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阿维滩多民族村生活民俗的相互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4 05:08

  本文关键词:阿维滩多民族村生活民俗的相互影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关于民俗文化相互影响的研究是各民族民俗生活中十分重要的话题。目前,民俗学学者对村落文化的研究较多,但对多民族村落中各民族生活民俗的相互影响与交融,以及多民族村落民族交往、民族关系的研究较少。本论文以哈、汉、维、回多民族杂居村落昌吉市阿什里乡阿维滩村作为研究个案,并运用民俗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的研究理论来解读哈、汉、维、回民族间物质生活民俗衣、食、住、行的相互影响及其原因,以便直观、科学地展现当今语境下阿维滩各民族的生活民俗,揭示多民族杂居村文化交流、影响的规律和模式。 本文包括七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阐述了本论文的选题缘起、目的、意义、学术界研究现状、研究范畴和主要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介绍了多民族村落阿维滩村概况,包括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历史简介与人口分布、经济模式与文化教育;第三部分介绍了阿维滩村多元共生的饮食民俗,包括饮食品种、食物制作方式、饮食礼仪、节日婚宴食俗;第四部分介绍了相互影响的服饰民俗,包括服饰款式、服饰的装饰;第五部分介绍了优势互补的居住习俗,包括居住理念、民居中的装饰、庭院布置及附属设施;第六部分介绍互为参照的交通习俗,包括现代化的交通工具、交通礼仪、交通工具的装饰;第七部分阐述了阿维滩村生活民俗相互影响的根源。 笔者认为在多民族长期杂居过程中,,通过日常生活中彼此不断地接触和交往,必然会引起各民族民俗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并且民俗主体会根据自己生活的需要主动吸纳对方的民俗文化特质,从而实现各民族间文化的相互借鉴与交流,即各民族文化在相互碰撞、相互交融、互为补充中,最终形成一个多民族文化和谐并存的文化共生体。
【关键词】:多民族村落 生活民俗 文化交流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C953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绪论8-15
  • 一、 选题目的8-9
  • 二、 选题意义9-10
  • 1、实际意义9
  • 2、理论意义9-10
  • 三、 学术界关于本论题的研究现状10-12
  • 四、 核心概念的界定12-14
  • (一)散杂居居住模式12-13
  • (二)文化自觉13
  • (三)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13-14
  • 五、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14-15
  • 第一章 多民族村----阿维滩村15-18
  • 一、 地理位置、自然环境15-16
  • 二、 历史简介、人口分布16
  • 三、 经济模式、文化教育16-18
  • 第二章 多元共生的饮食民俗18-35
  • 第一节 日常饮食品种的互为借鉴18-25
  • 一、 主食19-22
  • (一)粮食类19-20
  • (二)肉类20-21
  • (三)奶制品21-22
  • 二、 副食22-25
  • (一)蔬菜类23
  • (二)饮料23-24
  • (三)工业化食品24-25
  • 第二节 食物制作方式的借用25-29
  • 一、 日常饮食的制作25-27
  • 二、 奶制品的制作27-28
  • 三、 食物的储存28-29
  • 第三节 饮食礼仪的相互尊重29-31
  • 一、 敬老习俗29-30
  • 二、 洗手礼仪30
  • 三、 饮食禁忌30-31
  • 第四节 节日、婚宴食俗的共享31-35
  • 第三章 相互影响的服饰民俗35-45
  • 第一节 服饰款式的互为借鉴35-40
  • 一、 衣服35-38
  • 二、 鞋子38-40
  • (一)千层底布鞋38-39
  • (二)拖鞋39-40
  • 第二节 服饰装饰的相互借鉴40-45
  • 一、 头饰41-43
  • (一)帽子41-42
  • (二)头巾42-43
  • (三)发型43
  • 二、 首饰43-44
  • 三、 佩饰(包)44-45
  • 第四章 优势互补的居住习俗45-57
  • 第一节 居住理念的一致化趋向45-49
  • 第二节 居住设施、装饰的相互采纳49-52
  • 第三节 庭院布置的互学52-53
  • 第四节 民居中附属设施的借鉴53-57
  • 第五章 互为参照的交通习俗57-63
  • 第一节 现代化交通工具的趋同选择57-60
  • 第二节 互谦、互让的交通礼仪60-62
  • 第三节 交通工具装饰的学习62-63
  • 第六章 阿维滩村生活民俗相互交融的原因63-71
  • 一、 居住格局效应63-65
  • 二、 民俗本源性特征的作用65-66
  • 三、 经济关系网络的效应66-67
  • 四、 审美吸引与互补的力量67-68
  • 五、 政策扶持与现代民族观的影响68-71
  • 第七章 结论71-73
  • 注释73-76
  • 参考文献76-79
  • 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清单79-80
  • 致谢8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戎 ,潘乃谷;赤峰农村牧区蒙汉通婚的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3期

2 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4期

3 刘铁梁;村落──民俗传承的生活空间[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6期

4 梁茂春;南宁市区汉壮民族的居住格局[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5 陈华文;论民俗文化圈[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6 黄秉生;广纳文化根系与壮族的文化生态美——壮族文化生态美研究之三[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7 史继忠;论游牧文化圈[J];贵州民族研究;2001年02期

8 李金莲;;汉傣之间:阿昌族的民族认同与文化变迁[J];贵州民族研究;2006年04期

9 熊坤新;张勇;;试论杂散居地区民族关系问题中的宗教因素[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6年06期

10 单菲菲;;伊宁市民族居住格局和民族关系[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6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饶旭鹏;多民族杂居地区文化变迁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2 张素绮;维吾尔村落中汉族移民的文化变迁[D];新疆师范大学;2005年

3 李艳雯;多民族社区的族际交往[D];新疆师范大学;2007年

4 才仁措;汉藏民族杂居村落的民俗文化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09年

5 王引娣;回汉散杂居模式下汉族民俗文化的整合与重构[D];新疆大学;2009年

6 宁昊然;汉鼎孤烟—青海省同仁藏族自治县汉族移民文化变迁传播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阿维滩多民族村生活民俗的相互影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51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2651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f0d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