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论民族声乐艺术之“声、情、美、韵”

发布时间:2016-08-01 00:11

  本文关键词:论民族声乐艺术之“声、情、美、韵”,,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沈阳师范大学》 2013年

论民族声乐艺术之“声、情、美、韵”

孟影  

【摘要】: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是表达人们思想的感情艺术,真实情感的表达及运用熟练巧妙的技巧,并且通过美的声音结合正确的审美取向,以追求民族声乐艺术的个性美,展示东方音乐的神韵,将这些有机地结合,以构成独具魅力的民族声乐体系;随着民族声乐艺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民族唱法的概念也得到了很多人士的认可,其理论与实践也在逐步得到完善和发展。民族声乐艺术中,“声”是“情”的载体,“情”是“声”的延伸,“美”是“韵”的精髓,“韵”是“美”的升华;在充满个性的主导音色下,声音色彩的变化又加强了个人以及地域的风格性,再结合极富韵味歌唱,给人以独特的美。将“情、声、美、韵”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融会贯通……才会构建一个完美的民族声乐表演体系。民族声乐是一种表演艺术,在声腔中只有当它赋予了声情的美,它才能传达出听觉的美感。民族声乐艺术的成功和骄傲之处在于:如今已形成了风格各异,五彩缤纷的繁荣局面。艺术的各个领域都有“声情美韵”,本论文主要阐述民族声乐中的“声情美韵”它所带给我们的精神享受。 本论文主要浅谈“声、情、美、韵”这四大特征在民族声乐艺术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第一章主要阐述民族声乐艺术之“声”与“情”。“声”是“情”的载体在继承和发扬传统的同时,借鉴美声唱法的技术特点,同时它在歌唱的表现中,起到沟通和连接情感体验和感情表现的桥梁作用;“情”是“声”的延伸,它是歌唱的灵魂,无感情的歌唱,不会感动你的听众。 第二章主要阐述民族声乐艺术之“美”与“韵”。“美”是“韵”的精髓,“韵”是“美”的升华;“韵”表现美的艺术境界的物质媒介,把听众引向音乐意境中,这种意境是由歌声中的韵味所唤起的。 第三章主要阐述“声、情、美、韵”的融和。在民族声乐演唱中,“声、情、美、韵”始终贯穿,相互结合在一起,本论题为了阐述它们的相互融合,使民族声乐艺术欣欣向荣绚丽夺目。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J607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欣;;浅谈音乐艺术与绘画艺术的关联[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8期

2 陈岳琴;;美声唱法下民族声乐演唱的科学性[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3 胡振邦;;简论声乐演唱中情感体验的激发[J];电影评介;2009年18期

4 翟爱平;;略论书法艺术与绘画、音乐艺术的相通性[J];飞天;2009年14期

5 马国英;;民族唱法歌唱技巧策略研究——从借鉴美声唱法的角度出发[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6 刘国平;;论在声乐教学中声音高位置的训练[J];大众文艺(理论);2008年05期

7 周凡斌;;浅论声乐训练中声音标准的构建[J];大舞台;2010年02期

8 陶健;歌唱中呼吸的认识和运用[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9 王飞;;浅谈中国传统戏曲演唱技巧在民族声乐演唱中的运用[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8期

10 段卫红;论声乐演唱中的“声”与“情”[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丁薇薇;中国画论中的美丑观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秋景;京腔京韵自多情[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雪;;论俄罗斯歌曲《黑眼睛》的呼吸运用及情感表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S1期

2 张艳林;;民族声乐风格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3 张艳林;;传统民歌在当代民族声乐中的价值和意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2期

4 宋雷;;关于歌曲演唱二度创作的探讨[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5 徐庚阳;汪炳璋;;试论徽州古民居彩画的艺术功能[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6 刘俊;陈明友;;论气势恢宏的中国唐朝音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1期

7 李为渠;;宋元时期的宫廷音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1期

8 王雯;;浅谈作品人物形象的塑造——以《孟姜女》为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8期

9 丁一凡;;浅析“中国唱法”提出的合理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1期

10 孙湾湾;;浅谈中国茶叶包装的审美追求[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郭超;;歌唱的艺术处理[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2 赵德韵;;多媒体技术在普通话教学中的实验研究[A];第四届全国普通话培训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黄华琴;;综合性教学手段在小学艺术课中的运用[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美术专辑)[C];2006年

4 史祎琳;;声乐演唱中语言情感艺术的探究[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音乐专辑)[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雯;番瑶音乐文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崔学荣;主体间性视野中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崔鸿飞;从民间艺术到文化遗产[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刘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唱歌教学的目标定位、内容构建及实施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君仁;花儿王朱仲禄[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6 齐柏平;鄂西土家族丧葬仪式音乐的文化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3年

7 郭克俭;豫剧演唱艺术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8 杨玉成;胡尔奇:科尔沁地方传统中的说唱艺人及其音乐[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9 刘树老;室内设计系统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5年

10 吴静;中国民族唱法音色的声学阐释[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建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杨慧;冀北地区“漫瀚调”演唱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3 吴晓秋;双城皮影艺术的审美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立扬;对鄂伦春“古伦木沓”节中音乐文化展演的现状调查与思考[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林正梅;20世纪50--80年代中韩钢琴作品创作比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红;我国儿童商品包装中的绿色设计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7 杨小燕;论中国早期艺术歌曲对现代民族声乐教学的影响和作用[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占祺;对钢琴协奏曲《走进新时代》中钢琴演奏技法的研究及其部分作品分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谢菁;基于声乐演唱的艺术美探究中国民族声乐之“韵”[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李婧;保定老调的继承与发展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寿康;丑中见美 愈见其美──略论丑美比较之互见[J];保山师专学报;1999年03期

2 肖玲;;传统戏曲演唱技巧在民族声乐中的运用与借鉴——以创作歌曲《梅兰芳》为例[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3 汪人元;;戏曲音乐形式研究[J];福建艺术;2011年01期

4 韩梅;;浅论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在科学性和民族性上的美学追求[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5 靳宜萍;浅论中西审丑理论的共识[J];湖州师专学报;1998年01期

6 王洪岳;试论中国人的审丑意识[J];济南大学学报;2000年06期

7 孙相宁;庄子美学浅析[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04期

8 张其萍;;如何以美妙的歌声打动观众——民族声乐学习、表演中科学性与民族性的具体运用[J];剧影月报;2007年03期

9 王蒙萌;;由“千人一腔”观点引发的思考[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15期

10 栾桂娟;音韵美——中国传统音乐的精华[J];音乐研究;1992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韩启超;音乐在戏曲继替变革中的作用[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晓婷;;浅谈民族声乐艺术的音乐美学因素[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2 李辉;兼收并蓄出新韵 洋腔土调总相宜——浅析吴雁泽的演唱技法[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3 崔钰;;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现状与发展[J];才智;2010年32期

4 吴碧玲;;当代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美学特征[J];大理学院学报;2008年09期

5 余小芸;李娜;;新时期民族声乐教学刍议[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6 曾彤;;浅议民族声乐教学中的共性与个性训练[J];艺术探索;2006年S1期

7 尹丽丽;;论“情”“声”“韵”在我国民族声乐艺术中的应用[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8 史雅莉;;浅谈民族声乐的继承与发扬[J];科技信息;2010年12期

9 袁宇平;周君;;声之韵字之乐——民族声乐艺术对“字”的美学追求探析[J];大家;2010年04期

10 侯芸莉;梁宇虹;;谈艺术类高职声乐教学中的教材运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年2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畅萍;[N];运城日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影;论民族声乐艺术之“声、情、美、韵”[D];沈阳师范大学;2013年

2 齐祥涛;民族声乐艺术审美内涵及嬗变[D];曲阜师范大学;2013年

3 何天生;张智斌民族声乐艺术探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陈思思;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多元化及其探索[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5 田威;关于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多元化发展的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姜碧石;当前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特征[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7 李梦园;论“土洋之争”对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意义[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8 马婧威;试论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融合探索与多元发展[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9 罗舟彦;从“金钟奖”声乐比赛看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D];云南艺术学院;2013年

10 王文静;三代“喜儿”演唱艺术的对比研究[D];云南艺术学院;2011年


  本文关键词:论民族声乐艺术之“声、情、美、韵”,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798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798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f0b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