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外来劳动力对新疆的经济影响分析

发布时间:2016-11-04 15:50

  本文关键词:少数民族人口分布变动与人口迁移形势——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中央民族大学》 2008年

外来劳动力对新疆的经济影响分析

张凌茹  

【摘要】: 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发生大规模的劳动力转移和流动。劳动力的流动在市场经济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无论国外还是国内围绕着劳动力流动的研究都在不断的深入,经济学家的分析成果在劳动力移动和移民政策等领域的应用比在其他任何领域的应用都更为重要,因为每年都有高达数以千万计的个人生活会受到就业制度和移民政策影响。近年来,大城市劳动力市场态势发生了较大变化,本地劳动力与外来劳动力的就业冲突日益显现,外来劳动力对大城市劳动力市场的影响问题,不再只是一个学术问题,更是一个政策性问题。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宏观发展战略地提出,西部地区的发展状况也因此成为国内外企业界、学术界和新闻界关注的热点。现有的关于劳动力流动方面的研究少有涉及到“人力”丰富,并非“人力资源”丰富、“人力剩余”,而非“人力资源”剩余的少数民族特征显著的西部地区。故本文将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作为研究外来劳动力流入的对象,应用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运用民族经济学、劳动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分析外来劳动力流入新疆的经济影响,得出的结论和政策建议都更具有现实意义。 通过本文前五章详尽的背景介绍、理论模型、数据分析及细分劳动力流入的影响分析,得到了四个基本结论:第一,外来非技术工人的流入直接与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镇非技术工人形成就业竞争,对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尤为突出,相关政府部门应出台应对措施,以保护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增收,同时也应有针对性地加强就业促进政策改善城镇非技术工人的失业状况;第二,季节工的流入是对新疆季节性劳动力短缺的有益补充,虽然可能会带来一些问题,但不会从根本上改变他们对新疆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第三,外来技术工人对新疆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还需政策倾斜、大力引进;第四,外来经商人员的进入使得新疆经济更加繁荣,对新疆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都有一定的贡献。 本文的研究结论基于新疆劳动力市场的特殊性,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对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具有一定参考价值。政府在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同时,应采取和实施针对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保护性措施;有针对性地加强就业促进政策的实施力度;针对新疆季节性流动劳动力短缺的现象,政府除了从工资安排、社会福利、季节工信息采集等角度来缓解外,还应积极提升农、棉业的现代化,推广和加大机械化采收,解决劳动力短缺的瓶颈问题;依靠新疆优势产业发展方向,发挥人才准入优势,加大吸引技术人才政策倾斜力度;扩大利用已有的资源优势,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或资源加工型产业的转移;完善和规范劳动力市场管理等重要政策含义。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F249.2;F127;F224
【目录】:

  • 摘要2-4
  • ABSTRACT4-9
  • 绪论9-15
  • 一、为什么研究劳动力流动?9-11
  • 二、为什么选择新疆?11-12
  • 三、如何理解本文的“外来劳动力”?12-15
  • 第一章 研究背景15-22
  • 第一节 中国劳动力流动的现状与特征15-16
  • 一、跨省流动人口的年龄特征15
  • 二、跨省流动人口的受教育程度15-16
  • 三、跨省人口流动的第三个特点16
  • 四、跨省流动还呈现出向经济发达地区聚集的特点16
  • 五、在跨省人口流动中,流动人口多以简单劳动为主16
  • 六、跨省流动人口的外出时间特征16
  • 第二节 新疆劳动力及劳动力市场的现状与特征16-22
  • 一、新疆劳动力市场的现状17
  • 二、新疆劳动力的现状与特征17-22
  • 第二章 劳动力流动理论模型22-28
  • 第一节 刘易斯的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型22-23
  • 第二节 哈里斯—托达罗模型23-25
  • 第三节 中国经济转轨中劳动力流动模型25-28
  • 一、模型的四个假定条件25-26
  • 二、市场主导部门模型26-27
  • 三、理论模型的部分结论27-28
  • 第三章 对外来非技术工人流入的经济影响分析28-43
  • 第一节 理论背景28-29
  • 第二节 分析性研究29-43
  • 一、数据29-32
  • 二、估计结果32-41
  • 三、本文观点41-43
  • 第四章 对外来技术工人流入的经济影响分析43-51
  • 第一节 技术工人的现状、地区分布及流动43-47
  • 一、中国技术工人的现状、地区分布及流动43-45
  • 二、新疆技术工人的现状与流动45-47
  • 第二节 较高质量的人力资本的流入与经济增长47-48
  • 第三节 吸引外来技术工人流入对新疆经济的影响48-51
  • 一、吸引外地技术工人流入有利于带来先进的技术和生产工艺48-49
  • 二、吸引外来技术工人有利于提升本地工业竞争力49
  • 三、吸引外地技术工人流入有利于产业升级和企业持续发展49
  • 四、吸引外地技术工人流入有助于新疆的招商引资49-51
  • 第五章 对外地经商人员流入的经济影响分析51-56
  • 第一节 中国外地经商人员的特点51-52
  • 第二节 外地经商人员的流入对新疆的影响52-56
  • 一、满足了新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53
  • 二、优化了新疆产业结构53
  • 三、加快了新疆的对外贸易53-54
  • 四、增加了外地资金、先进技术对新疆的投入54-55
  • 五、增加新疆税收与就业机会55
  • 六、带动边远地区的经济发展55-56
  •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56-61
  • 第一节 研究结论56
  • 第二节 政策建议56-61
  • 一、政府应采取和实施针对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保护性措施56-57
  • 二、有针对性地加强就业促进政策的实施力度57-58
  • 三、提升新疆农、棉业的机械化、现代化水平,解决季节工短缺难题58
  • 四、依托新疆优势产业,加大吸引技术人才政策倾斜力度58-59
  • 五、大力招商引资,,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或资源加工型产业的转移59
  • 六、完善和规范劳动力市场管理59-61
  • 参考文献61-64
  • 附录64-65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65-66
  • 致谢66-67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吐尔浑·艾力;新疆劳务派遣问题法律因应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刘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季节性拾花工流动经济学分析[J];甘肃农业;2006年02期

    2 范剑勇,杨丙见;美国早期制造业集中的转变及其对中国西部开发的启示[J];经济研究;2002年08期

    3 蔡昉,都阳,高文书;就业弹性、自然失业和宏观经济政策——为什么经济增长没有带来显性就业?[J];经济研究;2004年09期

    4 张善余,曾明星;少数民族人口分布变动与人口迁移形势——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J];民族研究;2005年01期

    5 马戎,王晓丽 ,方军雄 ,韩亚萍;新疆乌鲁木齐市流动人口的结构特征与就业状况[J];西北民族研究;2005年03期

    6 范剑勇,张涛;结构转型与地区收敛:美国的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世界经济;2003年01期

    7 王颖;人口流动与新疆社会经济发展[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8 蔡昉;中国城市限制外地民工就业的政治经济学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00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华详;我国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现状与对策[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2 付飞;李异;张健;;高龄老人户外交往空间设计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1期

    3 张洪波;徐苏宁;;全球气候变化下低碳城市实现的规划途径[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6期

    4 崔木花;;基于情景分析法的循环经济规划研究——以安徽能源循环经济规划为例[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5 柳百萍;我国户籍管理制度对城乡人口流动的影响分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6 汪少波;略论非合理性政府行为与政府成本刚性[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7 黄晓霓;;当前我国分配领域的突出问题及其对策分析[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8 王守敬;;对我国居民消费率过低的几点思考[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9 孟祥健;;新农村建设视域中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10 郑家欢;吴志祥;;安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浅析[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年1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建一;;长三角循环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主要挑战[A];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长三角循环经济论坛暨2006年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常慧娟;;京津冀区域旅游文化产业合作研究[A];2011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滕吉文;阮小敏;张永谦;闫雅芬;;节能高效、减排低碳与责任和快速工业化及经济腾飞[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12年

    4 李毅;;民营房地产业发展报告[A];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 No.1(2003)[C];2004年

    5 王娜;邱琦;;我国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的推广与普及[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1年

    6 唐海龙;徐玉新;蒋高明;刘沙沙;张偲;钟世霞;;化肥减施及秸秆过腹还田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以弘毅生态农场为例[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1年

    7 郭雪松;邹娟;梁瀚文;刘俊新;;苕溪流域典型村落水污染特征调查研究[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1年

    8 黄璜;;“积极老龄化”理论视角下的我国老龄旅游产业发展战略[A];2012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2年

    9 汪清蓉;;城市旅游业能耗消耗、二氧化碳排放估算方法及深圳市实证分析[A];2012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2年

    10 李怀;韩瑞;;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扣除额标准的法与经济学分析[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熙茹;珠江三角洲城市职业女性体育生活方式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唐斌;《人民日报》中(1987-2007)农民工的话语再现[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田鹏;认同视角下的欧盟语言政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胡雪梅;科学人才观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汪慧玲;科技进步对劳动就业影响的实证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6 丁鹏;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汉族移民文化变迁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7 陈春常;转型中的中国国家治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董国强;我国高校教师人力资本定价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9 罗新宁;基于SPAD的棉花氮素营养诊断及氮营养特性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10 李玉凤;黑龙江省产业结构优化及仿真[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丽;服装制造业农民工生活质量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高晓辉;基于DEA方法的农地利用效率差异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张翼;城市新移民社会适应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闫恒超;棉花纤维发育伸长期和次生壁加厚期数字表达谱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孙书青;农民工就业现状与对策[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王旭;资源型城市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7 刘鹏;煤粉永磁强磁滤器的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谭啸;湘中南地区农村初中学校体育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9 史玉岩;开发节地型居住小区的技术措施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10 毕圣洁;中国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合法性构成与获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增毅;;美国劳务派遣的法律规制及对我国立法的启示——兼评我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J];比较法研究;2007年06期

    2 张妮;宾进广;;劳务派遣中的劳动者权益保护问题[J];中国劳动保障;2005年12期

    3 魏艳春;国际人才派遣业的发展[J];中国人才;2003年05期

    4 景志强;人才派遣亟待法律规范[J];中国人才;2003年06期

    5 周钰坤;;浅析劳务派遣关系中的“三期”[J];当代经济;2011年08期

    6 钱雄伟;;新劳动合同法背景下劳务派遣的法律规制[J];鄂州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7 谢德成;;我国劳务派遣立法的模糊性及其改进路径[J];法学;2011年08期

    8 吴贵明;;基于不同视角的劳务派遣制度分析——兼论促进劳务派遣业发展的建议[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9 刘凤玲;王继东;;浅论劳务派遣用工存在的法律风险[J];法制与社会;2011年11期

    10 李丹仪;;人事代理与登录型劳务派遣对接思考[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沈同仙;劳动力派遣中的政府规制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韩晔;我国劳务派遣规制的主要理论争议及路径选择[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2 孔凡武;论非标准劳动关系的法律保护[D];宁波大学;2011年

    3 丁银;《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劳动派遣的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4 李印;新疆当前的就业问题与政府作为研究[D];新疆大学;2009年

    5 孙茹;劳务派遣法律问题研究[D];贵州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红松;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弹性问题研究[J];财经研究;2003年04期

    2 范剑勇,朱国林;中国地区差距演变及其结构分解[J];管理世界;2002年07期

    3 廖常勇;对国债投资的理性思考[J];经济体制改革;2003年04期

    4 龚玉泉,袁志刚;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非一致性及其形成机理[J];经济学动态;2002年10期

    5 蔡晳,王德文;中国经济增长可持续性与劳动贡献[J];经济研究;1999年10期

    6 蔡昉,都阳;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趋同与差异——对西部开发战略的启示[J];经济研究;2000年10期

    7 林毅夫,蔡日方,李周;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地区差距分析[J];经济研究;1998年06期

    8 李培林;老工业基地的失业治理:后工业化和市场化——东北地区9家大型国有企业的调查[J];社会学研究;1998年04期

    9 蔡昉,杨涛;城乡收入差距的政治经济学[J];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04期

    10 蔡昉,王美艳;中国城镇劳动参与率的变化及其政策含义[J];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常修泽;;关于城市劳动力市场几个问题的答辩[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02期

    2 刘强;;从工业化到信息化:乡城劳动力流动的制度变迁[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06期

    3 龚莉;;中国的劳动力流动状况分析[J];当代经理人(中旬刊);2006年19期

    4 杨海涛;;明确劳动力的商品属性,开放劳动力市场[J];开放时代;1986年03期

    5 蒋长流;王晴;;失业回滞理论对安徽就业问题的普适性研究[J];江淮论坛;2007年03期

    6 刘俊英;;劳动力流动与就业增长的路径研究[J];经济导刊;2008年01期

    7 毕先萍;;劳动力流动对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J];经济评论;2009年01期

    8 李元春;;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实证研究综述[J];生产力研究;2009年14期

    9 张永中;;解决农民工流动问题的制度性思考[J];生产力研究;2011年06期

    10 Kenneth Roberts;王冉;;中国劳动力流动的形势及其变化——从历时最久的流动中得到的启示[J];中国人口科学;2005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金龙;曾小春;;微观视角的贫困地区人口流动机制探讨[A];经济发展与管理创新--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朱宁洁;;劳动力市场与大学毕业生人力资本投资决策[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课题组;;加入WTO对浙江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影响及应对策略[A];探索与创新——浙江省劳动保障理论研究论文精选(第二辑)[C];2002年

    4 孙文远;裴育;;国际外包与劳动力市场关系:基于美国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严法善;;劳动力市场与按劳分配[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理论与实践[C];1993年

    6 汤生玲;;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成因与对策[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7 金汝斌;陈诗达;陆海深;;我国劳动力市场运行中的政府职能[A];探索与创新——浙江省劳动保障理论研究论文精选(第三辑)[C];2003年

    8 岳昌君;;中国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研究综述[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北京大学论文集[C];2004年

    9 吴光炳;;人力资源市场配置的障碍及对策[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理论与实践[C];1993年

    10 海伦娜;盛荔;;青年、全球化与就业:基于地区视角的考察[A];青年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报告——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4)[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鹏;[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0年

    2 记者 顾荣 实习生 李薇;[N];西安日报;2009年

    3 王国明;[N];中国工商报;2005年

    4 ;[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5 记者 余延青 通讯员 时守武;[N];嘉兴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王刘芳;[N];北京日报;2003年

    7 记者方列;[N];人民日报;2003年

    8 本报记者 杨祖荣;[N];解放军报;2009年

    9 记者 康桂君;[N];通辽日报;2009年

    10 记者 邵雪廉;[N];金华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永照;我国劳动力市场行政分割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2 于艳芳;欧盟劳动力市场灵活保障模式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3 王阳;转型期中国劳动力市场灵活安全性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

    4 李亚伯;中国劳动力市场发育论纲[D];江西财经大学;2003年

    5 李琴;临时劳动力流动全球性法律制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6 邱红;中国劳动力市场供求变化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7 张晓青;数字就业——基于GIS的区域劳动力市场信息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石莹;我国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歧视与户籍歧视[D];山东大学;2010年

    9 高文博;经济转型时期中国劳动力再配置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10 张文武;劳动力流动与产业空间结构[D];南京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凌茹;外来劳动力对新疆的经济影响分析[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2 曹风;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D];西北大学;2008年

    3 白清平;试论我国结构性失业的成因及对策[D];西北大学;2006年

    4 徐丽梅;我国劳动力市场指标体系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5 胡祖杰;我国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问题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6 吴伟;劳动力市场的完善与反失业[D];新疆大学;2001年

    7 蔡玉敏;劳动力市场、社会关系网络与职业地位获得[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8 余子鹏;关于中国劳动力市场化程度测量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9 曹达舜;大学生就业的经济学分析[D];山东大学;2005年

    10 刘聪;我国雇佣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少数民族人口分布变动与人口迁移形势——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643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1643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90b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