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广西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化开发研究

发布时间:2016-08-22 18:17

  本文关键词:广西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化开发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广西大学》 2008年

广西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化开发研究

汪俊芳  

【摘要】: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没有文化的旅游是没有生命力和活力的。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这给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西拥有大量特色浓郁、品位极高的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随着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的规模和收入近几年也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但是广西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在全国其他地区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中也不同程度的存在。本文认为研究广西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化开发,提出其产业化开发的有效途径和发展战略,以实现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促进富裕文明和谐广西建设,具有深刻而长远的战略意义。 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化开发是将传统的、粗放型民族文化旅游业,通过开发模式的转变、产业结构的优化以及观念、体制等创新,实现现代的民族文化旅游产业。本文从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化开发的基本概念入手,梳理了学术界对民族文化旅游的相关研究,并定义了本文的研究范围。在分析广西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和若干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广西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化的发展思路:(1)通过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化开发模式的转变和结构优化,实现资源的经济效益。发挥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和基地资源优势,建立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的经营体系,延长民族文化旅游产业链条;(2)民族地区经济以民族文化旅游产业为依托,实现民族地区发展与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化开发的有机结合。 然后在总结广西已经形成的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化开发模式和国内外已取得成功的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化开发模式基础上,结合广西自身的特点,归纳并提出了广西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化开发的五大模式:集约化经营开发模式、文化创意+旅游资源+项目市场化运营模式、民族文化旅游节庆与会展推广模式、文化旅游房地产模式、文化遗产品牌吸引模式。接着,提出广西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结构优化的内容与思路:首先明晰广西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价值层次结构,其次确定广西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化开发空间布局,再次完善广西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结构,最后优化配置,形成合理高效的广西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结构。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近期广西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化开发的龙头企业、基地以及近期应重点开发的项目,最后针对广西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化开发提出了若干战略与措施。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F592.7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2
  • 第一章 绪论12-21
  • 1.1 研究背景12-13
  • 1.2 研究动态13-18
  • 1.2.1 旅游产业相关研究13-16
  • 1.2.2 民族文化旅游相关研究16-18
  • 1.3 研究的目的、思路、方法及意义18-21
  • 1.3.1 研究目的18
  • 1.3.2 研究思路及方法18-19
  • 1.3.3 研究意义19-21
  • 第二章 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化开发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21-28
  • 2.1 相关概念21-24
  • 2.1.1 民族文化旅游21-22
  • 2.1.2 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化22-24
  • 2.2 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24-28
  • 2.2.1 产业结构理论24-25
  • 2.2.2 规模经济理论25-26
  • 2.2.3 旅游空间结构理论26
  •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26-28
  • 第三章 广西民族文化旅游业产业化开发现状28-35
  • 3.1 广西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概述28
  • 3.2 广西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现状28-32
  • 3.2.1 取得的成绩28-31
  • 3.2.2 存在的问题31-32
  • 3.3 影响广西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开发因素分析32-33
  • 3.3.1 旅游硬环境因素分析32
  • 3.3.2 思想观念因素分析32-33
  • 3.3.3 政策环境因素分析33
  • 3.4 广西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化开发思路33-35
  • 第四章 广西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化开发模式35-41
  • 4.1 集约化经营开发模式35-38
  • 4.1.1 民族文化主题公园模式36
  • 4.1.2 民族文化旅游村镇与生态民族村寨模式36-37
  • 4.1.3 民族文化歌舞剧模式37-38
  • 4.2 文化创意+旅游资源+项目市场化运营模式38-39
  • 4.3 民族文化旅游节庆与会展推广模式39
  • 4.4 文化旅游房地产模式39-40
  • 4.5 文化遗产品牌吸引模式40-41
  • 第五章 广西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结构优化41-55
  • 5.1 旅游产业结构及产业结构优化内涵41-42
  • 5.1.1 旅游产业结构内涵41
  • 5.1.2 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内涵41-42
  • 5.2 广西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结构优化方向42-44
  • 5.2.1 优化思路42-43
  • 5.2.2 优化方向43-44
  • 5.3 广西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结构优化的内容44-55
  • 5.3.1 突出重点、整合资源,明晰广西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价值层次结构44-46
  • 5.3.2 科学规划,确定广西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化开发空间布局46-49
  • 5.3.3 丰富内涵,完善广西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结构49-51
  • 5.3.4 优化配置,形成合理高效的广西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结构51-55
  • 第六章 广西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化开发重点55-63
  • 6.1 龙头企业55-57
  • 6.2 基地选择57-58
  • 6.3 近期重点项目58-63
  • 第七章 广西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化开发战略与措施63-71
  • 7.1 政府主导战略63-64
  • 7.2 市场导向战略64-65
  • 7.3 品牌带动战略65
  • 7.4 非均衡发展战略65-67
  • 7.5 整合发展战略67-68
  • 7.6 开放创新战略68
  • 7.7 可持续发展战略68-71
  • 结束语71-74
  • 1.结论71-72
  • 2.研究局限72-73
  • 3.研究深入的方向73-74
  • 参考文献74-79
  • 致谢79-80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科研项目情况80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毛小林;;特色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以广西梧州为例[J];商场现代化;2011年11期

    2 计晓燕;;贵州乡村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化构想[J];中国科技信息;2012年1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崔玉范;赫哲族传统文化与民族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庞铭辉;广西少数民族档案的文化旅游价值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2 贾兆滨;甘肃省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现状及产业化对策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3 邹莹;新时期广西形象的影像化传播策略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1年

    4 新其勒;伊金霍洛镇民族文化旅游业发展对当地牧民生活影响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5 朱凡瑾;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6 闭燕转;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广西大学;2012年

    7 马佩佩;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规划及保护性开发[D];广西师范学院;2013年

    8 李晓秋;广西宁明花山岩画的保护与开发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煌庚;旅游产业整合问题的思考[J];求索;2003年06期

    2 徐佩华;关于旅游产业化发展的思考[J];企业经济;2004年07期

    3 李沛君;文化产业发展研究十论[J];生产力研究;2004年03期

    4 刘宏燕;;文化旅游及其相关问题研究[J];社会科学家;2005年S1期

    5 沈和江;;制度、技术、管理:中国旅游产业化成长的制度安排[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6 陈南江,吴月照;略述民俗文化的旅游开发──兼谈客家民俗文化的内容选择[J];特区理论与实践;1997年10期

    7 高慕娟,姬建民;“产业化”是文化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J];探索与求是;2000年08期

    8 龚羽飞;西部旅游文化的产业化发展[J];西部论丛;2002年01期

    9 杨桂红;王在峰;郑彬;;云南省旅游商品产业化发展模式分析及对策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03期

    10 雷光华;西方国家文化产业发展模式与发展趋向探析[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钟声宏;广西民俗文化与民俗旅游开发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蒋天海;洞庭湖区旅游产业发展策略研究[D];湖南大学;2004年

    3 梁振;西部地区民族文化产业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4 汪永萍;甘南藏族民俗旅游开发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思远;;基于SCP分析框架的中国电子商务B2C产业分析[J];品牌(理论月刊);2011年02期

    2 杜嫣;;历史文化村镇旅游商业化现象探究[J];品牌(理论月刊);2011年Z1期

    3 李宝顺;地区主导产业说[J];前沿;2003年03期

    4 韩巍;;论内蒙古草原民俗旅游的发展现状[J];前沿;2008年11期

    5 张红梅;楚德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我国诸多体制的拷问[J];前沿;2011年19期

    6 靳娟娟;信息产业经济学的研究领域[J];情报理论与实践;1996年01期

    7 郭俊华;李海刚;;区域工业化绩效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评价——以西部地区为例[J];情报杂志;2011年07期

    8 李宝顺;关于主导产业系统分析的研究[J];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9 许建平;;加快山东省服务业发展的战略意义与对策[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10 郁广健;;关于建构陕西大旅游产业定位链的深度思考[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6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慧;;京津冀区域旅游文化产业协调发展研究——旅游产业社会文化效应及其调控的理论与实践[A];2011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祝慧;;我国信息安全产业的SCP理论分析[A];2007年全国第十一届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戴锦;;生态化的产业结构[A];黑龙江省生产力学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4 陈群利;;毕节试验区工业化进程研究[A];毕节试验区研究——毕节地区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研究课题集[C];2008年

    5 任保平;;加快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变: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任务[A];2004中国区域经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张驰;顾成友;;基于供需结构视角下的重庆市产业结构优化之路[A];第二届中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论坛暨纪念建国六十周年高层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陆伟刚;;传统产业组织理论的危机及实践含义:基于企业网络的视角[A];中国工业经济研究与开发促进会2005年会暨“产业组织与政府规制”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于良春;鲁志勇;;新产业组织理论的一个新扩展——银行业微观经济学评述[A];中国工业经济研究与开发促进会2005年会暨“产业组织与政府规制”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龚君明;张富洪;;加强农技协自身能力建设 提高服务能力[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10 汤新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A];福建省会计学会理论研讨论文集(2007年)[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平;资源型城市产业演进规律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9年

    2 邱瑞;对外贸易对黑龙江省经济发展影响机理及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王晓辉;中国产业结构的动态投入产出模型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李占魁;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经济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5 王贵荣;新疆奶业结构、行为与绩效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6 谭红杨;生态旅游的公益性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7 马冀勋;区域开发中的主导产业选择与绩效评估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刘占国;我国中小型寿险企业发展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刘青;广东经济可持续发展调控体系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10 陈敏;中国商用车产业发展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依凡;我国少数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化相关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陈曙;湖北省淡水渔业发展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3 国先翠;武汉市城市湖泊生态旅游潜力评价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刘阳;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结构与产业结构关系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席亚军;我国排污权交易对市场结构影响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6 崔莹;旅游学学科性质的哲学反思[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颖;南宁市旅游业发展对扩大内需的效应评价[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毛世军;杭州市主导产业选择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9 朱悦;中国外向型经济增长方式对中国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郭琳琳;国际产业转移与重庆市制造业升级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韫;;困境与选择:民族村寨旅游的社区参与研究[J];青海社会科学;2008年02期

    2 蒙少宁;花山古崖画[J];前进论坛;2005年04期

    3 朱红文,冯周卓;社会科学方法论研究的意义和视角[J];求索;2003年05期

    4 赵建强;;体育产业化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J];企业经济;2006年08期

    5 罗显克;何明智;;文化资源的发掘与文化品牌的打造——以左江地区的花山崖壁画为例[J];钦州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6 韦福巍;甘永萍;;广西入境旅游市场研究[J];热带地理;2009年01期

    7 余青,吴必虎;生态博物馆:一种民族文化持续旅游发展模式[J];人文地理;2001年06期

    8 江金波;论文化生态学的理论发展与新构架[J];人文地理;2005年04期

    9 吕庆华;;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的文化资本理论基础[J];生产力研究;2006年09期

    10 邓志勇;西方“新修辞学”及其主要特点[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远坤;[N];中国旅游报;2007年

    2 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项目组成员 张海洋 张曦 侯远高 徐世梁 刘柳 蓝广胜 卞思梅 编写 蓝广胜 贾仲益;[N];中国民族报;2010年

    3 孟晓驷;[N];中国文化报;2001年

    4 曹兵武;[N];中国文物报;2008年

    5 刘红婴;[N];光明日报;2006年

    6 区桂轩;[N];广西日报;2006年

    7 利津县旅游局 黄真真;[N];东营日报;2011年

    8 省委常委 省委宣传部部长 张田欣;[N];云南日报;2008年

    9 记者 班若川;[N];中国旅游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李寅 王辉;[N];中国民族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学森;我国毛南族聚居区传统体育与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实证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孟鑫;中国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杜开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4 汤立许;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分层评价体系及发展战略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1年

    5 李东铁;文化全球化与民族国家[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6 倪依克;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温军;民族与发展:新的现代化追赶战略[D];清华大学;2001年

    8 江民锦;旅游业对井冈山区发展的影响及模式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9 杨吉华;文化产业政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10 庞辉;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优玄;广西民族文化资本化中的政府政策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刘丽华;社会主义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素质体系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3 臧萍;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适度产业化及其管理策略[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4 朱晓莉;来安县文化产业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5 肖刚;体验经济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赵海平;科学发展观视野下青海省土族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青海大学;2011年

    7 王文静;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8 张永贞;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生态研究[D];广东海洋大学;2011年

    9 闫二军;从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探析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趋势[D];西北民族大学;2011年

    10 张照;广西壮族传统文化与当代壮族发展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滕腾;;边关旅游与歌圩文化融合机制构建[J];江苏商论;2011年10期

    2 王程;;试论民俗体育文化产业化的发展[J];社会科学家;2011年12期

    3 陈阳光;王帅;;从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分析其现代价值[J];搏击(武术科学);2013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潘景璐;基于生境压力的发展对秦岭生物多样性保护影响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红;改革开放以来广西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中的民族文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越圆;基于生态足迹的成吉思汗陵旅游区可持续发展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3 张玉婷;旅游对黑龙江省赫哲族聚居区的传统文化的影响及旅游开发与保护[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周吉娜;赫哲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5 覃玲丹;建国前侗族档案及档案工作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2年

    6 林友德;新中国成立以来福建和广西区域形象嬗变比较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3年

    7 王资演;甘肃民族体育项目发展策略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3年

    8 张雨微;民族文化政策视角下赫哲族的文化传承研究[D];延边大学;2013年

    9 杨承雪;当前赫哲族精神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3年

    10 杨艳;“民族村”东道主文化调适的社会学研究[D];贵州民族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煌庚;旅游产业整合问题的思考[J];求索;2003年06期

    2 金元浦;文化生产力与文化产业[J];求是;2002年20期

    3 申维辰;发展文化产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J];求是;2003年05期

    4 黄少辉;;开展海南岛少数民族专项旅游[J];热带地理;1989年03期

    5 田里;论民俗旅游资源及其开发[J];人文地理;1997年03期

    6 张捷;区域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定量评价研究——九寨沟藏族民俗文化与江苏吴文化民俗旅游资源比较研究之二[J];人文地理;1998年01期

    7 隗芾;;关于旅游文学的开发和利用[J];汕头大学学报;1987年04期

    8 程玉春,夏志强;西方产业组织理论的演进及启示[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9 王强;试论旅游业的不确定性——兼论旅游体制改革基本思路[J];社会科学家;1988年01期

    10 涂人猛;区域旅游理论研究[J];社会科学家;1994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晋;[N];经济日报;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钟声宏;广西民俗文化与民俗旅游开发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刘建;重庆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3 顾涛;中国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4 李文明;庐山旅游文化深度开发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4年

    5 陈芳;桂林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3年

    6 王慧玲;延边地区民俗旅游开发研究[D];延边大学;2004年

    中国知网广告投放

    广西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化开发研究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京ICP证04044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9993 010-62982499
    服务热线:010-62985026 010-62791813
    在线咨询:
    传真:010-6278036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475号



      本文关键词:广西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化开发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004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1004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578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