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信息工程论文 >

光纤色度色散及偏振模色散测量系统研究

发布时间:2023-07-24 23:55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促进了AI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这对于通信系统的传输速率、传输容量、传输质量及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光通信系统是一个优秀的解决方案。在此背景下,未来光网络必定朝着大容量、高速率方向发展。目前城域网和骨干核心网信道速率已达1OOGb/s,长度长达几百甚至上千公里,色度色散(CD)和偏振模色散(PMD)的影响不可忽略,准确地测量CD、PMD值有助于研究降低色散影响的方法,进而科学有效地对光通信系统进行设计、构建;在接入网中,4G网络的分布式基站将基带处理单元(BBU)和远端射频模块(RRU)之间距离拉大,使得色散的影响加大;此外,近年来超低损耗光纤等新型光纤不断涌现,在光纤光缆制造过程中,也必须准确地测量其色散值。因此,研究分析色度色散和偏振模色散的测量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更为优化的方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围绕优化CD和PMD测量系统的问题,研究了国际电信联盟推荐的传统测量方法,通过比较各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了优化的调制相移法测量色散,将奇异值分解去噪与固定分析仪法结合测量偏振模色散,论文的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1.改进传统的调制相移法测量C...

【文章页数】:8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色度色散影响及测量技术研究现状
    1.3 偏振模色散影响及测量技术研究现状
    1.4 论文结构安排
    参考文献
第二章 色度色散测量方法研究
    2.1 常见的色度色散测量方法
        2.1.1 调制相移法
        2.1.2 干涉法
        2.1.3 光脉冲时延法
    2.2 几种测量方法的比较
    2.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偏振模色散测量方法研究
    3.1 偏振光的描述
    3.2 常见的偏振模色散测量方法
        3.2.1 脉冲时延法
        3.2.2 干涉法
        3.2.3 庞加莱球法
        3.2.4 固定分析仪法(FA)
        3.2.5 琼斯矩阵法(JME)
    3.3 测量不确定性分析
    3.4 几种测量方法的比较
    3.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基于相移法的CD测量实验系统
    4.1 CD测量系统方案
    4.2 测量系统硬件方案
    4.3 关键技术分析
        4.3.1 调制频率的确定
        4.3.2 双鉴相器结构克服相位测量的模糊性
        4.3.3 相位追踪与补偿
        4.3.4 曲线拟合
    4.4 测量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基于FA-SVD的偏振模色散测量系统
    5.1 PMD测量系统方案
    5.2 实验系统的搭建
    5.3 去噪算法
        5.3.1. 几种传统滤波法简述
        5.3.2. SVD去噪算法原理及过程分析
    5.4 测量结果比较及分析
    5.5 本章总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本文编号:38367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38367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a50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