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林业论文 >

经营模式对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生长与生态特征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4-12 10:38
【摘要】:日本落叶松(Larix kaempferi)为松科落叶松属落叶针叶乔木,是重要的生态用材和优良的景观树种。该树种的生长受立地条件的制约性强,不同区域环境条件和同一区域不同立地条件都会影响其生长速度,导致出现不同的生长状态。本文以湖南省龙山县万宝山林场日本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开展近自然(2种)、传统抚育间伐经营(3种)和无干扰(1)6种不同经营模式下林分生长特点与生态特征、森林生产力和生物量变化观测,探讨日本落叶松森林经营管理模式,为日本落叶松科学引种、栽培和和经营提供科学指导,为湖南省中山高湿低温区针叶纯林的改造提供理论基础与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林分经营历时短对林木生长的影响不显著经营2.5 a后,树高增量、胸径及蓄积增长在6种经营模式之间均具存在一定差异,但差异不显著。树高增量从大至小分别是:近自然经营b传统经营a近自然经营a传统经营c传统经营b无干扰经营ck;平均胸径和单株蓄积增量从大至小依次是:传统经营近自然经营无干扰经营;样地蓄积量从大至小依次是:传统经营c传统经营b无干扰ck.近自然b近自然a传统a。2.近自然经营模式在增加林地植被生物量和丰富度上有较大的优势。开展不同经营措施后,日本落叶松林地灌木生物量是近自然经营b大于其他5种模式,差异显著或极显著,即近自然经营b有利于林下灌木生长,有利于增加林下生物总量;其草本生物量是传统经营b大于其他模式,与传统经营a、近自然经营a、近自然经营b及人工不干预(CK)差异显著或极显著。灌草生物量比例(灌:草)分别是:人工不干预模式10.0:1,传统经营a 1.9:1,传统经营b3.1:1,传统经营c5.3:1,近自然经营a15.0:1,近自然经营b57.1:1。传统经营对林下灌木层破坏较大,近自然经营有利于维持较大的灌草生物量比例。经营前后草本植物种类变化微小,灌木层植物种类呈减少趋势,但对群落结构的影响尚不明显。3.日本落叶松不同经营模式下对阔叶乔木产生不同影响经营前后样地天然阔叶乔木种类和株数差异不显著,补植后样地阔叶乔木的种类和株数差异显著或极显著,形成较合理的针阔混交结构。4.不同经营模式短时间内对土壤主要理化特性产生的影响较小不同经营模式样地淋溶层(A层)、淀积层(B层)的pH值、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及有效钾含量差异不显著,即不同经营方式尚未明显影响土壤养分状况。不同经营方式间何时出现显著差异需继续长期定位观测。5.经营前后日本落叶松人工林样地光照强度差异显著。人工林不干预(CK)与传统经营a差异显著,与近自然经营a差异极显著,与近自然经营b差异接近显著水平,与传统经营b、传统经营c差异不显著;近自然经营a与其他5种模式差异极显著;近自然经营b与近自然经营a差异显著。综上所述,近自然经营较之传统抚育间及人工不干预模式,能够尽快形成针阔混交林,森林层次结构合理,生物多样性丰富度高,抗自然灾害能力强,有利于形成稳定的群落结构。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S718.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永霞;;立地条件与日本落叶松生长的相关分析[J];防护林科技;2015年12期

2 萧玲玲;;温室容器育苗基质及苗木生长规律的研究[J];中国农业信息;2015年06期

3 朱红燕;王得祥;柴宗政;沈亚洲;郭小龙;;秦岭西段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生长规律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5年01期

4 戎建涛;何友均;梁星云;;东北天然次生林生物量对不同森林经营策略的响应[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9期

5 韩丰泽;马祥庆;吴鹏飞;;不同经营模式杉木人工林林下植被的比较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4年16期

6 徐庆祥;卫星;王庆成;高振岭;;抚育间伐对兴安落叶松天然林生长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森林工程;2013年03期

7 侯义梅;邱承芳;;不同密度对日本落叶松苗木质量的影响研究[J];林业实用技术;2012年09期

8 谭传高;;高山地区日本落叶松雪灾救护技术措施[J];湖北林业科技;2011年04期

9 惠淑荣;孙晓庆;刘强;王岩;陈忠维;;辽东地区日本落叶松人工林土壤持水性能及其涵养水源功能研究[J];北方园艺;2011年14期

10 惠淑荣;秦莹;刘强;赵培玉;韩晓东;;辽东地区日本落叶松人工林凋落物层的持水性能研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蕾;日本落叶松×华北落叶松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生化机制和分子机理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万丽;不同森林经营模式对林分结构与生态特征的影响[D];北京林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6246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lylw/26246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0ba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