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林业论文 >

赣南地区杉木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核心种质构建

发布时间:2020-07-30 18:06
【摘要】: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Hook.)是我国南方非常重要的速生用材树种,广泛分布于我国秦岭、淮河以南的亚热带地区。由于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以及分布区内气候、土壤和地貌等因素的明显差异,使杉木形成具有遗传表型性状不一,对生态环境要求各异的地理种群,如罗霄山脉和江西南岭山区的红心杉。红心杉(Red heartwood Chinese fir)因其心材栗褐色,且比率较高而得名,是一种具有优良材性的杉木种质资源。本研究从分子水平和心材的红心比率、材色等红心性状,对赣南地区的杉木种质资源进行评价,进而构建其核心种质,为今后杉木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及利用奠定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应用24对SSR多态性引物对赣南地区11个杉木群体的174份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11个赣南杉木群体的平均等位基因数(Na)、有效等位基因数(Ne)和Shannon’s信息指数(I)分别为3.061、2.164和0.841;各群体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760-0.948之间,平均值为0.870。这表明赣南杉木群体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2)对174份赣南杉木材料进行心材红心性状测量,然后基于心材红心性状数据,初选核心种质43份,占其总数的24.7%。对心材红心性状遗传多样性指数t检验结果表明:初选核心种质能较好的代表初始种质的红心性状遗传变异幅度。(3)根据SSR分子标记的结果,采样“SM遗传距离+UPGMA聚类法多次聚类+位点优先取样”的方法对174份赣南杉木初始种质资源进行核心种质构建,获得了包含20份杉木种质的核心种质,占其总数的11.5%。与初始种质相比,核心种质保留了初始种质的全部等位基因,且各遗传参数的t检验结果均表明核心种质能较好的代表初始种质。(4)基于杉木心材红心性状和SSR分子标记综合构建包含60份杉木种质的赣南杉木核心种质,占其总数的34.4%。构建的核心种质能较好的代表初始种质,达到了对初始种质的表型和遗传多样性保存的效果,也为今后种质资源异地保存库的营建提供了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撑。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S791.27
【图文】:

杉木,对部,引物,样本


图 2-1 引物 H286 对部分杉木样本的扩增结果Fig. 2-1 The amplification of SSR marker H286 for Chinese fir samples2.1.2.4 数据分析根据 SSR 扩增产物的电泳结果进行人工读带,对目的片段范围内清晰且重复

杉木,聚类图


1个杉木群体的聚类图

地图,赣南,地图,聚类


图 2-3 赣南地图Fig. 2-3 Map of southern Jiangxi以看出,赣南地区仅有部分群体的聚类结果与其聚类结果与其地理位置之间无明显的相关性,这也有研究者在对杉木进行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时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轶琦;郭琰;房淑娟;徐亚楠;陈静波;刘建秀;;利用表型数据构建狗牙根初级核心种质[J];草业学报;2014年04期

2 沈志军;马瑞娟;俞明亮;蔡志翔;许建兰;;国家果树种质南京桃资源圃初级核心种质构建[J];园艺学报;2013年01期

3 张靖国;胡红菊;田瑞;陈启亮;杨晓平;;中国砂梨初级核心种质的构建[J];湖北农业科学;2011年08期

4 高书燕;董文轩;梁敏;;辽宁省山楂资源微核心种质的构建方法和评价[J];中国果树;2011年05期

5 吴方喜;朱永生;谢鸿光;张建福;谢华安;;中国水稻微核心种质的耐储藏特性初步研究[J];中国粮油学报;2010年10期

6 张飞;谢伟;陈发棣;房伟民;陈素梅;;中国菊花品种初选核心种质的代表性检验[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7 章秋平;刘威生;刘宁;张玉萍;郁香荷;孙猛;徐铭;;普通杏(Prunus armeniaca)初级核心种质资源的构建及评价[J];果树学报;2009年06期

8 赵冰;张启翔;;中国蜡梅种质资源核心种质的初步构建[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7年S1期

9 余萍,李自超,张洪亮,曹永生,李道远,王象坤;中国普通野生稻初级核心种质取样策略[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10 杨生龙,张振海,雍瑞华;聚类分析在宁夏水稻核心种质研究中的应用[J];宁夏农林科技;200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志德;蒋予恩;牟建民;戴培刚;;中国烟草核心种质性状特征及表型多样性分析[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2 李佐;陈和明;肖文芳;吕复兵;;利用表型数据构建蝴蝶兰初级核心种质[A];中国园艺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5年

3 郎彬彬;黄春辉;朱博;陶俊杰;钟敏;曲雪艳;徐小彪;;基于果实相关性状的野生毛花猕猴桃初级核心种质的构建[A];中国园艺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5年

4 王丽侠;关荣霞;常汝镇;邱丽娟;;中国栽培大豆核心种质的取样策略[A];中国粮食安全战略——第九十次中国科协青年科学家论坛文集[C];2004年

5 王海岗;温琪汾;穆志新;乔治军;;山西谷子地方品种的核心种质构建[A];2018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8年

6 申时全;曾亚文;普晓英;杜娟;李绅崇;;低磷胁迫下云南地方稻核心种质植株干重的地理生态研究[A];全国农业面源污染与综合防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王志德;蒋予恩;牟建民;戴培刚;;中国烟草核心种质性状特征及表型多样性分析[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协二○○三年学术年会农林水论文精选[C];2003年

8 伍翠平;王晓鸣;文成敬;宋凤景;武小菲;杨知还;李洪杰;;中国小麦微核心种质白粉病抗性鉴定与抗病基因分子检测[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陈敬锋;马艳;;利用AFLP数据建立核心种质[A];2003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10 王志德;牟建民;戴培刚;王伟峰;蒋予恩;;部分烟草核心种质RAPD分析[A];2004年全国学术年会农业分会场论文专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罗冰;“沈农606”超级稻取得新突破[N];科技日报;2002年

2 孙利华邋通讯员 潘永;全国小麦核心种质有效利用研讨会在洛召开[N];洛阳日报;2008年

3 向杰;众里寻它,挑选优等基因[N];科技日报;2004年

4 记者 李晨;中国科学家主导完成“绿色超级稻”国际扶贫项目[N];中国科学报;2019年

5 田地;水稻进化,有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N];文汇报;2018年

6 记者 蒋秀娟 通讯员 张卫;我国玉米重要核心种质黄早四“密码”破译[N];科技日报;2019年

7 记者 赵晓晓;四院士莅焦考察国家973项目[N];焦作日报;2009年

8 记者 阮晓光;有助高产优质水稻培育[N];广州日报;2012年

9 记者 瞿剑;612万公顷“绿色超级稻”惠及亚非18国农户[N];科技日报;2019年

10 佟向群;分子生物学研究覆盖大多树种[N];科技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佳谕;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法挖掘水稻核心种质优异耐冷耐铝基因[D];沈阳农业大学;2019年

2 于振旭;旱柳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评价与利用特性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7年

3 刘鸿艳;335份旱稻核心种质构建与栽培稻抗旱相关QTL定位[D];华南热带农业大学;2004年

4 徐海明;种质资源核心库构建方法的研究及其应用[D];浙江大学;2005年

5 王建成;构建植物遗传资源核心种质新方法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6 张兴伟;烟草微核心种质构建及相关性状数量遗传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年

7 王重荣;中国水稻微核心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与新基因发掘[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8 温景辉;基于SSR分子标记的山葡萄种质遗传多样性研究与核心种质构建[D];吉林农业大学;2011年

9 闻玮玮;中国水稻微核心种质的关联分析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10 齐建建;黄瓜遗传多样性和人工驯化的分子基础[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龙燕;赣南地区杉木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核心种质构建[D];江西农业大学;2019年

2 刘元霞;糜子核心种质抗黑穗病鉴定评价与抗性生理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年

3 姜丽媛;濒危植物野生玫瑰种质资源评价与核心种质构建[D];山东农业大学;2018年

4 赵红;我国辣椒核心种质评价及其主要园艺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8年

5 杨静;基于植物学性状和SCoT标记的籽用西瓜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核心种质构建[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7年

6 吴项丹萍;湖桑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及其核心种质初选[D];江苏科技大学;2011年

7 张浩;云南稻核心种质对土壤无效磷的活化特性及其生态差异[D];云南农业大学;2006年

8 朱莉;山西省大豆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核心种质构建[D];新疆农业大学;2004年

9 沈登锋;榧树种质资源的收集、评价与核心种质的确定[D];浙江农林大学;2011年

10 李慧;我国栽培平菇种质资源评价及核心种质构建[D];福建农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758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lylw/27758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dc0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