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20世纪50年代以来川西羌族地区的生计转型研究——以东门口寨的民族志考察为例

发布时间:2024-03-16 20:27
  人类社会特定群体的生计方式是人类学研究的传统领域,时至今日保持着旺盛的学术生命力。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持续转换的时代语境下,中国西南民族地区的村落社会的生计方式发生了快速的变化。本文以川西北羌族地区东门口寨为个案,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文献资料,梳理了此村寨生计转型的基本轨迹。整体而言,近七十年间,东门口寨生计模式的生存取向不断弱化,市场取向持续强化。20世纪50—80年代,为实现温饱的粮食种植与牲畜养殖,是该村寨的主要生计模式;80年代到2008年汶川地震期间,秋淡蔬菜种植、经济林木栽培、玉砂开采,均面向市场;灾后重建以来,东门口寨被贴上“羌人谷门户”的标签,当地民众开始接待游客。20世纪50年代以来,东门口寨的生计转型有力地塑造了村落社会的总体面貌,并影响其未来走向。东门口寨在较大程度上具有西南民族区域范围内的典型特征。从现有的民族志材料出发,展望东门口寨的生计方式前景,能对西南地区的众多民族村寨有所启示。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研究背景
二、东门口寨生计转型的轨迹
    (一)20世纪50—80年代:温饱取向的种植业与养殖业
        1.民主改革前后的种植业
        2.逐步兴起的玉砂开采
    (二)改革开放至2008年:市场取向的生计模式
        1.从粮食种植到商品蔬菜
        2.培育经济林木
        3.玉砂开采的高峰期
    (三)灾后重建以来村寨旅游的探索
        1.旅游业:产业重建的选择
        2.作为特色农产品的甜樱桃
三、东门口寨生计方式转型的缘由分析
    (一)国家政策的驱动作用
    (二)社会环境变化的影响
    (三)家庭财富积累的刺激
四、结语
    第一,人地紧张关系没有解决,更有加剧趋向。
    第二,东门口寨以甜樱桃为大宗的经济林木,这存在相当的市场风险。
    第三,东门口寨的旅游观光业面临同质性、季节性问题。



本文编号:39300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39300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55f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