛实验验证的理论中唯一指明存在新物理的明显证据。文章将介绍中微子振荡发现以后主要的中微子实验物理目标、采用的探测技术、实验状况及其未来展望。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高能物理研究中心粒子技术与辐射成像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分类号】:O572.321
【正文快照】: 1引言 中微子是1930年由奥地利物理学家泡利首先提出的,目的是为了保证β衰变过程中的能—动量守恒和角动量守恒的小质量中性粒子[1]。现如今,它与电子,夸克等其他基本粒子一道,在粒子物理标准模型中被认为是构成物质结构的最基本单元[2]。从图1可以看到,(正)中微子一共有3种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前沿[J];科技传播;2012年06期

2 ;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发现新的中微子振荡[J];分析测试学报;2012年04期

3 ;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发现新的中微子振荡[J];现代物理知识;2012年02期

4 马树昌;;从大亚湾的重大发现看“中微子振荡”[J];榆林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5 ;我国科研成果入选国际十大科学突破[J];硅谷;2012年24期

6 孙昌璞;;非均匀介质中的中微子振荡[J];高能物理与核物理;1989年05期

7 孙萌涛,刘魁勇,马凤才;在物质中长基线中微子振荡实验的非量子力学效应[J];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2期

8 ;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发现新的中微子振荡[J];科学世界;2012年04期

9 方晨;;中微子振荡大亚湾[J];科学世界;2012年05期

10 戴长江;中微子振荡实验的进展[J];物理学进展;200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本立;焦善庆;王蜀娟;江光佑;;中微子振荡与轻子的稀有衰变[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1998)[C];1998年

2 焦善庆;曾宪雯;张玲;杨本立;江光佐;张晓红;;三代粒子的鈙-Z_3表示和稀有衰变[A];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研究进展——2002(9)卷——中国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交叉研究会第9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李大庆 操秀英;大亚湾实验发现新的中微子振荡[N];科技日报;2012年

2 记者 余建斌;实验发现新的中微子振荡[N];人民日报;2012年

3 记者李玉;破解宇宙“反物质之谜”迈出重要步伐[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4 早报记者 韩晓蓉;中国宣布发现新的中微子振荡 有助破解“反物质消失之谜”[N];东方早报;2012年

5 记者 綦伟 范京蓉;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发现新的中微子振荡[N];深圳特区报;2012年

6 记者 许琦敏;中微子振荡“中国数据”诞生[N];文汇报;2012年

7 本报记者 张保淑;中国物理学界能否摘得诺奖[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2年

8 本报记者 刘莉;公众在微观世界遨游[N];科技日报;2012年

9 本报记者 余建斌 赵永新 蒋建科 吴月辉 赵展慧 喻思娈;2012中国科技之“最”[N];人民日报;2012年

10 整理 本报记者 叶青 刘肖勇;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N];广东科技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杨平;太阳中微子振荡参数的精确测量和次级效应分析[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2 葛红林;有关太阳中微子振荡实验和参数三味分析的一些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3 黄秀菊;引力场中的质量中微子振荡[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4 李玉峰;中微子振荡现象学中的若干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5 龙海威;活跃和惰性中微子振荡的若干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6 杨珩;大亚湾中微子实验中RPC电子学前端读出板和读出插件的研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曹广涛;中微子振荡[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2 赵恒;大亚湾中微子实验RPC读出电子学时钟分配插件和USB光纤读出插件的研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2847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ulilw/12847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e01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