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额济纳旗土尔扈特蒙古族社会文化变迁研究

发布时间:2024-06-14 00:43
  文化变迁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重要议题。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现代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社会转型中的文化变迁加速,民族地区也不可避免地被卷入这一时代浪潮之中。关注现代化进程中基于族群主体性的民族社会文化调适、变迁与选择,聚焦于传统性与现代性的互动、互构,对于推动当代民族社会可持续性发展以及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发展均意义重大。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为田野调查点,以土尔扈特蒙古族社会的发展变迁为主要考察对象。从民族学视角出发,通过对额济纳旗土尔扈特蒙古族社会的历史进程进行回溯,结合文献资料与田野调查,以格尔茨式的“深描”来叙述额济纳旗土尔扈特蒙古族社会历史源流,呈现部落发展以及生计方式、婚姻家庭、习俗文化、民族医疗文化等诸方面的文化变迁态势。在对文化体系链条中的各文化因子的多维度阐释中,揭示社会文化变迁的阶段性特征,挖掘文化变迁的动力,进而准确把握额济纳旗土尔扈特蒙古族社会文化变迁规律。额济纳旗土尔扈特蒙古族社会文化源于游牧文化传统,在其早期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渐凝聚为以“十三家族”功能演化为基础与核心的文化传统与特质。在伴随社会变革与时代更替的社会发展进程中,额济纳旗土尔扈特蒙古族...

【文章页数】:26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畏兀儿体蒙古文字母的拉丁转写表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意义
    三、文献资料与研究状况
        (一)文献资料
        (二)研究状况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五、田野点概况
        (一)额济纳旗自然人文概况
        (二)额济纳旗土尔扈特蒙古族社会的源起与发展简况
第一章 额济纳旗土尔扈特蒙古族社会历史发展
    第一节 土尔扈特蒙古东归
        一、土尔扈特蒙古部落源起与西迁
        二、土尔扈特蒙古与清政府的互动
    第二节 额济纳扎萨克旗的设立及社会发展进程
        一、编设扎萨克旗
        二、额济纳旗社会发展进程
    第三节 十三家族及文化脉络
        一、部族历史与口碑传承
        二、由军事组织发展到家族组织
第二章 生计文化的发展变迁
    第一节 传统牧业图景及变革
        一、传统牧业图景
        二、从围栏定牧到现代牧业
    第二节 传统农业生计与现代转型
        一、传统农业的萌芽与发展
        二、新型农业合作社的发展
    第三节 其他经济形式
        一、从传统商业至现代口岸经济
        二、旅游经济的参与实践
第三章 婚姻家庭文化的发展与重构
    第一节 婚姻的选择与缔结
        一、婚制
        二、婚姻观念
        三、婚姻支付
        四、婚姻关系的解除与重建
    第二节 从族内婚到族际婚
        一、族内婚的传统规约
        二、族际通婚的扩大
        三、影响通婚圈的因素
        四、族际通婚家庭的子女民族身份选择及认同
    第三节 家庭结构、关系与观念的发展变化
        一、家户的延续
        二、家庭结构:从扩大家庭到核心家庭
        三、虚拟亲属关系
        四、家庭关系
第四章 习俗文化的嬗变
    第一节 饮食文化的调适
        一、游牧生态下的饮食文化传统
        二、现代化语境下的饮食文化
        三、饮食文化中的秩序、象征及其调适
        四、族际交融中的蒙餐“重塑”
    第二节 人生仪礼的传承与调适
        一、诞生仪式
        二、婚礼仪式
        三、葬礼仪式
    第三节 信仰文化的延续与变迁
        一、萨满信仰
        二、藏传佛教
第五章 医疗文化的传承与现代转型
    第一节 蒙医体系中的疾病认知
        一、医疗思辨中的疾病观
        二、疾病的分类
    第二节 土尔扈特蒙医的发展脉络
        一、医师家族的传承
        二、蒙医医院的发展历程
    第三节 传统医疗实践与现代转型
        一、蒙医传统医疗实践的延续
        二、多元治疗实践的结合
        三、民众医疗选择的影响
第六章 额济纳旗土尔扈特蒙古族社会文化变迁的动力机制
    第一节 文化变迁的主要脉络与内在逻辑
        一、文化变迁各个层面的主要特征
        二、文化变迁的脉络与内在逻辑
    第二节 变迁的内源性诉求——族群发展的必然
        一、源于族群的生存策略与调适
        二、源于族群文化自觉
        三、族群精英的引领
    第三节 变迁的外源性支持——国家在场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础性支持与保障
        二、针对性政策的实施与推动
        三、地方政府的智力支持
    第四节 变迁的时代动力——现代性的引领
        一、现代性的浸染
        二、现代性观念的植入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后记



本文编号:39938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39938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584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