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大渡河畔的“本地人”与“客民人”丧礼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8 14:27

  本文关键词:大渡河畔的“本地人”与“客民人”丧礼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藏彝走廊”上、大渡河畔,有这样一个族群,他们自称“本地人”,称居住在同一地域的汉族居民为“客民人”。 据相关资料记载和当地居民口述,“本地人”、“客民人”于不同时期迁徙到当地。两个族群的文化,在自身规律和外部环境的共同作用下,不断发展。作为地域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两个族群的丧礼,在其自身特性和外部环境的共同作用下,相互浸润、影响。 由于人口相对较少、区域相对闭塞、社会环境不断变化,现存文献中与两个族群丧礼相关的文字记载有限。因此,通过实地调查,对两个族群的丧礼进行记录、整理、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对两个族群的丧礼主要程式进行梳理后,本文发现,两个族群的丧礼在保存本族群文化特性的同时,在多个方面呈现出了一致,在丧礼所用器物方面更是如此。同时,在人类共通情感表达,家族、区域社会关系网络建构及地域社会、历史事实保存等方面,两个族群的丧礼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两个族群的丧礼发展、演进至今,虽然在程式、器物方面,已发生了较大变化,但其对古礼的传承仍是清晰可见的。这些传承与变化,都是在丧礼所具有的文化传承性和适应性的作用下出现的。 通过对“本地人”、“客民人”丧礼的记录与分析,本文认为,要完整保存两个族群的文化,以多种手段,进行阶段性的记录、整理、研究很有必要。这是避免资料、文献不足现象继续出现的可行之路,也是我国多民族共存、文化多样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大渡河畔 族群 礼俗 文献 现行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K892.2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前言8-15
  • (一) 选题由来8-9
  • 1. 研究区域的确定8
  • 2. “本地人”与“客民人”8-9
  • 3. 选择丧礼为研究切入点的原因9
  • (二) 相关研究9-12
  • 1. “藏彝走廊”研究10-11
  • 2. “丧礼”研究11-12
  • 3. 理论研究12
  • (三) 研究方法12-13
  • 1. 文献学12-13
  • 2. 社会学13
  • 3. 历史学、民族学等其他学科13
  • (四) 研究意义13-15
  • 1. 理论研究方面13
  • 2. 实际应用方面13-15
  • 一、“本地人”与“客民人”概述:生存环境与地域文化15-32
  • (一) “本地人”与“客民人”的生存环境15-19
  • (二) “本地人”与“客民人”的地域文化19-32
  • 1. 族群记忆19-23
  • 2. 族群文化23-32
  • 二、文献中的“本地人”与“客民人”丧礼:专书与史料32-39
  • (一) 清朝礼制专书中对丧礼的规定33-36
  • (二) 文献中对两个族群丧礼其他相关记载36-39
  • 三、现行的“本地人”与“客民人”丧礼:概述与程式39-65
  • (一) 两个族群现行丧礼概述39-44
  • 1. 两个族群举办丧礼的基本条件39-41
  • 2. 具体区分丧礼对象的线索41-44
  • (二) 两个族群现行丧礼的主要程式44-65
  • 1. 割寿枋,置寿衣44-46
  • 2. 初亡,放落气炮46-48
  • 3. 延请法师,筹备丧礼48-50
  • 4. 开路50-52
  • 5. 洗澡、穿衣52-54
  • 6. 入枋,停灵54-59
  • 7. 开孝,,上山,安葬59-62
  • 8. 七七经,周年祭,年节祭62-65
  • 四、“本地人”与“客民人”丧礼分析:作用、特征与发展65-83
  • (一) “本地人”与“客民人”丧礼的作用65-74
  • 1. 两个族群丧礼的对人类情感的表达65-66
  • 2. 两个族群丧礼的对地域历史、文化的反映66-74
  • (二) 两个族群丧礼的主要特征74-78
  • 1. 文化传承性74-76
  • 2. 适应性76-78
  • (三) 对“本地人”及“客民人”丧礼发展的分析78-83
  • 1. 两个族群丧礼所用器物方面78-79
  • 2. 当地寺庙方面79-80
  • 3. 当地执业者方面80-83
  • 结语83-85
  • 参考文献85-88
  • 后记88-91
  • 附录1 主要调查对象91-93
  • 附录2 本文用表目录93-94
  • 附录3 本文用图目录9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锡兴;;古代的纸扎[J];中国典籍与文化;2007年04期

2 陈明锋;;社会转型视野下民国新式丧葬礼俗的实施[J];贵州文史丛刊;2008年01期

3 杜瑞平;挽歌考[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4 肖坤冰;彭兆荣;;汉民族丧葬仪式中对“运”平衡观念的处理——对川中地区丧葬仪式中“找中线”环节的分析[J];民俗研究;2009年01期

5 李清桓;《说文解字》与中国古代丧葬文化[J];南京社会科学;2003年08期

6 仁真洛色;“鱼通藏族”独异的竖棺火葬[J];康定民族师专学报;1986年00期

7 郭建勋;;锅庄石信仰、房名与藏区社会组织的变迁——以川西鱼通地区为例[J];青海民族研究;2011年02期

8 顾人和;刘晓玫;郭华;李晟之;;试论藏彝走廊独立族群聚居地的文化景观——以白马人为例[J];人文地理;2006年05期

9 刘复生;族群问题三议——以藏彝走廊民族为例[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10 李夏;;试论汉初道家思想的宗教化[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彭兰红;丧葬礼俗的文化意蕴及文学功能[D];兰州大学;2006年

2 高金锋;婚丧仪礼变迁与家庭功能构建[D];兰州大学;2007年

3 罗松峰;汉代丧葬典礼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4 朱蔚;《仪礼·士丧礼》、《既夕礼》所反映的丧葬制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5 罗亮星;川东北汉族丧葬仪式及其音乐文化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大渡河畔的“本地人”与“客民人”丧礼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13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3513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fc8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