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匈奴是现在的什么民族_民族分裂主义的本质

发布时间:2016-10-17 10:09

  本文关键词:民族分裂主义,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民族分裂主义的本质

作者:田忠福 版面:第A2版 制作:高小明 时间:2014-06-05

    认清民族分裂主义的反动本质,是挫败西方敌对势力把我国边疆地区作为“分化”突破口图谋的需要,是新疆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久治安的需要,更是新疆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
    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俄为达到分裂中国的目的,先是支持中亚浩罕国军官阿古柏入侵新疆。阿古柏一路招兵买马,先后侵占了喀什噶尔、英吉沙、叶尔羌、和田、阿克苏、乌什、库车,并建立了“哲德沙尔(七城)”汗国,接着又侵占了吐鲁番、迪化(乌鲁木齐)。在阿古柏攻城掠地期间,惨遭杀戮的各族人民达数十万人,仅和田就有5万多人死在了阿古柏的屠刀下。清军在新疆各族人民的支持下,消灭了阿古柏侵略者,使新疆回归祖国。清政府也因此以“故土新归”之意,在新疆建省。此后,英俄又借助泛伊斯兰主义、泛突厥主义的思潮,在新疆煽动民族分裂。泛伊斯兰主义、泛突厥主义的思想20世纪初传入新疆,麦斯武德、穆罕默德·伊敏和艾沙伯克等民族分裂主义分子,全盘接受了“双泛”思想,并在上世纪30年代开始把舆论宣传变为实践活动。1932年2月,以穆罕默德·伊敏为首的一小撮分裂分子在和田成立了所谓的“和田伊斯兰王国”, 1933年11月沙比提大毛拉在喀什建立了所谓的“东突厥斯坦伊斯兰共和国”,这两个分裂组织在新疆各族人民的反对下,很快就被平息。但它开了一个恶劣的先例,民族分裂分子从此就将自己的目标定位在建立“东突厥斯坦”国家政权上。
    民族分裂活动之所以能够得到一部分人的响应,原因之一是穆罕默德·伊敏在1932年从事分裂活动失败后,撰写了一部《东突厥斯坦历史》,该书将不规范地理名词“东突厥斯坦”政治化,鼓吹“东突厥斯坦”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其民族有近万年历史,,是人类历史上最优秀的民族,鼓吹所有操突厥语和信奉伊斯兰教的民族联合起来,组成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叫嚣“要反对突厥民族以外的一切民族”。新中国成立后,老牌的民族分裂主义势力遭到毁灭性的打击,但境内外的民族分裂势力为推翻新生的人民政权,一直没有停止过策划发动叛乱和暴乱的行为。进入上世纪90年代,随着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境外敌对势力进一步加紧对我国实施“分化”战略,新疆的民族分裂活动呈现出逐步升级态势,分裂活动越来越表现出政治目标的极端化和途径的暴力化。翻开新疆的历史,不难发现,民族分裂分子大肆宣扬的“我们的祖先是突厥,我们的祖国是东突厥斯坦”等说法都是荒谬的,无论是史书记载还是维吾尔族学者以及民众,均认同维吾尔的族源系住在鄂尔浑河流域的回纥人。当今世界根本不存在突厥这个民族,也没有所谓的突厥语,只有突厥语族下的不同民族语言。所谓的“东突厥斯坦伊斯兰运动”、“东突厥斯坦解放组织”、“东突厥斯坦新闻信息中心”,包括“世维会”,都是建立在一个根本不存在的地理概念上的民族分裂组织。
    民族分裂主义极力歪曲新疆历史,说我国古代北方和西域的各民族都是“独立”于中华民族大家庭之外的民族,把中原王朝和汉族等同于中国,把长城作为划分突厥与中国的国界,从根本上否认新疆自西汉以来即为中国一部分的历史事实。否认我国各民族友好往来和共同缔造伟大祖国的历史发展主流,把民族关系史描绘成汉族同其他少数民族互相仇视、不断征战的历史。叫嚣“要反对突厥民族以外的一切民族”,消灭“异教徒”。把生活在古代中国北方和西域的一切民族,包括操突厥语族语言和非突厥语族语言的诸民族都称之为“突厥民族”,把这一切民族文化都说成是“突厥文化”,把这一切民族活动过的地方都归为“突厥国家”,这从根本上违背了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客观规律。
    民族分裂主义是泛伊斯兰主义和泛突厥主义的反动社会思潮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集中体现,是适应国内外敌对势力政治需要的一种反动的社会思潮。民族分裂主义往往在民族、宗教问题的幌子下,贩卖他们腐朽没落的思想,蒙蔽一些不明真相的人们,以达到他们的罪恶目的。
    社会稳定是新疆发展的前提和保障,没有稳定这个前提条件,什么事情也干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去,更不能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只有稳定,才能粉碎敌对势力破坏民族团结、分裂祖国统一的图谋;只有稳定,才能给民族分裂分子以最有力的还击;只有稳定,才能维护新疆社会发展、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和各族群众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 下一篇:维吾尔大学生公开信折射当代青年担当精神

  •   本文关键词:民族分裂主义,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426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1426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b5c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