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林业论文 >

珍稀观赏树种红豆树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3 21:14
【摘要】:红豆树为豆科红豆属常绿乔木,为我国特有乡土树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珍贵树种。开展红豆树的组织培养技术研究,提高其繁殖系数,对于快速培育红豆树苗木,扩大栽培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红豆树幼苗带芽茎段、顶芽、叶片、叶柄、成熟胚为外植体,在筛选了适宜外植体基础之上开展了启动培养条件、丛生芽诱导、不同外植体的增殖培养、瓶内外生根比较及试管苗炼苗移栽技术研究,以期构建一套完整的的组织培养繁育体系。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红豆树组织培养最适宜外植体为带芽茎段,其成活率为100%,芽诱导率为91.55%,且能诱导丛生芽的产生;顶芽成活率和芽诱导率均为100%,但其顶端优势较明显,抑制丛生芽的产生,增殖率低;叶片和叶柄均不能诱导芽的产生。2.红豆树无菌体系建立的条件为:0.1%KMn O4 10 min+75%乙醇30 s+0.1%Hg Cl2 8 min,污染率低于6.98%,成活率达100%。在1/2MS基本培养基、蔗糖30g/L、琼脂8g/L和p H6.0的基本条件下进行启动培养效果最好,丛生芽诱导率达85.19%。3.红豆树茎段在1/2MS+TDZ0.02mg/L+NAA0.2mg/L培养基中进行丛生芽诱导效果最好,诱导率达91.43%,丛生芽数达6.12个,TDZ和NAA浓度对丛生芽的诱导及外植体的褐化影响显著。三种外植体的增殖培养试验表明丛生芽茎段增殖效果最佳,以WPM+6-BA1mg/L+NAA0.5mg/L培养基上增殖效果最好,增殖率为96.15%,增殖倍数为5.88。4.红豆树瓶内生根最佳的培养基为1/2MS+NAA0.5mg/L,生根率达87.37%;瓶外生根最佳的生根方法为NAA150mg/L生根液速醮无根苗基部4~5s后置于基质泥炭土:珍珠岩:蛭石(3:1:3)中生根,生根率可达97.78%。试管外生根比瓶内生根率高10.41%,且能节约时间和经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为最佳的生根方式。5.较好的通气条件和适宜的营养条件是红豆树组培苗炼苗移栽成活的关键因素,以泥炭土:珍珠岩:蛭石(3:1:3)中炼苗移栽效果最好,成活率为93.33%,且幼苗长势较好。
【图文】:

红豆树,茎段,细菌污染,外植体


未被污染正常生长的外植体;C、D,细菌污染;E,,真菌污染Note: A、B,No contaminated explants; C、D,Bacterial contamination;E图 2 灭菌红豆树茎段的生长Fig. 2 The growth of O. hosiei segments after s

红豆树,茎段,蔗糖,细菌污染


贵州大学 2018 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注:A、B,未被污染正常生长的外植体;C、D,细菌污染;E,真菌污染。Note: A、B,No contaminated explants; C、D,Bacterial contamination;E,Fungal co图 2 灭菌红豆树茎段的生长Fig. 2 The growth of O. hosiei segments after sterilizatio
【学位授予单位】:贵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S792.9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碧珠;郜祥雄;彭东辉;王荣文;;鄂西红豆离体培养及植株再生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12期

2 王运昌;陈聪;王德州;陈佛传;范剑明;张冬生;谢金兰;魏锦秋;;不同催芽方式对红豆树种子萌发的影响[J];广东林业科技;2015年03期

3 高楠;张纪卯;康永武;陈柳英;陈文荣;;影响鄂西红豆树嫁接成活率的若干因素[J];亚热带农业研究;2015年02期

4 苏慕乔;周爽;白昌军;唐军;吴繁花;蔡秀清;刘进平;;银合欢组织培养研究初报[J];热带农业工程;2015年01期

5 毕云;苏艳;张艺萍;王继华;瞿素萍;刘仙;;蓝莓组织培养过程中玻璃化现象的防止技术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14年06期

6 冯s

本文编号:26264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lylw/26264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c84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