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民族国家名词解释_民族国家有哪些_缅甸1988年以来的民族国家构建研究

发布时间:2016-08-29 17:25

  本文关键词:民族国家构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对缅甸1988年以来的民族国家构建进行的研究,实际上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缅甸中央政府推行的以“政令军令统一”为主要内容的国家构建;二是缅甸中央政府实施的把领土范围内的多元民族整合为国族的民族构建;三是在与中央政府推动的民族国家构建的互动过程中,缅甸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呈增强的趋势,尽管少数民族与中央政府仍然存在尖锐的矛盾和冲突。本文主要采用民族政治学关于民族国家构建的理论来对缅甸1988年以来的民族国家构建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对1988年以来缅甸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增强及其原因,对缅甸民族国家构建的现状、挑战、机遇和趋势等问题进行全面的探讨。 本文由绪论和正文的五章及结语组成。 绪论部分阐述了选题的由来及研究的意义,主要概念和理论框架,研究方法和创新点,以及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第一章首先论述昂山“多样化的统一”的民族国家构建思想和实践促进了缅甸民族国家的建立。本章随后论述吴努、奈温政府推行的民族国家构建政策。本文认为无论是吴努政府在民族国家构建上采取的以削弱少数民族权利和加强联邦权力为手段的政治一体化,以佛教国教化和统一的民族文化政策为主要手段的民族同化政策,还是奈温政府采取的大力镇压反政府武装,加强中央集权及缅族化政策,因为都忽视了少数民族在民族认同上的原生情感和不断剥夺少数民族的民族权利,从而遭到了少数民族的普遍反对,导致少数民族普遍建立自己的民族武装,对抗中央政府,最终使缅甸的民族国家构建陷入困境。 第二章主要以列表统计的方法对缅甸独立以来,特别是1988年以来少数民族武装民族政治目标的变化来说明他们国家认同的增强。统计表明,1988年新军人政权上台以前,缅甸约19支少数民族武装主张独立建国。到1988年以后,尽管少数民族武装与缅甸中央政府间的矛盾并未解决,甚至还爆发激烈的武装冲突,但主要的少数民族武装已不再要求独立建国,而是要求在国家主权框架下寻求包括武装合法在内的高度自治。 第三章主要探讨缅甸少数民族在国家认同上增强的原因。自1988年以来,缅甸主要的少数民族武装已经基本放弃了独立建国的民族政治诉求,转而寻求高度的民族自治权利。本文认为此种转变的内部动力是中央政府与少数民族武装双方基于利益的考量。主要表现为新军人政府对少数民族武装积极推行政治和解政策,利用和解推进民族国家的构建。少数民族则希望通过和解获得包括保留武装在内的高度民族自治权。转变的外部条件为地区和平主义的盛行,特别中国、泰国等邻国为了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抛弃冷战意识,调整对缅甸少数民族武装的政策,基本放弃了把缅甸少数民族武装作为缓冲力量或干涉缅甸内政的作法。 第四章首先简要介绍2008年宪法出台的背景和内容,以及军方根据宪法进行的“军令政令统一”的边防军改编计划,然后着重分析宪法赋予军人在民族国家构建中的领导地位,以及宪法体现的民族国家构建的内容。 第五章首先论述缅甸未来民族国家构建可能面临的挑战,然后分析缅甸民族国家构建的机遇和趋势。本文认为,退居幕后但对缅甸民族国家构建有着重大影响的军人集团,如果利益得不到保证,很可能做出不利于缅甸民族国家构建的行为。未来民盟在国家权力上的独大会使权力竞争的失败者可能采取较为激进的措施获取选票,而不顾国家的分裂和民族的团结。少数民族过高的民族政治诉求也会影响缅甸民族国家构建。尽管缅甸的民族国家构建面临诸多挑战,但也存在众多机遇,如昂山素季愿意推动民族和解,少数民族武装对政府和谈倡议的积极响应,以及大国、邻国对缅甸民族和解的支持等等。本章最后分析认为,尽管缅甸的民族国家构建困难重重,但完成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构建是大趋势。 在结语部分,本文对缅甸民族国家构建的特点,缅甸主要少数民族国家认同增强的原因,以及缅甸民族国家构建的挑战、机遇和趋势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总结。


  本文关键词:民族国家构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049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1049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92f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