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业工程论文 >

间歇式核桃破壳机的设计与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2 08:39
【摘要】:现有的国内外一些代表性的核桃破壳机存在高露仁率低,核仁损耗过大,破壳机构对核桃品种及物理尺寸大小通用性差等缺点。本文研究一个新型的间歇式气动锁紧击打破壳机构,其破壳率高,高露仁率大,对核桃品种及大小通用性强。本文对新型破壳机构进行了整体设计和工作原理的研究,对其气动系统展开了从工艺动作要求到受力理论分析,并通过正交试验得到最佳夹紧气压值和破壳气压值;具体其工作原理是利用一端气缸夹紧固定导向好的核桃,另一端气缸击打冲击破壳,使核桃壳爆裂实现破壳取仁目的。其控制系统的设计,采用了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按照工艺动作要求,对气动破壳锁紧装置的气缸运动时间上进行准确控制,实现锁紧击打动作顺序执行。本文还涉及该机整体结构设计,在很多关键工作部件进行设计。例如半密闭型可导向的护送机构、通用性强的工作破壳机构和整机气动系统设计上都取得一定成果,使得该机器比现存破壳机的效果提高很多。护送机构保证了导向过的核桃在输送过程中不跑偏、不跳出输送轨道;而通用性破壳机构中的气动锁紧机构,与传统的机械式锁紧有很大区别,保证了核桃在击打破壳过程中夹紧撞针不会轴向回缩;气路系统的设计是依据本机工作效率的要求,进行了气动元件的选取,气动回路的设计,经过气路管道直径选定及压降核算,最后完成实现预定破壳效率的整个气路系统。本文还对该机的破壳效果进行试验参数优化,给该机的设计改进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明确各因素给试验指标带来的影响,在去壳的多指标试验中,找到三个主要因素对于不同指标参数的回归函数关系式以及最佳组合参数。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建立回归方程,再进行失拟检验,然后把回归方程回代,最后试验分析得到最优方案
【图文】:

间歇式核桃破壳机的设计与试验研究


图2-1气动击打部分逡逑

工程图,间歇式,二维,工程


3.1间歇式破壳机整体构造及破壳原理介绍逡逑间歇式破壳机重要部件有支撑机架、进料斗、双链式输送尼龙轮、半密闭性护送罩、逡逑电磁阀换向装置、气动预夹紧一击打工作单元等构成,其结构如图3-1所示。逡逑12逦3逦4逦百邋6逡逑V邋广逦V。__[—诗逡逑\邋lO逦\邋9逦\邋石逦、子逡逑逦逦f-:逦逡逑\行邋f=|gL逦量逡逑J邋fI邋Mrej逡逑H逦.邋—Zifi逦苗逡逑1.机架2.进料斗3.双链式输送尼龙橡胶轮4.半密闭性输送防护罩5.电磁阀换向装置6.气动预夹紧一击打逡逑工作单元7.动力传动系统8.电动机义储气稳压罐10.输送张紧机构逡逑图3-1间歇式破亮机二维工程简图逡逑间歇式破壳机工作过程是:电源开启,摆线针轮减速电动机带动双链式物料输送装逡逑置运动把待破壳的核桃带到气动抱紧破壳工作区,,完成破壳输出,实现整个工作过程。逡逑具体的工作过程是:运动起来的输送装置把进料斗里的待加工核桃由其上的尼龙橡胶轮逡逑19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S226.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有信,李艳青;美国核桃前景好 栽种模式最重要[J];林业实用技术;2003年10期

2 王有信,李艳青,刘原福;发展美国黑核桃要选好栽植模式[J];果农之友;2003年11期

3 杨继明 ,赵维进 ,杨秀勇 ,刘爱芬 ,李际华;核桃品种元丰的特性与栽培要点[J];河北果树;2004年04期

4 杨玉良,崔莹,祝钰,刘宏;4个美国黑核桃品种引种初报[J];中国果树;2005年02期

5 史建新,赵海军,辛动军;基于有限元分析的核桃脱壳技术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5年03期

6 宋锋惠;史彦江;;黑核桃[J];农村科技;2005年01期

7 王自明;陈剑英;范林元;;全省各地积极做好核桃种苗管理工作[J];云南林业;2008年02期

8 房洪才;;核桃价格高引种须慎重[J];农村新技术;2008年13期

9 朱德正;;良种核桃发展潜力大[J];山西果树;2009年01期

10 王国平;;澳大利亚核桃发展概况[J];山西果树;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高书宝;高绍堂;任湘莉;;美国黑核桃在陕西的引种研究[A];中国园艺学会干果分会成立大会暨第二届全国干果生产与科研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2 徐颖;张美勇;;核桃生态示范园建设的发展趋势[A];山东省科协重点学术研讨活动成果——山东生态省建设与发展论文汇编[C];2004年

3 赵宝军;宫永红;刘广平;王仕海;;美国加州核桃遗传改良研究现状[A];第五届全国干果生产、科研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方洁;王红霞;赵悦平;赵书岗;玄立春;;核桃光合影响因子的研究[A];第五届全国干果生产、科研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高清华;段可;甘霖;张大福;;我国核桃繁殖技术的研究(综述)[A];首届全国干果生产与科研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6 高书宝;高绍棠;高国宝;杨胜良;王赵媛;;美国黑核桃引种试验研究[A];首届全国干果生产与科研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7 孙辉;郭建朝;褚新房;曹瑞丽;王素平;;太行山区优种核桃优质丰产栽培技术[A];第四届全国干果生产、科研进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丛桂芝;张海群;买买提依明;外力;解彩虹;阿斯哈;;新疆伊犁引进栽培美国黑核桃技术[A];2005年中国科协学术年会26分会场论文集(2)[C];2005年

9 宋宇琴;吴国良;刘群龙;王勇;;核桃枝条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测定[A];第五届全国干果生产、科研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高书宝;庞长民;陈昊;张莹;韩桂军;高国宝;;核桃青果贮藏保鲜技术研究[A];第五届全国干果生产、科研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主任 将宪生;我国核桃的出口状况与发展建议[N];中国绿色时报;2002年

2 方言;“铁娘子”欲振兴我国核桃产业[N];科技日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刘红兵;昔日“铁姑娘”欲振兴我国核桃产业[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李伯祥;陇南核桃滚九州[N];陇南日报;2007年

5 记者 武星;核桃科技改良 八万农民受益[N];各界导报;2008年

6 通讯员 牟迎会邋邹远景;兴山冲刺全省核桃产业名县[N];三峡日报;2008年

7 市林业和园林管理局局长 赵修云;加快核桃产业发展 实现林业资源转化[N];广元日报;2008年

8 黄虹秀 记者 左丽琼;利州区2012年建成核桃标准化种植基地10万亩[N];广元日报;2008年

9 姚晓勇;甘肃省华亭核桃走俏四方[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0年

10 黄昱;赫章“十大体系”助推核桃产业发展[N];毕节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刘朝斌;核桃遗传多样性与优良类型选择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2 姬谦龙;不同基因型美国黑核桃对干旱胁迫的适应机制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2年

3 马艳萍;鲜食核桃采后生理及辐照效应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4 田景花;核桃低温胁迫下的生理反应及钙信使系统的适应性变化[D];河北农业大学;2008年

5 汤浩茹;核桃的体细胞胚胎发生与转基因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0年

6 马庆国;中国核桃品种的遗传多样性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2年

7 赵鹏;核桃属植物种质资源分子鉴定与遗传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明政;核桃剪切挤压柔性破壳取仁的机理分析与实验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5年

2 高警;核桃破壳机理研究及破壳机的设计[D];陕西科技大学;2015年

3 卢娣;核桃降压肽的制备及分离纯化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5年

4 李晴;低剂量γ射线对鲜食核桃冷藏期与货架期品质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5 王进;丛枝菌根真菌对核桃幼苗接种效应研究[D];长江大学;2015年

6 刘德华;核桃分级破壳机的设计与试验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5年

7 赵爽;‘绿岭’核桃生长结果性状遗传与杂交优株选择[D];河北农业大学;2015年

8 梁珊珊;湘西北核桃资源及良种选择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5年

9 刘瑞芳;核桃蛋白发酵乳的生产工艺研究[D];山西大学;2015年

10 郝常艳;核桃多肽的制备条件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D];山西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6757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gclw/26757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e11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