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林业论文 >

基于探地雷达的毛竹竹鞭直径估算及生物量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6 14:13
【摘要】:随着气候变化问题得到人们的重视,森林作为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在固碳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毛竹作为一种典型的森林类型是我国南方重要的森林资源之一,对竹林而言,地下根鞭系统是其生长发育的基础。而竹鞭参数的准确获取对于研究毛竹地下根鞭系统及其生物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使用传统方法先对竹鞭基本信息进行调查,分析竹鞭基本情况,之后凭借探地雷达(GPR)这一粗根无损探测技术对竹鞭直径进行估计。具体是先通过GprMax软件模拟两种场景并结合填埋竹鞭控制实验得到直径的模拟值和实测值,接着利用回波双曲线模型的两种方法分别对直径进行估计,最后利用实测的竹鞭参数构建竹鞭生物量模型。研究结果如下:(1)从竹鞭直径结构来看,竹鞭直径分布不均匀,具体表现为横向直径大于纵向直径,且直径由一端向另一端增大或减小。幼龄鞭直径变化幅度更大而随深度增加竹鞭直径也随之增加。从竹鞭年龄结构来看,调查样地内以幼龄鞭为主,根据竹鞭比鞭根生物量比值发现壮龄鞭拥有更多鞭根、其次是幼龄鞭最后是老龄鞭。竹鞭集中分布与-10~40cm 土层,在该土层中竹鞭各指标比例均达到90%以上。竹鞭单位生物量的分布在水平方向上多为同一水平,不存在很大差异。(2)对于GprMax正演数据和竹鞭直径实测而言,使用L-M算法的双曲线参数优化方法的直径估计误差较小,而基于椭圆拟合改进的方法仅适用于拟合双曲线以及估计直径较大的目标,对于小直径的物体其参数估计值准确性极低且毫无实际应用价值。(3)双曲线模型能稳定估计双曲线顶点坐标,其直径的估计精度取决于波速下限值的设置,在选择合适的波速后,直径的估计精度能大幅提高。(4)对比交叉验证后建立的三类十种竹鞭生物量模型,以D2L为变量的指数函数为最佳模型,R2和RMSE分别为0.9352和21.43g,模型的形式为:BR=65.17·e0.002496D2L。
【图文】:

波形,根系研究,方法,雷达


图 1.1 4 种常用根系研究方法Figure 1.1 4 kinds of methods in root research雷达概述雷达简介雷达工作原理达(Ground-Penetrating Radar)是用于探测地下目标物分布特征0]。其工作原理是探地雷达通过发射天线向地表发射高频电磁波遇到不同电磁性介质的分界面会有部分能量转化成反射波返回收的反射回波的双程走时、幅度、波形等参数通过图像处理和下目标物的深度、位置、大小、形状等特征[57]。其原理如图:

波形,电磁波传播,成像原理,根系研究


图 1.1 4 种常用根系研究方法Figure 1.1 4 kinds of methods in root research概述简介工作原理round-Penetrating Radar)是用于探测地下目标物分布工作原理是探地雷达通过发射天线向地表发射高频不同电磁性介质的分界面会有部分能量转化成反射反射回波的双程走时、幅度、波形等参数通过图像标物的深度、位置、大小、形状等特征[57]。其原理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农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S795.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清华;赵成章;史元春;杜晶;王继伟;陈静;;高寒草地甘肃臭草根系分形结构的坡向差异性[J];植物生态学报;2015年08期

2 王海军;朱宏慧;;林木根系研究方法概述[J];内蒙古林业科技;2015年01期

3 贺东鹏;武发思;徐瑞红;刘左军;汪万福;;探地雷达在莫高窟窟区树木根系探测方面的应用[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5年02期

4 陈珊;陈双林;郭子武;;林地覆盖经营对雷竹鞭根主要养分内循环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5年17期

5 陈操;金爱武;朱强根;王意锟;;不同经营强度毛竹地下根茎的特征研究[J];竹子研究汇刊;2014年03期

6 钟远标;江雪;楼崇;;竹类植物生长规律研究进展[J];世界竹藤通讯;2014年03期

7 吴伊波;车荣晓;马双;邓永翠;朱敏健;崔骁勇;;高寒草甸植被细根生产和周转的比较研究[J];生态学报;2014年13期

8 郭立;范碧航;吴渊;李文涛;崔喜红;陈晋;;探地雷达应用于植物粗根探测的研究进展[J];中国科技论文;2014年04期

9 李文梅;陈尔学;李增元;赵磊;;森林地上生物量的极化干涉SAR相干层析估测方法[J];林业科学;2014年02期

10 商珍珍;周国模;杜华强;;毛竹林地上生物量与胸径的分形关系[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3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高翔;浅埋地层探地雷达信号处理与目标识别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2 曾伟生;全国立木生物量方程建模方法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1年

3 周本智;基于小观察窗技术的竹林地下系统动态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6年

4 周国模;毛竹林生态系统中碳储量、固定及其分配与分布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5 胥辉;立木生物量模型构建及估计方法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199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左华丽;尾矿库植物根系发育的分形特征及对植物铀分布的影响[D];南华大学;2015年

2 肖义发;思茅松天然林根系生物量模型构建[D];西南林业大学;2014年

3 范永东;模型选择中的交叉验证方法综述[D];山西大学;2013年

4 陈红;毛竹根系生物学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3年



本文编号:26997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lylw/26997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988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