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国家养老政策_民族政策体系视野下的民族识别及其解读

发布时间:2016-11-08 19:16

  本文关键词:民族政策体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民族识别作为我国民族政策的重要实践基础,对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和民族工作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和作用。但是,近年来,伴随着对民族政策的讨论,民族识别也成为争议的焦点。那么,究竟该如何看待制度安排下的民族识别呢?如果从特定的民族政策体系框架内对民族识别问题进行解读,弄清这些问题,或许可以帮助我们认识民族识别所具有的合理性与必然性。

  民族识别,简而言之就是指官方对民族成份的辨别和确认。作为我国民族政策的重要实践基础,民族识别对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和民族工作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和作用。我国始于上世纪50年代初的民族识别工作历经数十年已基本完成,民族共同体成为了我国的一种制度安排。但近年来,伴随着学术界对国内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体系的梳理、总结、反思以及在新时期一些与此相关的后续问题逐渐显现,民族识别不可避免地成为学界争议的一个焦点。民族识别是否具有必要性?如何看待民族识别的效果?这两个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追问具有不言而喻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也因此成为了我国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研究必须直面的问题。而围绕民族识别所产生的学术争论,既有对相关理论的追问,又有对民族政策实践范畴的思考,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分析方法和观察角度的差异也同样重要,,因为,对于民族这样一个异常复杂的社会现象而言,多维度的分析是最大可能地接近事物真相所必需的。

  尽管各国对“民族”概念的理解有差异,但毕竟由于它的客观存在,对于民族的研究也才成为一种世界现象。民族识别仅仅是认识民族的一个环节,尤其是在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中,民族识别似乎具有普遍性。那么,是否应该在特定的民族政策体系框架内对相关问题进行思考?我们对民族识别现象的解读是否可以另僻路径?

  社会主义国家民族政策体系下的民族识别

  任何社会现象的产生都离不开特定的时代环境。如果仅从一国范围而言,其民族政策既是本国政治主张的反映,也是政治实践的工具。但若是将国家置于世界格局的宏观范畴来观察,我们看到的则是一个更加复杂、多样化的国际法主体之间的互动与较量,民族政策也因此出现超越国界的更高层次的形态。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以苏美两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并且展开了全面的较量。由于同一阵营内部的国家彼此在意识形态、执政党的性质、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模式、社会发展道路等方面都具有许多共同性,与此相适应,民族政策体系也不可避免地打上了两极格局的时代烙印,民族识别便是其中的历史产物之一。

  民族识别是社会主义国家民族政策体系的一个衍生现象。民族识别并不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专利,但是通过官方确认族别、民族成为一种制度安排、通过制定相应的民族政策以达到解决民族问题的行为和过程,却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一种普遍现象。这也是与其他一些国家的民族识别现象不一致的关键之处。


  本文关键词:民族政策体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684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1684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d4e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