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最多民族的国家_韩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吗_社会建设视野中的城市社区治理和多民族参与

发布时间:2016-09-06 19:16

  本文关键词:多民族参与,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社会建设视野中的城市社区治理和多民族参与

周大鸣

文章来源:《思想战线》2012年第5期

摘 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社区建设动员过程中,将各民族视为一体的“居民动员”逻辑,忽视了社区中各少数民族历史地和实践地形成的民族意识和组织结构特征,从而导致城市社区中民族关系的紧张。一个包括各民族在内的多元主体治理的权力格局的形成是社区自治的必然趋势和要求; 具有自我管理能力的社区自治组织结构设置,是实现社区自治的制度保证; 动员各民族居民共同参与,则是通过实践实现社区自治的群众基础。在多元治理主体的互动中,实现社区资源的优化整合,才能真正推动我国城市社会建设中的社区治理向社区自治方向前进,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

关键字:社会建设; 城市社区建设; 社区治理; 民族问题; 多民族参与

一、传统与现代:从社会管理到社会建设中的民族问题

郑杭生从正向和逆向两个方面对社会建设进行过表述。从正向说,所谓社会建设,就是要在社会领域不断建立和完善各种能够合理配置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机制,并相应地形成各种良性调节社会关系的社会组织和社会力量。从逆向说,社会建设就是根据社会矛盾、社会问题和社会风险的新表现、新特点和新趋势,不断创造和完善正确处理社会矛盾、社会问题和社会风险的新机制、新实体和新主体。通过这样的新机制、新实体和新主体,更好地弥合分歧,化解矛盾,控制冲突,降低风险,增加安全,增进团结,改善民生。①

严格来讲,在传统中国社会中,,由于不存在现代民族国家的“国家自觉”与“社会自觉”,因此现代意义上的“社会建设”乃至“国家建设”的概念都是不适用的。在传统中国,国家与社会的前进过程是在一种半自觉状态下的自然“演化”,而不是一种自觉状态下的“发展”。在这种情形下,国家对社会的一体化管理和治理是不可能存在的。社会的广大领域被现实存在的力量瓜分,而国家不得不依靠它们来实现国家统治,以维持社会的基本治理。②


  本文关键词:多民族参与,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108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1108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bbd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