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仪器仪表论文 >

基于射频MEMS开关的衰减器关键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21 16:12
   衰减器是常见的微波元器件,其主要功能是实现微波信号的电平幅度控制,通过功率衰减实现对微波信号电平的步进衰减,重点应用在微波频谱分析仪、矢量网络分析仪、信号发生器、功率计等微波测试仪器之中。由于射频MEMS开关拥有较好的线性度、优越的射频性能和极小的功率损耗,因此研究基于MEMS开关的衰减器可以满足现代微波测试系统小型化、高性能、低功耗的要求。氮化钽(TaN)电阻在宽频带内具有良好的阻值稳定性。本论文通过对MEMS开关和TaN电阻进行一体化研究设计,针对器件的微波性能、制造工艺展开了研究,设计并制造了一款基于MEMS开关3比特步进衰减器。论文首先对衰减器的整体结构进行了设计,随后对射频MEMS开关、衰减电阻网络、功分器、直接转角分别进行了设计与优化。设计了一款基于共面波导的直板状射频MEMS开关、喇叭式功分器结构、以及π形衰减电阻网络;最后通过HFSS仿真软件对衰减器整体的微波性能进行模拟验证,在DC~18GHz频段内,衰减精度优于±1.2dB,插入损耗小于1.32dB,驻波比优于1.56这些指标均优于目前常用的RF MEMS衰减器。论文对射频MEMS衰减器的加工工艺进行研究。对TaN薄膜电阻制备工艺、电镀金工艺、聚酰亚胺牺牲层工艺进行了重点研究。TaN薄膜电阻制备工艺中着重研究了功率和分压比对薄膜电阻的影响。牺牲层工艺中主要研究了牺牲层高平整旋涂方法,有效的提升了衰减器的成品率,电镀Au工艺制作的共面波导以及开关上电极拥有较高的平整度。最后还对射频MEMS器件的晶圆级封装进行了研究。
【学位单位】:中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TH703
【部分图文】:

衰减器,芯片,托木,氧化铝基


图 1.1 DC~40GHz 衰减器芯片Amir Effendy等人于2011年设计并制造了一减器的主要微波传输结构为共面波导氧化铝基板。图 1.2 DC~67GHz π 型 5dB 衰减器的托木斯克国立大学的 Nikolay N. Voronin 定衰减器[12],如图 1.3 所示。该系列衰减器波信号,其固定衰减值分别为 3dB、6dB、

衰减器


班牙坎塔布里亚大学的 Juan L. Cano 团队研究并制作了一款基0dB 固定衰减器[10],如图 1.1 所示。该芯片使用了温度稳定的氮率的晶体石英作为基板材料以及内部散热结构设计,其工其插入损耗在工作频带内为 19.9 dB±0.65 dB,回波损耗均优于图 1.1 DC~40GHz 衰减器芯片验室的Amir Effendy等人于2011年设计并制造了一款5dB固定衰示。该衰减器的主要微波传输结构为共面波导,工作频率范其衬底为氧化铝基板。

固定衰减器


图 1.3 基于 GaAs 的一系列固定衰减器特单片衰减器研究现状纪以来国内外都开始进行了基于有源开关的单片步进衰减器的研究格我们可以看出基于传统的 PIN 开关、FET 开关制成的单片衰减器、回波损耗较低、体积较大并且衰减平坦度较低。而且 2013 年后对的研究鲜有报道。针对以上问题国外研究团队尝试将射频 MEMS 开步进衰减器中。表 1.2 基于传统开关的衰减器研究总结究机构 结构描述 性能描述 时t technologies&D[14]基于 GaAs FET 开关 工作频带 DC~6GHz 2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媛媛;陈凤霞;高学邦;;一种超小型DC~18 GHz MMIC 6 bit数字衰减器[J];半导体技术;2016年08期

2 刘阳;杨金涛;;高压衰减器的时域校准方法[J];环境技术;2014年S1期

3 吴畏;;一种高性能可编程衰减器设计[J];世界电子元器件;2012年03期

4 杜润;柯坚;刘凯;于兰英;;二级液压脉动衰减器的共振频率分析[J];机床与液压;2010年09期

5 邓玉芬;朱蕾;;小步进功率数控衰减器的设计及实现方法[J];微波学报;2010年S1期

6 姜玉泉;;一种双通道可编程衰减器设计[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年22期

7 王会智;李拂晓;;高性能超宽带单片数字衰减器设计与实现[J];半导体学报;2006年06期

8 袁德昌;;电阻型组合衰减器大有发展前途[J];集成电路应用;2003年12期

9 陈华;信号衰减器[J];有线电视技术;2001年10期

10 刘琳,陈堂胜,戴永胜,杨立杰,陈继义,陈效建;一种X波段GaAsMMIC五位数字衰减器[J];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2000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岩龙;面向硅基相控阵的衰减器与锁相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2 杜润;液压系统脉动衰减器的特性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3 杨中东;高速扫描三维测量系统宽动态自适应成像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一飞;基于射频MEMS开关的衰减器关键技术研究[D];中北大学;2019年

2 张林;硅基毫米波衰减器集成电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3 王康睿;0-4GHz MMIC集成串并转换数控衰减器芯片研制[D];浙江大学;2018年

4 桑青青;多薄板振动式脉动衰减器滤波机理与特性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3年

5 李宇昂;超宽带低相移五位数控衰减器的研究和设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6 刘清华;多控制功能数字衰减器的研究设计[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文星;超宽带单片五位数字衰减器的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8 钱桂香;超宽带低相移单片六位微波数字衰减器的设计与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9 李文利;粗糙集理论在衰减器材料性能分析和筛选技术领域应用[D];合肥工业大学;2008年

10 李冠男;X波段高精度单片五位数字衰减器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8932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iqiyibiao/28932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d67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