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加强和改进民族地区基层党建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发布时间:2016-05-26 22:20

  本文关键词:民族地区基层党建工作,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深入贯彻四个全面 着力夯实执政基础——加强和改进民族地区基层党建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党中央站在时代前沿、立足实践境遇、放眼事业图景,高屋建瓴地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不仅集中体现了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和执政兴国的理念情怀、战略视野、系统思维和创新意识,还深切呈现了党和国家在新时期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战略目标、创新动力、治理方式和领导保证。农牧村基层党组织是深入贯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最基层的宣传者、组织者和实践者。因此,必须把农牧村基层组织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和紧迫的基础性工程来抓紧抓好,为深入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人才支撑和思想基础。近年来,**县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现就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措施作以探讨。
一、存在的问题
(一)领导班子建设不够“强”。当前,一些农牧村基层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不强,基层组织作用发挥不平衡,有的甚至软弱涣散、作用发挥不够好。一些基层组织表现出文化素质低、后继乏人的现象,个别党组织党内生活不严肃不经常,村级党组织对本村经济工作和其他事务的调控手段比较单一,但工作任务却有增无减,加之班子的工作方法和手段跟不上形势发展的要求,个别村领导班子甚至陷入“说话无人听、办事没人跟、困难无人帮”的困境,严重影响了农牧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
(二)党员干
……(新文秘网省略937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观考察,让先进地区的经验做法引导干部从原来的思维定势中解脱出来,促使干部在探索新的领导方式和开发项目上敢闯、敢试。采取“请进来”方式,聘请有发展理念和农牧村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传授农牧村实用技术等相关知识,提升产业发展质量。
二要因地制宜选好路。充分发挥**县旅游资源优势,积极引导农牧民兴办“农家乐”、“林家乐”等旅游服务业,努力提高农牧民群众的收入。把劳务输出作为农牧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从资金支持、技术培训、政策扶持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为劳务人员创造良好就业环境。加强扶贫攻坚工作,全面实施整乡、整村推进项目,着力加强农牧村水、电、路以及医疗、教育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农牧村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硬件环境。
三要优质服务铺好路。新形势下发展壮大农牧村集体经济,亟需有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扶持、优质服务,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因此,相关职能部门要认真做好农牧村工业发展的规划布局,采取政府指导、企业运作、多元投入、农牧民参与的方式,加大政策、资金、技术和信息支持力度,重点扶持带动力较强、辐射面较广的龙头企业和专业协会的发展。
(二)围绕全面围绕全面深化改革抓基层党建,以改革创新精神提高党建工作水平。坚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提高党建工作水平的有力抓手,着力创新基层组织设置、组织活动和组织机制,进一步激发基层组织的战斗力。
一要创新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坚持有利于党员参加活动、有利于发挥党组织作用的原则,在以地域、单位为主设置基层党组织的基础上,不断适应经济结构、产业布局、组织形式、行业分工、党员流向的发展变化,采取“支部分类设置,党员分类管理”的办法,加强农牧村合作经济组织、产业基地、协会组织和农牧村党的建设,采用单独建、联建、挂靠等方式组建产业协会中党的组织。大力推广“支部+协会+农牧户”、“支部+基地+农牧户”等模式,形成“支部抓产业、党员创实业、群众富家业”的良好格局,实现党的组织覆盖、工作覆盖、社会影响力覆盖,不断增强农牧村基层党组织的生机和活力。
二要创新组织活动,增强组织活力。找准党建工作与农牧村改革发展稳定的结合点,丰富党活动内容和活动载体,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运行定期评议分析制度,规范村“两委”班子工作运行,,大力整顿软弱涣散的基层党组织,坚持组织生活会制度,村党组织每月召开一次党员大会或组织生活会,各党小组每月至少组织党员开展一次活动。着力构建城乡基层党建联动互促机制,形成以城带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基层党建新格局。
三要创新组织机制,推动工作落实。进一步健全和落实基层党建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基层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党员领导干部党建工作联系点等制度。乡镇党委每年确定2个以上重点调研课题,每年至少召开4次专题会议研究农牧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每次至少解决1—2个具体问题;乡镇党委书记及班子成员要经常深入所包村组开展调研,检查指导工作。坚持推行“书记抓、抓书记”工作方法,强化乡镇党委书记“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的责任意识,增强乡镇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三)围绕全面依法治国抓基层党建,全力维护农牧村和谐稳定。基层党组织要在增强群众法治观念、引导群众形成法治思维中发挥“排头兵”作用,坚决维护宪法法律权威,依法维护人民权益、社会公平正义。
一要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法治观念。目前,尽管全县广大群众的法治意识、法治观念已经有了很大提高,但“法不责众”、“信访不信法”、“习惯大于法律”、“走关系不走程序”等陈旧思想和愚昧行为还普遍存在。因此,要大力推动全民学法、懂法、守法,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围,让法治在群众心中生根、在社会运行中生效。要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负责”的普法责任制,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惩戒机制,加快推进社会治理法治化,坚决改变“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现象。要高举民族团结旗帜,依法妥善处置涉及民族、宗教等因素的问题,促进团结和谐的民族宗教关系,为**长治久安奠定坚实基础。
二要培养一批德才兼备的法治力量。要把政治坚定摆在首位,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切实加强司法队伍、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县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要用好中央和省上、州上的支持政策,突出政治标准,加强基层法治专门队伍建设,推动警力下沉、警务前移、保障下倾,把更多的干警充实到基层一线。同时,强化纪律约束,坚持从严治警,坚决惩治法治领域腐败。
三要加强党对法治工作的绝对领导。要坚持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县全过程和各方面,以党的领导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法治建设推进机制。要着眼强化激励约束,建立健全科学的考评体系和督查机制,提升法治建设的规范化、制度化水平 ……(未完,全文共4494字,当前仅显示2630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


  本文关键词:民族地区基层党建工作,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03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503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6dc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