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民族团结重在交往交流交融

发布时间:2017-03-10 13:04

  本文关键词:民族交流,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原标题:民族团结重在交往交流交融

  如今,节日互访已成为各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的一个重要形式和表现。就在刚刚过去的藏历新年,笔者和汉族朋友前往藏族朋友家里拜年,在感受浓厚的藏民族节日文化的同时,增进了了解、促进了感情,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

  历史充分证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是各民族长期交往交流交融的结果。在长期共同的生产、生活过程中,西藏各民族不断交往交流交融,最终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具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文化形象。这是历史的必然,是时代的要求,是民族团结的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因此,笔者认为,民族团结重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交往是交流和交融的前提。交往既是空间的接触和时间的延续,又是心与心的接近。交往会使不同民族之间彼此发现更多的相似或相同之处,弥合认知和情感上的差异,弱化文化与民族认同的敏感性,,发现和培育出共同的价值和认同。

  交流是交往的扩大和深入。交流要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要深入到思想情感。各民族互相学习语言,是促进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手段和方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相较于交往,交流必须做到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只有这样,各民族交流才能广泛和深入,才能交融。

  交融是交往交流落实到文化层面的成果,是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基础。在漫长的共同生产生活中,西藏各民族已经形成了今天在保持不同民族文化特性基础上的,相互融合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文化形态,比如语言、习俗、饮食、服饰以及情感和思维方式,等等。这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很好的历史和现实基础。

  当然,实现各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不能空谈,不能只喊口号,要实实在在做些事情。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要推动建立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从居住生活、工作学习、文化娱乐等日常环节入手,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促进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关键是“共”字,就是要把“共”字做活,让各民族共同生活在一起,通过共居、共学、共事、共乐,形成唇齿相依的命运共同体。新时期加强民族团结工作就是要把这个内容做深,让各族群众在交往交流交融中相互依存、手足相亲,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

(责编:吴雨仁、余海洲)


  本文关键词:民族交流,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01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2501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08e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