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云南小凉山彝族苦荞文化的环境人类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16 01:01

  本文关键词:云南小凉山彝族苦荞文化的环境人类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苦荞是小凉山彝族的传统粮食作物,在当地人的文化观念中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本文从环境人类学的视角,通过描述苦荞的耕作管理、本土分类命名、相关的神话传说、以及苦荞作为社会物品和仪式祭品的使用,去展开当地文化画卷,发掘苦荞的文化角色和意义,进而分析苦荞在诺苏文化中保持其重要地位的原因。 首先,苦荞是生活在高寒山区环境的小凉山彝族生命繁衍的重要物资。其次,人们与苦荞在种植和使用过程中形成了紧密而直接的关系,积累了丰富的地方性知识,以及有关它的信仰。在诺苏神话传说中,苦荞与他们的祖先、他们自身的来源息息相关,并与祖先一同带来了子孙后代的繁衍昌盛。由此,苦荞承载了诺苏人的情感和记忆。第三,苦荞具有社会和象征上的重要性。人们不仅把它作为果腹的粮食,还把它作为建立社会秩序和保持社会关系的仪式共食物资和馈赠礼物,以及作为各种人生礼仪、祭祖献神仪式上沟通神灵的祭品。人们在生活实践中赋予了苦荞丰富的象征意义,苦荞成为了高贵、洁净、能驱邪祛污、能与鬼神沟通、具生命繁衍力、祖先喜爱等涵义的象征载体,这些象征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成为了当地文化的意义图式。因此,当洋芋、玉米等高产新作物出现时,在经历民主改革和文化大革命等重大社会变革后,以及以大米为代表的市场经济冲击下,苦荞作为食物的价值不如以前重要,但其崇高的文化地位从没有被取代。 通过上述分析,笔者认识到,苦荞是小凉山彝族在各种仪式上建构和传递社会价值的一种媒介。苦荞文化地位的保持不仅因为了其有用性,还与小凉山诺苏社会传统、人们的意义实践、以及情感记忆有关。换言之,苦荞的重要文化地位是人们与他们栖居的家园之间互动的结果,它守护了诺苏人“天、地、人、神”共聚的“诗意的栖居”。 然而,在现代性介入的今天,社会变革及急速的发展在动摇着小凉山彝族社会的传统生活图式。文章最后,笔者与发展问题联系起来,关注全球化背景下小凉山苦荞种植的现状及未来的变化趋势。
【关键词】:小凉山彝族(诺苏) 苦荞 地方性知识 文化象征 环境人类学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C95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一章 导论8-23
  • 第一节 苦荞与凉山彝族8-11
  • 第二节 凉山彝族简介11-13
  • 第三节 文献回顾13-17
  • 一、环境人类学13-14
  • 二、物质文化研究14-15
  • 三、关于彝族与荞麦的研究15-17
  • 第四节 研究方法17
  • 第五节 田野点概况17-23
  • 一、村落地理、历史17-19
  • 二、人口、家户、婚姻、语言、服饰19-20
  • 三、生态环境、经济、农业活动20-23
  • 第二章 苦荞的种植管理23-36
  • 第一节 苦荞的生物属性与小凉山的生态环境23-25
  • 第二节 苦荞在小凉山不同历史时期的种植状况25-27
  • 第三节 苦荞的耕作方式27-36
  • 一、播种28-30
  • 二、中耕30
  • 三、收获30-34
  • 四、加工34
  • 五、劳动中合作与分工34-36
  • 第三章 苦荞的社会使用36-44
  • 第一节 对苦荞的认知36-40
  • 一、荞的分类与命名36-37
  • 二、神话诗歌中的荞37-40
  • 第二节 苦荞饮食文化40-44
  • 一、苦荞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40-42
  • 二、火塘分席共食:等级地位与认同42-44
  • 第四章 苦荞与仪式生活44-59
  • 第一节 苦荞的农耕礼仪44-46
  • 一、播种仪式44-45
  • 二、打荞仪式45
  • 三、有关荞的禁忌45-46
  • 第二节 时节性仪式46-51
  • 一、火把节46-48
  • 二、诺苏新年48-51
  • 第三节 生命周期仪式中荞的使用51-57
  • 一、分娩、出生仪式中荞的使用51-52
  • 二、换裙仪式中荞的使用52-53
  • 三、结婚仪式中荞的使用53-54
  • 四、丧葬仪式中荞的使用54-57
  • 第四节 生命危机仪式中荞的使用57-59
  • 第五章 苦荞与小凉山彝族社会文化的变迁59-65
  • 第一节 经济、社会结构与文化观念的变迁分析59-61
  • 第二节 现代性所带来和可预见的变迁61-65
  • 一、环境变迁61-62
  • 二、家庭劳力的外流及饮食结构的改变62-63
  • 三、政府发展政策的影响63
  • 四、苦荞的未来63-65
  • 结语65-67
  • 参考文献67-70
  • 附录:小凉山部分图片资料70-76
  • 致谢76-7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凯·米尔顿;多种生态学:人类学,文化与环境[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98年04期

2 黄应贵;;作物、经济与社会:东埔社布农人的例子[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3 沙马拉毅;论彝族毕摩文学[J];贵州民族研究;2003年01期

4 张雯;;试论当代生态人类学理论的转向[J];广西民族研究;2007年04期

5 李世康;荞麦与彝族民俗[J];农业考古;1996年01期

6 巫达;;荞麦、全球化与彝族文化再生产[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7 陈志奇;话苦荞麦[J];粮食问题研究;1998年01期

8 巴莫阿依;;凉山彝族的“博”交媾巫术与生殖崇拜[J];民族艺术;2007年01期

9 嘉日姆几;;论凉山彝族族属认同的蛋形构造——从小凉山的“农场”现象说起[J];社会学研究;2010年05期

10 嘉日姆几;;云南小凉山彝区民主改革时期家奴的安置措施及其影响[J];思想战线;2010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朴永光;四川凉山彝族传统舞蹈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2 刘正发(阿里瓦萨);凉山彝族家支文化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云南小凉山彝族苦荞文化的环境人类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11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2511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192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