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威宁民族中学校花_战斗民族养成记_宗教应对:少数民族压力应对研究的新视角,佛教网

发布时间:2016-08-04 07:02

  本文关键词:民族压力应对,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通灵佛教网

2008年11月6日

近20年来,压力与应对已成为健康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学者们对应对的概念、作用、类型、过程、影响因素进行了广泛的探讨,提出了有关应对的许多理论模式。尽管应对研究已取得了大量的成果,但是也有学者对其临床应用和理论价值感到失望,正如应对研究的开创者拉扎罗斯(Lazarus)所言,压力与应对研究的质量和数量是不匹配的。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文化和精神性的忽视。近年来,随着文化心理学的兴起,文化在应对研究中的作用也开始受到真正重视,而作为文化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教,也理所当然地成为应对研究中一个不能不考虑的重要变量。为此,学者们提出了应对领域中的一个新概念—宗教应对(religious coping)。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少数民族人民与汉族人民一起共同生息、繁衍在伟大祖国的辽阔国土上却能保持其特有的民族特性,其中,民族文化,尤其是深层次的民族文化,如宗教信仰等在起着突出的影响作用。故而,研究少数民族对压力的应对,应特别关注其宗教应对.

一、宗教应对的内涵

1.应对与宗教的关系

人活在世上,总会遇到压力,有压力就会有对压力的应对。拉扎罗斯和弗克曼(Folkman)把应对定义为:是持续的认知和行为努力,以处理被个体认为是超出了其个人资源的内部或外部任务。或简单地说,是“包括认知和行为的努力,以管理心理压力的过程”。从这一定义可看出,认知评估在压力应对中有重要作用,个体在面对压力时,不仅仅是防御或消极的适应,而是会以一种有意识的积极主动的活动方式来消除压力源引起的紧张状态,以达到内心平衡和内外部协调。斯格纳(Skinner)和威尔伯(Wellborn)则进一步提出,应对应包括控制威胁以获得能力自主的有意反应和自发反应,故把应对定义为在心理压力状态下,人们如何控制其行为、情绪和动机的定向。艾森伯格(Eisenberg)等人把应对视为个体面对压力时的自我调节,包括情绪调节和行为调节。我国学者黄希庭在对各应对概念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指出,从本质上看,应对是个人在压力状态下的自我调节努力,包括认知的、情绪的和动机的行为反应。这种自我调节的努力可以是有意识的也可以是潜意识的,既有动态的也有静态的,既有健康的也有不健康的,既有现实的也有非现实的,既有有效的也有无效的。

宗教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社会现象,在原始宗教产生以后的漫长岁月里,宗教曾经是人类社会生活,特别是精神生活的一项主要内容。随着心理学的不断发展,宗教也开始进人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但对于宗教的界定及作用,学者们有不同的理解,但都承认宗教具有某种神秘而令人敬畏的力量,这种力量对人的心理或行为有直接或潜移默化的影响。目前被多大多数人所认可的解释是:宗教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是人的社会意识的一种形态,是感到不能掌握命运的人们面对自然、社会与人生时的自我意识或自我感受,因而企求某种超越的力量作为命运的依托和精神归宿。多数宗教认为,在现实世界之外,还有超自然的力量或实体(上帝、天神、鬼灵等)存在,并认为这种超自然的力量能够影响人们的命运,因而产生敬畏和崇拜的思想感情。

应对和宗教是分属于两个不同范畴的概念,但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首先,从二者的发生来看。每一种特定的应对方式都由一定的压力源所引发,有压力才会有对压力的应对。按拉扎罗斯的观点,个体首先感知到压力源,然后会对应激源与个体之间的关系进行多次的认知评价,最后才会做出一定的应对行为。而原始宗教观念的最初产生,反映了在生产力水平极低的情况下,原始人对自然现象的神秘感,是原始人希望减少自然压迫、获得生存条件而产生的一种信仰。因此,宗教本身就是为了应对人们在生活中面临的各种威胁而产生的。其次,从二者所要解决的问题来看。应对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想了解,为什么面对同样使人产生很大压力的事件,有的个体可以保持较好的心理健康水平,而有的个体却会出现种种不适应的症状,比如焦虑、抑郁和躯体化,甚至精神完全崩溃。在不同情景中,采用什么样的应对方式及具有什么样的应对风格的个体,才能更有效地应对压力?同样,宗教思想中也充满了对人生诸多问题的探讨,其中包括如何面对困苦和疑惑等压力问题。另外,由于宗教代表了一种信仰,它希望通过调节和宣泄人们的情感,慰籍人们的心灵,使人摆脱纯理性思维的困扰,超越人类本身,达到精神上“超凡脱俗”的境界。而人是需要有信仰的,故宗教常常成为信众们应对苦难的一种应对资源。所以,德国社会学大师马克斯•韦伯(MarxWerbe)曾说:任何一个努力求生存的社会,无不多少具有宗教性质的信仰,人类总有必要解释人生的恐惧与困惑,人类对此追寻一致的反应就是宗教。

2.宗教应对的含义及性质

所谓宗教应对,就是指当宗教的行为和思想用于压力应对时,这样的应对便称为宗教应对。宗教应对策略关注的是个体如何利用宗教来理解和处理压力来源。在人们最基本的信念受到挑战时,宗教可以帮助人们获得忍耐及寻找目的及意义的力量。概括而言,宗教应对具有如下性质:第一、信念性。宗教应对的中心思想是利用宗教来寻求对压力的解释和意义。因此,宗教应对在很多时候其实是一种信念,而不是具体的应对技能。这种信念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故帕格门特(Pargament)和他的同事把宗教应对分为积极的宗教应对和消极的宗教应对。积极的宗教应对是“一种精神信仰、一种认为上帝是值得信任的及一种在生活中可以发现意义的信念”。消极的宗教应对是“一种认为上帝不可靠、感到被上帝所抛弃,并认为消极事件是由于上帝的惩罚等”。以上对宗教应对性质的观点与我国实情不尽相同,但对我们理解少数民族宗教应对的性质有一定的启示。第二、多元性。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人们创造了不同的宗教文化,从而也使不同民族的宗教应对也丰富多彩,各具特色。如我国西藏地区几乎是全民信仰藏传佛教,藏民们对困苦的理解和应对也深深地打上了佛教的烙印。第三、选择性。宗教应对具有选择性。并非所有信教民众在任何场合都会采用宗教应对。从个人角度分析,采用宗教应对的通常是那些更负有宗教责任感和宗教卷人最多的个体。国外的许多研究表明,黑人、穷人、老人、妇女和那些遭遇困难的人更常采用宗教应对;从产生的情境来看,宗教应对常产生于一些特别严重、有威胁性和有害的情境中,尤其是在压力情境是个体无法控制的时候;从产生的社会环境来看,在一定的宗教集会或宗教文化背景下,个体会更倾向于采用宗教应对。第四、历史性。宗教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它会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发生一定的变化。相应地,宗教应对的内容和对个体的意义也会发生改变。如在西南的一些苗族地区,多数人信仰“万物有灵论”的自然宗教,过去在生病的时候,多数人会去乞求神灵的保佑。现在,随着人们科学意识的增强,这种宗教应对形式对个体的意义已有一定的改变。如我们对一个苗族村的考察发现,村民们在生病时尽管依然会乞求神灵保佑,但同时也会求助于医生。第五、认知转化性。宗教应对的核心是寻求压力事件对个体的意义,因宗教本身是一种虚幻的社会意识形态,故宗教对压力事件的意义解释不是对事情的客观反映,而是对压力事件进行了心理意义的转换。具体表现在对压力、困难或冲突进行了再评价;对压力对个体的意义进行了再创造;引导个体从对自我的关注转向对神圣事物的关注,提升个体的自我超越意识等。

二、宗教对我国少数民族压力应对的影响

宗教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不仅在历史上广泛深刻地影响了我国许多少数民族的精神、文化、科技、道德、风俗以及生活方式,而且在现今仍然有比较广泛和明显的影响。据1994年的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我国少数民族的总人数为9120万人,其中,信仰或受各种宗教影响的人口,至少有三四千万人。由此可见,宗教已成为许多少数民族成员生活中不可残缺的重要内容,他们在应对困苦和挫折时,常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其宗教信仰的影响。

就我国的情况而言,自然宗教、佛教、道教和伊斯兰教对我国少数民族压力应对的影响较大。

1.自然宗教的影响

自然宗教在我国许多民族尤其是西南部许多少数民族地区如苗族、瑶族、土家族、布依族等民族中广泛存在。这种宗教最基本的教义特征是:相信万物有灵,没有万能的高级神灵;虚幻地、歪曲地反映了原始社会人类生活与自然界之间的矛盾;多神崇拜,崇拜的形式和仪式也呈现多样性;信仰的目的和内容简单,是为了现实生活有保障。

受自然宗教观的影响,苗族常虔诚地渴求一切神明的庇护,渴求它们赐福于人,消灾免祸。如苗族巫师所言:“我向太阳求气,向月亮求气,向蛟龙隐身的潭渊求气;主人得气,长命富贵,主人得气,万事如意。。贵州从江县岂沙苗族人以树为崇拜物,故每当一个新的生命降生时,其亲人就会为其种上一棵树,希望保佑他像树一样地健康成长,每有一个人离开人世,其亲人也会在其下葬之地种上一棵树,并会小心地呵护这棵树,因为如果树长不好,便会认为其生前可能做了什么不好的事情而得不到好报。云南傣族人信鬼神,相信万物皆有魂,死后变成鬼。所以,父母去世要为他们叫魂,谷子收完了要叫“谷魂”;为了风调雨顺、人畜兴旺,每年要祭神勐神。另由于受自然崇拜的影响,,人们在遇到不能化解的困难时,常常会认为这是“命”,认为人是受“命”影响的。

总之,受自然宗教的影响,一些少数民族成员在面对生死、困苦等问题时,常会采取一些具体的宗教行为应对,如乞求神灵的保护等,这些神灵的形式不定,有的可能是自然物、有的可能是鬼魂、有的可能是一些图腾物。因而,这些压力应对方式常常带有迷信的色彩。这些应对方式与当代的科学发展趋势是很不一致的,是非科学的。但这些应对方式能满足部分信众的心理需求,给他们以心理的慰籍,因而可能还将长期存在,我们应理性地看待这些现象。

2.佛教的影响

佛教对于许多少数民族都有影响,而最具特色的是藏传佛教和上座部佛教。前者主要流行于藏族和蒙古族地区,后者主要流行于傣族,而且是全民信仰,故佛教成为这些民族的文化主干,对其社会生活有全面的渗透。佛教是以佛为最高教主,以佛崇拜为基本信仰,以解脱众生的烦恼、痛苦、生死、启导众生开悟为根本特征的宗教。因此,其教义中本身就蕴涵着丰富的压力应对思想。佛教信众们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一方面也会采取一些具体的宗教行为应对,如寻求佛的保佑,有的甚至会皈依佛门;另一方面,人们还会借用佛教的思想对面临的困苦和挫折进行重新认识(心理学上称之为认知转换),以发现生活的意义,找回内心的平衡。

佛教思想对少数民族压力应对的影响主要有:(1)佛教认为现实人生“无常”,一切事物都不可能永恒不变,故人们应善于应对变化,接受现实;(2)人生痛苦的根源在于有“生”,是人自身的思想、言论和行为造成了人生的痛苦,人生的理想在于超脱,人应该采取一套解除痛苦的维持方法,以超脱世俗世界,进人“涅磐”境界。故对于人生痛苦,佛教强调的是化解,把生存困惑化解为其他方面,以超脱轮回来解决人的困境和问题。又因人生之苦是由自身而致,故个体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应从自身寻找原因;(3)相信“业果轮回”,“因果报应”,认为任何事情的产生都是有原因的,做好事有好的回报,做坏事有坏的影响。这种报应思想也是一种对压力的应对,它对于化解个人不能控制的事件结果是有效的。假如一个人受到别人伤害,如果按照一般的反应,他应当反抗,这样他自然会产生应激性的心理反应,导致紧张的心理状态。如果反抗没有效果的话,会因挫折而导致更大的心理冲突。但是,如果他认为有报应,他就会感到释然,接受所遇到的困境,心理中突也就得到了解决。(4)佛教提倡忍辱宽容,不念旧恶,即使对于恶人恶行,也要慈悲为怀,希望以此化解仇恨,中断冤冤相报的恶性循环。佛教的这一思想尽管不够理性,但对于人们应对人际关系方面的压力,建立和谐人际的关系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我们在许多少数民族地区看到,尽管人们生活比较贫苦,但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却比较和谐,可能宗教思想在其中起了一定的作用。

3.道教的影响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原本是汉族的传统宗教,但是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也影响到一些少数民族,尤其在瑶、阿昌、白、毛南、土家、壮、布依、纳西等民族中有广泛的信仰。因信仰道教,在这些少数民族聚居地,常建有许多道教庙宇,供奉道教神灵,人们遇到困苦或不解之事常会企求道教神灵的保护。

道教同样蕴涵着丰富的伦理思想,并且传布非常广泛,有的已深为普通民众所接受,因而无论信仰道教还是不信仰道教的许多少数民族成员常会采用道教思想对其面临的压力进行重新诠释和处理。不过道教对人生困苦的看法与佛教有较大的差别:(1)道教追求长生不死,认为生活在世界上是一件乐事,而死亡才是痛苦。其对困难应对的积极意义是重现实,不重来生,认为活着就是一种幸福,因此遇到再大的困难也要勇于接受,即所谓的“顺苦纳难”。(2)“我命在我不在天”。道教相信个体可以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这种思想鼓舞了人们战胜自然和社会灾难的信心。(3)“顺应自然”“恬淡寡欲”,强调凡事要顺其自然,要注重精神上的充实,对于物质生活要寡欲有度,这样才能不为物役,量力而行,获得安然自在的良好心态。(4)“柔弱退让”、“知足常乐”。《黄庭外景经》说:“持养性命受虚无,恬淡无为何思虑”,道家崇尚“让”、“和”等品质,遇到困境,主张采用退让、弃智守扑,去用取无,以下为上来进行处理。

4.伊斯兰教的影响

产生于阿拉伯半岛的伊斯兰教主要在我国西北地区得到了广泛的传播。我国目前仍然普遍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有回、维吾尔、哈萨克等10个民族。伊斯兰,从字面的意思是“和平”及“屈从”或“顺从”的意思,它的全部含义是“当一个人的生命顺从了神,和平就会来临”。伊斯兰教的神就是真主,“顺主遵圣”是伊斯兰教信仰的核心,每当危机以及死亡降临的时候,“万物非主,唯有真主”便会从信徒们的口中发出。其对人生的看法是信后世和信前定。信后世是指人死后仍有生活,善良的灵魂进入天堂,恶者的灵魂进入地狱。其对天堂的描述,使信徒感到有希望超越死亡,在他们看来,死亡只是暂时的,只是漫长的生命历程的一个阶段。信前定,是相信现实的一切都是真主事先安排好了的,不能改变。即“命中有的,不求自来;命中无的,强求不得”。故伊斯兰教信仰中也充满了强烈的“命定思想”,认为命运是无法改变的,遇到无法克服的困难时,只能坦然接受真主的安排。

值得指出的是,除以上所述之外,基督教、一些民间宗教、巫术等对我国少数民族也有影响。另外,各种宗教思想对某一民族或民族个体的影响不是截然分开的,在面对压力时,个体可能会受到某一宗教思想的影响,也可能会受到多种宗教思想的影响。而且,宗教文化在中国本质上是一种非主流文化,中国文化的主体和核心是人文的、世俗的、非宗教的。因而,各民族成员在应对人生的困苦和挫折时,除受到宗教思想的影响外,也同时受到我国世俗文化一儒家文化的影响。如儒家式应对思想的最大特点是“亲挫折性”,认为困苦起着促进成长的作用,故有“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之说。在许多少数民族地区,尽管人们生活贫苦,但却保持着乐观达然的生活态度,这与儒家文化的影响也不无关系。

三、宗教应对是少数民族压力应对的特殊方式

从宗教对少数民族压力应对的影响来看,我国少数民族压力应对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具体的宗教行为应对,如乞求神灵的庇护、参与宗教活动等;二是宗教思想应对,即采用宗教的思想对面临的困苦和挫折进行重新认识,如“凡事要顺其自然”,“恶有恶报,善有善报”等。其中,宗教思想应对最常为少数民族成员所采用,并且宗教思想应对具有世俗性,即不信教的民众也可能会采用。

我国少数民族宗教应对的产生与存在有多方面的原因。

首先,我国少数民族多生活于偏僻、经济落后地区,生活条件比较恶劣,在适应自然的过程中,他们遭遇到许多自己无力控制的困难,却常常缺乏足够的资源加以应对,故宗教便成为他们最好的应对资源。

其次,从宗教本身所具有的功能来看,宗教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部分少数民族成员不同层次的心理需求,给他们以精神上的慰籍。比如宗教应对能有助于个体化解对死的恐惧。生死问题始终是困扰人类的根本性问题,也是众多心理问题的原因。而几乎所有的宗教对生死问题都采取了一种超越现世的看法,无论是“鬼魂”、“涅磐”境界,还是“天堂”,都让信众相信死亡只是一种过渡,是离开一个世界进人另一个世界,从而化解了人对死亡的恐惧。宗教还能满足人们情感宣泄的需要。根据弗洛伊德的观点,心理活动的重要特点是趋乐避苦,为了维护人追求快乐的本性,减少痛苦,人在遇到烦恼时,需要通过许多的心理保护机制来保持其心理活动的统一和平衡,宣泄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而参与宗教活动或求助于宗教能使个体获得宣泄这样的心理保护机制,从而帮助他减少痛苦,趋向幸福。另外,人是需要有所依赖,有所信仰的,对部分个体而言,宗教较好地满足了他们对精神和信仰的需求。

此外,我国的一些传统宗教,如道教和佛教,都蕴涵着丰富的人生哲理,这些思想对于净化人的心灵、调节人的心态有许多符合民族个体需要的见解,故也自然成为许多少数民族成员应对困难的思想武器。如道教所提倡的“恬淡寡欲”强调,要注重精神上的充实,对于物质生活要寡欲有度。这一思想有助于帮助生活贫困的少数民族个体排遣因物欲而引起的各种心理失衡问题,使他们能不为物役,量力而行,获得安然自在的良好心态。“顺应自然”、“柔弱退让”、“知足常乐”等对于个体保持乐观、平和的心境,帮助个体处理一些不可控的压力来源也具有积极效果。而且,宗教所提倡的“宽容”,“退让”对于处理人际方面的困扰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总之,宗教应对是我国少数民族压力应对的一种特殊方式。少数民族宗教应对也有积极和消极之分。积极的宗教应对能帮助少数民族成员发现生活的意义,保持一种健康平和的心态,客观辨证地认识生活、认识自己,坦然面对自己的社会角色,从而热爱劳动,热爱生活,充满热情地投人到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之中。消极的宗教应对则可能使一些少数民族成员不能理性地看待其面临的困难和挫折,导致厌世嫉俗、逃避现实、对生活和社会不满,丧失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甚至可能会做出不利于自身和社会和谐的事情。另外,不正确的宗教应对,可能就会导致“迷信”。少数民族宗教应对的有效性要依赖于使用个体对宗教的正确理解和合理运用,以及环境需求与个人适应间的质量。

四、研究少数民族宗教应对的意义

由于宗教在应对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近年来宗教应对已受到西方心理学者的广泛关注,而我国有关宗教应对的研究还几近空白。我国的社会文化制度与西方国家有较大差别,故少数民族宗教应对的内容和形式与西方国家也应有较大差异。宗教应对对我国少数民族的心理健康有何影响?什么时候针对什么人群宗教应对最为有效?什么类型的宗教应对在什么情境中是有利的?如何对宗教应对进行客观的测量?怎样才能发挥宗教应对的积极效果?有关少数民族宗教应对还有许多值得我们深人研究和认真对待的问题。尤其是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经济和社会结构在不断发生变化,各民族、各种文化和意识形态在不断接触、互相影响,这些无不给少数民族成员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冲击和压力,如何引导少数民族成员理性地看待其面临的压力,采取合适的应对策略(包括宗教应对),将不仅有利于塑造和保持积极健康的民族心理,而且对促进整个社会的稳定与民族和谐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信息来源:《广西民族研究》)


  本文关键词:民族压力应对,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830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830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5fc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