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业工程论文 >

多孔出流管水力特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05 09:27
【摘要】:山地自压滴灌支管水力设计中,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同径及变径多出流管的水力计算,而其计算精度取决于其水头损失计算的准确性。多孔出流支管水头损失计算包括两部分:沿程水头损失和局部水头损失。对于多孔出流支管沿程水头损失,前人研究已经非常成熟且提出的经验计算公式计算精度较高。对于多孔出流支管局部水头损失,常按沿程水头损失的一定比例进行估算。但在进行管网水力计算时,节点处局部水头损失对管网中各管段流量分配和压力分布等具有显著影响,忽略局部水头损失或采用固定的局部能量损失系数可能导致较大的计算误差,其计算误差直接影响到多孔出流管节点压强水头的计算,进而影响到多孔出流管的水力设计精度。因此,为了提高多孔出流管的水力计算精度,本文通过理论分析、试验研究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多孔出流管水头损失变化规律及压强水头分布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本文得到以下结论: (1)光滑紊流区内,T型三通管(同径多孔出流管局部水头损失主要发生位置)局部水头损失系数1随雷诺数的增大而变化很小,随分流比的增大而增大,随断面比的增大而不断减小;局部水头损失系数2随雷诺数的增大而减小,随分流比的增大而先减小后增大,随断面比的增大而变化很小;并提出了局部水头损失系数1和2的经验计算公式。由T型三通管流动特征分析可知:主管至直管流向的局部水头损失主要是由分流处突然扩散时的冲击损失、直管的突然收缩损失及由侧管中流体的转向引起的流速梯度变化产生的损失组成,主管至侧管流向的局部水头损失主要是由流体的转向损失和侧管弯头内的损失组成。 (2)与实测值对比得出:本文提出的局部水头损失系数1和2的经验公式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采用本文计算公式进行模拟计算,分析了等距、等流量多孔出流管沿程压强水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其沿程节点压强水头随孔口流量、孔数及孔距的增大均不断减小,随坡度的增大均增大。 (3)光滑紊流区内,异径接头(变径多孔出流管局部水头损失主要发生位置之一)局部水头损失系数随着雷诺数的增大而变化很小,随着断面比的增大而减小;并提出了异径接头局部水头损失系数的经验计算公式。由异径接头流动特征分析可知:在收缩管段近壁面处处产生漩涡,流线发生弯曲且流速有明显的梯度变化;水流在刚进入下游直管段时,在近壁面有明显的压力梯度,这主要是由于水流进入下游直管时产生了流动脱离壁面的现象。随着断面比的减小,在收缩管段近壁面处产生的漩涡不断增加,流速梯度越来越明显,流线弯曲越来越严重。 (4)与实测值对比得出:本文提出变径多孔出流管沿程压强水头经验计算公式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采用本文计算公式进行模拟计算,,分析了等距、等流量变径多孔出流管沿程压强水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其沿程节点压强水头随着坡度的增大均增大,随孔口流量及孔距的增大均减小。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S275.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宝峰,金英子,卢玉邦,张忠学,蔡淑清;对突然扩大局部水头损失的初探[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1997年02期

2 吴普特;冯浩;赵西宁;牛文全;;现代节水农业理念与技术探索[J];灌溉排水学报;2006年04期

3 张国祥;;微灌毛管水力学研究——微灌水力设计计算方法探讨之一[J];喷灌技术;1990年02期

4 石喜;吕宏兴;朱德兰;孙斌;曹彪;;PVC三通管水流阻力与流动特征分析[J];农业机械学报;2013年01期

5 吴普特;朱德兰;张林;;多孔变径出流管标准化管径设计方法[J];排灌机械工程学报;2011年05期

6 毛根海,章军军,程伟平,胡云进,彭六平,陈丽芬;卜型岔管水力模型试验及三维数值计算研究[J];水力发电学报;2005年02期

7 孙琳;赵宝峰;郭春力;;对圆管突然缩小局部阻力系数的研究[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0年04期

8 李玲,李玉梁,黄继汤,郝忠志;三岔管内水流流动的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J];水利学报;2001年03期

9 朱德兰,吴普特,牛文全;用两级优化法进行喷微灌配水支管设计[J];水利学报;2005年05期

10 韩方军;孙鑫;张原;;T型三通管内部流场数值模拟与结构优化[J];新疆水利;2010年04期



本文编号:26498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gclw/26498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ac8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