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业工程论文 >

串型番茄采摘机器人的研究与设计

发布时间:2020-04-12 08:35
【摘要】:番茄作为一种常见果蔬,在我国的种植面积较为广泛,番茄成熟时需要耗费大量的劳动力才能顺利完成采摘,但是目前采用较多的人工采摘的劳动模式已无法满足番茄的产业化发展需求。随着机器人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大力发展和应用,研究番茄采摘机械手在解放劳动力,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番茄的收获效率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研究的番茄采摘机械手的适用对象是串型番茄,本课题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首先,通过对串型番茄的生长特性、种植模式进行研究,可以使农机农艺更好的结合。然后根据串型番茄的生长特性选择出合适的采摘机械臂机构。最终研究确定了有五个自由度的机械手,一个可以上下移动的关节,其余四个为转动关节,这样即降低了机械手的控制难度,也节省了机械手的加工成本;其次,根据串型番茄的采摘作业要求设计了机械手的传动机构,匹配了相应的电机。本文对机械手的末端执行器进行了改进,在之前的剪切式末端执行器的刀刃上增加了豁口,该设计理论上可以缩短番茄杆茎的剪切时间。同时该设计还增加了专门的果实承载装置以减少番茄的掉落率。文中还对番茄机械臂进行了虚拟仿真分析,验证其运动平稳性;最后,本研究为了确保对串型番茄成熟度的准确识别,设计的串型番茄采摘机器人采用了运用广泛的双目识别系统,通过阈值的分割处理可较好的识别出整串的番茄。考虑到串型番茄采摘的位置在果梗,因此在果梗位置设定的辅助标记,可以帮助判断出果梗位置,确保设计的采摘机械手顺利完成串型番茄的采摘。
【图文】:

西红柿,机器人,果梗


图 1-1 为日本 KNODO 等人研制的西红柿采摘机器人,它采用三菱 RH-6SH5520个自由度的工业机器人,四个自由度中三个旋转自由度,一个上下移动自由度。该机械在单个果实采摘机器人的基础上研制的。该机器人能够进行整串番茄的采摘,其最大的质量为 6kg。末端执行器位置采用光电传感器能够对番茄的果梗进行定位,然后单片机机械手的末端执行器动作,利用刀片切断定位的果梗,同时在剪切果梗位置下部末端执夹住果梗,易实现更好的夹住整串剪掉的番茄。该西红柿采摘机器人适合在高密度种植色温室大棚中使用,采摘单串西红柿需要 15s,而且成功率只有 50%,,采摘成功率较低[

西红柿,机器人,草莓,公司制


图 1-1 为日本 KNODO 等人研制的西红柿采摘机器人,它采用三菱 RH-6SH5520个自由度的工业机器人,四个自由度中三个旋转自由度,一个上下移动自由度。该机械在单个果实采摘机器人的基础上研制的。该机器人能够进行整串番茄的采摘,其最大的质量为 6kg。末端执行器位置采用光电传感器能够对番茄的果梗进行定位,然后单片机机械手的末端执行器动作,利用刀片切断定位的果梗,同时在剪切果梗位置下部末端执夹住果梗,易实现更好的夹住整串剪掉的番茄。该西红柿采摘机器人适合在高密度种植色温室大棚中使用,采摘单串西红柿需要 15s,而且成功率只有 50%,采摘成功率较低[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225.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丽丽;郭艳玲;王迪;刘幻;;果蔬采摘机器人研究综述[J];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2009年01期

2 夏天;以色列的温室采摘机器人[J];山东农机化;1997年11期

3 方建军;移动式采摘机器人研究现状与进展[J];农业工程学报;2004年02期

4 周天娟;张铁中;;果蔬采摘机器人技术研究进展和分析[J];农业机械;2006年22期

5 宋健;张铁中;徐丽明;汤修映;;果蔬采摘机器人研究进展与展望[J];农业机械学报;2006年05期

6 崔玉洁;张祖立;白晓虎;;采摘机器人的研究进展与现状分析[J];农机化研究;2007年02期

7 田素博;邱立春;秦军伟;刘春芳;;国内外采摘机器人机械手结构比较的研究[J];农机化研究;2007年03期

8 吕宏明;姬长英;;视觉技术在农业采摘机器人中的应用及发展[J];江西农业学报;2008年02期

9 刘长林;张铁中;杨丽;;果蔬采摘机器人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3期

10 赵鹏;赵德安;;双目立体视觉在果树采摘机器人中的应用[J];农机化研究;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何蓓;刘刚;;果树采摘机器人研究综述[A];2007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赵德安;姬伟;张超;李占坤;;果树采摘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电气信息与自动化专业委员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分会科技与教育专委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C];2010年

3 赵德安;吕继东;姬伟;陈玉;张颖;;果树采摘机器人及控制系统研制[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石兴禄;邹湘军;卢俊;陈强;陈燕;王红军;刘天湖;;虚拟采摘机器人统一建模与三维动态仿真[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下)[C];2007年

5 刘继展;李萍萍;李智国;倪齐;;番茄采摘机器人真空吸盘装置设计及试验研究[A];纪念中国农业工程学会成立30周年暨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CSAE 2009)论文集[C];2009年

6 袁挺;李伟;谭豫之;杨庆华;高峰;任永新;;温室环境下黄瓜采摘机器人信息获取技术研究[A];走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化道路——中国农业机械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7 魏锡光;王库;;仿自然环境条件下番茄采摘机器人设计研究[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电气信息与自动化专业委员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分会科技与教育专委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本报记者 段佳;果蔬采摘机器人有了三维视力[N];大众科技报;2009年

2 吕继东 赵德安 姬伟 陈玉;浅谈国内外采摘机器人[N];中国农机化导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顾玉宛;基于并行计算的苹果采摘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D];江苏大学;2016年

2 贾伟宽;基于智能优化的苹果采摘机器人目标识别研究[D];江苏大学;2016年

3 叶敏;基于运动行为的荔枝采摘机器人夹切容错设计[D];华南农业大学;2016年

4 顾宝兴;智能移动式水果采摘机器人系统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5 吕继东;苹果采摘机器人视觉测量与避障控制研究[D];江苏大学;2012年

6 刘继展;番茄采摘机器人真空吸持系统分析与优化控制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7 黄铝文;苹果采摘机器人视觉识别与路径规划方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8 纪超;温室果蔬采摘机器人视觉信息获取方法及样机系统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4年

9 李智国;基于番茄生物力学特性的采摘机器人抓取损伤研究[D];江苏大学;2011年

10 吕强;柑橘采摘机器人工作场景信息感知技术与路径规划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亚平;自主采摘机器人竞赛平台系统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5年

2 李珈慧;苹果采摘机器人移动平台机械系统的设计及仿真[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3 贺橙林;基于机器视觉的气动采摘机器人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4 李敏;果蔬快速采摘机器人柔性负载刚柔耦合建模与仿真[D];北方工业大学;2016年

5 田丽芳;基于纯滚动转向的采摘机器人轮式AGV系统设计与试验研究[D];江苏大学;2016年

6 王滨;猕猴桃采摘机器人目标果实空间坐标获取方法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7 陈鸥;苹果采摘机器人视觉系统识别基础方法的研究[D];燕山大学;2016年

8 徐铭辰;串型番茄采摘机器人的研究与设计[D];河南农业大学;2016年

9 李占坤;果树采摘机器人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D];江苏大学;2010年

10 赵庆波;果树采摘机器人控制与避障技术研究[D];江苏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6245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gclw/26245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282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