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业工程论文 >

吸杂口偏置旋风分离清选装置的试验研究及应用

发布时间:2020-06-01 03:26
【摘要】:清选装置作为谷物联合收获机的重要工作部件,影响着整机的清洁率、损失率和工作效率。旋风分离清选装置是一种气流清选装置,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轻等特点,适宜配置于微型谷物联合收获机。目前使用的旋风分离清选装置,吸杂风机转速较高,一般都在2600r/min以上,导致整机震动加剧,影响工作可靠性。减小分离筒直径是降低吸杂风机转速的有效方法,但会引起清选质量的下降。 为改善旋风分离清选装置的清选质量,本研究提出了吸杂口偏置的设想,,即将旋风分离装置的吸杂口中心位置,相对于分离筒中心沿远离进料口方向偏置一段距离。通过试验,探索了吸杂口偏置旋风分离清选装置的清选性能,研究了偏置吸杂口的旋转角度和吸杂口偏置距离两个结构参数对旋风分离清选装置性能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吸杂口偏置型旋风分离装置能有效降低清选损失率,同时也极大的降低了吸杂风机转速。在水稻清选时,吸杂口偏置角度为150°、吸杂口偏置距离35mm清选效果较好,籽粒清洁率在99%以上,损失率在0.1%以下;在小麦清选时,吸杂口偏置角度为30°、吸杂口偏置距离35mm清选效果较好,籽粒清洁率在98%以上,损失率在1%以下。 为全面掌握吸杂口偏置旋风分离清选装置的性能规律,获得各参数的较优组合,本研究以吸杂风机转速、扬谷器转速、吸杂口直径和出粮口直径为试验因素,清洁率和损失率为试验指标,进行正交试验和回归试验。水稻清选试验得到的较优参数组合为:出粮口直径160mm,风机转速1157r/min,扬谷器转速1065r/min,吸杂口直径155mm。在该参数下,籽粒清洁率为99%,清选损失率为0.06%。小麦清选试验得到的较优参数组合为:出粮口直径160mm,风机转速1348r/min,扬谷器转速1012r/min,吸杂口直径147mm。在该参数下,籽粒清洁率为98%,清选损失率为0.86%。本研究为吸杂口偏置型旋风分离清选装置在微型谷物联合收获机上的配置提供了依据。
【图文】:

示意图,吸杂,旋风分离


应包括清选装置各部件的图纸和支架的图纸;(3)试验台,加工为车间加工,应到现场确认主要部件关键尺寸的准确性;装与调试,安装应考虑到物料输送台的位置,包括清选装置各部件支架与地面之间的连接,同时还包括电动机位置的安装,调试应注性。通过试验探索这种吸杂口偏置的旋风分离装置是否有较好的清选效吸杂口的旋转角度和吸杂口偏置距离两个结构参数对旋风分离清选响规律。试验内容包括偏置吸杂口旋转角度和吸杂口偏置距离的两,两个因素水平的选取要合理;对试验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得到试验指标进行方差分析判断因素对指标影响的显著性;根据试验结指标的影响规律,得到指标较好的因素水平并分析原因。依此为依足清选要求的前提下降低吸杂风机转速的目的,提高该清选装置的 1-1 为吸杂口偏置型旋风分离筒示意图。B 为偏置距离,α 为偏置

分离原理,旋风分离器


图 2-1 旋风分离器分离原理g.2-1 Separation principle of the cyclone separator工作过程是:由脱粒滚筒排出的混合物料经,在离心力和重力的作用下,籽粒绕筒壁杂余在上升气流作用下向上运动,从吸杂的分离。清选试验台,首先要了解研究的对象和试验的过程,动参数以及参数变动的方式,明确试验物料验台的设计。在试验台完成制造后,要进行、可靠运行[43]。风分离装置清选试验台,要结合河南科技大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S226.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史习加,盛泽源;气流清粮装置的改进设计[J];北京农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2 李荣海;;吸风机在小型稻麦联合收割机上的设计与应用[J];现代农业装备;2007年10期

3 何永庆;朱自均;熊志刚;;略谈开发水稻微型联合收割机的重要意义与发展前景[J];耕作与栽培;2008年04期

4 张利娟;刘师多;师清翔;倪长安;耿令新;;物料状态对旋风分离清选系统清选性能的影响[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5 王升升;师清翔;倪长安;刘师多;;旋风分离清选系统阻力特性及工况的试验研究[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6 陈建国;;关于山区发展农业机械化问题的探讨[J];农业技术与装备;2008年10期

7 李耀明,邓玲黎,丁为民;小型联合收割机清选装置的技术分析[J];农机化研究;2004年03期

8 李银海;丁启朔;罗海兵;郑一平;;微型联合收割机气流式清选装置的仿真研究[J];农机化研究;2009年01期

9 尹健;杨宁;王妍;陈建强;黄连月;姚丽华;;基于结构模块化的微型山地稻麦联合收割机设计[J];农机化研究;2011年11期

10 德启科;;使用水稻收获机械的技术要点分析[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2年01期



本文编号:26908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gclw/26908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48d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